试听|“绝不妥协的解决方案”MILLER & KREISEL IW500 THX Dominus认证入墙式旗舰音箱

作为THX认证最严苛等级——THX Dominus的全新入墙式扬声器,IW500是MILLER & KREISEL目前为止最强悍的一款壁挂主声道,面向容积高达185立方米的大型家庭影院环境。“影音新生活”认为这款产品不仅是MILLER & KREISEL在50周年时推出的技术里程碑,更是一次从声音还原力到系统灵活性全面进化的作品。
重要特点:
- 适用大体积空间
- 可达6米以上听音距离
- THX Dominus认证
- 三分频全单元垂直排列
- 高音单元加入导波器设计
器材规格:
- 标称阻抗:4Q
- 频率响应:80Hz~20kHz
- 分频点:700Hz/2500Hz
- 高音单元:1英寸球顶×1
- 中音单元:3英寸×2
- 低音单元:8英寸×2
- 灵敏度:92dB
- 尺寸(HWD):845×314×98mm
- 净重:18.5kg
我第一次试听,是在西班牙巴塞罗那
2024年初,IW500正式发布那次,我们专门跑了一趟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当时厂方演示的不是家庭影院,而是纯双声道Hi-Fi系统,左右声道就是用两只IW500安装在定制墙面中。说实话,我原本对入墙式扬声器用来听Hi-Fi是有些保留的,但现场声音一下子把我听服了——音像凝聚、解析自然、结像准确,完全不像入墙喇叭该有的声音,反而接近高阶落地箱那种开放感。

尤其是那场试听中的人声和弦乐段落,细节和氛围都有,完全不是“影院用途”那种偏控制型的声音走向,而是音乐性本身就很完整。从那一刻开始,我对IW500的期待值就拉高了。
第二次认真听,是在一位影院玩家家中
回国之后,我们今年在一次私下探访中又认真听了一次IW500,那是一位玩影院很多年的发烧友家,他把家里的部分环绕声道升级成了IW500,等于是把这款本来作为主声道设计的入墙式喇叭,放到了侧环绕与后环绕的位置上。体验非常直接,尤其是在一些多声道音乐和动作片段中,环绕声的包围感和连贯性明显上来了,不再只是背景氛围,而是具备方向感与动态的声音能量。

对我来说这两次试听IW500,虽然一次是立体声音乐系统,一次是多声道环绕系统,但这也从两个方向验证了IW500的声音底子确实强,不只是“影院专用”,也完全能胜任日常听音乐。

同型号主声道配置,适配更完整的影院系统
其实和他们的厂家对话之后,我们发现IW500的定位很清晰,标准LCR(左/中/右)通道使用同型号配置,无论是三只做前方主声道,还是搭配其他系列做全景声拓展,都能保证一致性与声像完整度。其支持垂直与水平安装,中置可以横放嵌入银幕后障板墙或砖石结构中,不管安装在什么材料上,声学表现都能保持一致,适配不同影院架构。

获得THX Dominus认证,意味着什么?
THX Dominus是目前家庭影院认证中门槛最高的一档,针对的是“大体积空间和长距离听音距离(可达6米以上)”的系统架构。它要求扬声器在极高声压输出下依然保持极低失真,并且在轴向、离轴频响、垂直/水平指向性等多个项目上都有明确标准。IW500通过了THX官方数百项测试,包括频率响应、声压输出、失真控制等核心环节。

简单说就是:这是一款能在超大空间中维持真实、精准、冲击力十足声音表现的入墙式主力单元。
三分频结构结合全单元垂直排列,带来定位优势
从结构上看,IW500是一款典型的三分频设计,单元全部垂直线性排列,这有助于控制垂直频散,提升水平声音覆盖范围,也让声像在不同坐席间保持稳定。这种排列方式,在IMAX或大型Dolby Atmos影厅也常见,能有效提升“定位精度”。官方数据实测灵敏度为92dB(@1m, 2.83V),在中高灵敏度中算表现优异,对于入墙式扬声器而言,驱动效率已经非常不错。

高音波导搭配中音浅号角,解决入墙常见的扩散问题
在高频部分,MILLER & KREISEL为IW500配置了一颗1英寸软球顶高音单元,并加上精密铝制波导进行指向性控制。无论是垂直安装还是水平横放,水平频散角都能保持一致,这解决了很多入墙喇叭容易出现“指向不均”或“偏听位模糊”的问题。

中频部分则由两颗3英寸Kurt Muller软球顶单元负责(800Hz–2500Hz),配上浅波导设计,既能维持良好的中频解析,又具备一定聚焦能力。
低音部分:双8英寸碳纤单元,结构紧凑、能量强悍
IW500配备了两只8英寸碳纤维振膜低音单元,搭配大磁路系统,目标就是实现强能量、低失真、好控制。值得一提的是,MILLER & KREISEL在分频器中采用了电容耦合设计(Capacitive Coupling),这让整个箱体结构比常规被动分频器更紧凑,音箱整体更薄,同时还能让低频响应更扎实,阻抗更平稳,对功放要求也不会太高。

最大声压级可达117dB以上,支持的功率放大器范围为100W–500W,不管是影院主声道爆发力还是纯Hi-Fi系统中表现人声厚度,它的输出都具备足够余量。
平滑的频率过渡,听起来不会累
MILLER & KREISEL这套分频系统最大优势之一是“极平滑”。不管是高中低频之间的连接,还是频率响应和极性响应,都维持了参考级的平衡性。这在实际听感上会带来一个很重要的感受——耐听、不刺耳、不疲劳,即使连续看完两小时动作片,耳朵也不会有明显压迫感。这也是MILLER & KREISEL多年在THX、电影混录和监听环境中积累的调音基因之一。

频响范围与搭配建议:更适合搭配低频系统
IW500的频响范围为80Hz–20kHz(±1.5dB),基本覆盖了人耳最敏感的中高频段。因此在使用时,建议与一只或多只超低音扬声器搭配使用,尤其是MILLER & KREISEL自家THX Dominus认证的X15+低音最为匹配,能覆盖影院所需的极低频段。
如果在系统中配置为LCR主声道,建议将分频点设置在80Hz左右,利用外部超低音承接整个系统的下潜输出。

大型影院用入墙喇叭,好处与难点并存
“影音新生活”在这么多年的家访中也发现,在别墅地下室、独立影音室这些大型影院系统中,入墙式扬声器已经越来越常见。它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和室内装潢高度融合,不仅看起来更干净整洁,还能减少喇叭本体对空间的遮挡,尤其在多声道配置下,像9.4.6、11.6.6这种全景声系统,入墙喇叭可以更轻松实现声道对称和角度对准,定位感会比地摆喇叭更精准。另外一个好处是,声源贴墙布置后,对于像Trinnov这类需要精准空间建模的系统来说,更容易建出理想的三维音场。

但入墙也不是万能的。首先你没法像落地箱那样挪动位置去“找声”,一旦装进墙里,后期只能靠DSP微调;第二,墙体本身的材质也很关键,木质隔墙、砖墙、水泥墙三种声音完全不一样,如果没有处理好低频控制,很容易出现声音发闷或共振的问题;第三是热量和共振,特别是主声道或者靠近低音炮的声道,喇叭如果结构不够扎实,长时间播放可能会有障板松动或者高频模糊的情况出现。接下来的部分,就要讲一下IW500与墙壁的融合为什么可以做得如此和谐。
IW500与墙壁之间的融合会很“舒服”
IW500在这些常见问题上,其实做得挺细。它正面采用整块铝合金障板,不只是为了外观好看,而是直接把箱体刚性做到面板上,一来减少中高频段的箱体共振,二来对大动态下的结构稳定性也有帮助。我们以前就遇到过一些入墙喇叭,时间久了高频开始发虚,面板轻微共振,但IW500在这一点上就非常扎实。

它的高音单元加了导波器设计,这点很重要。因为入墙喇叭角度通常是固定的,一旦没有导波器,只要听众的位置一移动,那么听觉上就容易掉高频,但IW500的水平扩散能力控制得不错,即便不在皇帝位,细节也没那么容易被吞掉。而且整个声学设计里,它也不太依赖墙体去做反射补偿,换句话说,即使墙体材料不同,它也有一定的声学属性,不会一下子把声音的重放做得太极限。

最关键的,是IW500对于系统整合的友好度。如果你在用Trinnov、StormAudio这种高阶处理器,它的频响和指向特性很容易建模,EQ调整起来非常有效率。这对施工团队来说是个加分项,因为意味着整体调试时间短,误差范围小,系统稳定性强。

IW500是声音沉浸感的核心保障
我最近一次真正被IW500的声音能力打动,是在国内一位资深玩家的私人影院中。(关于他家里的影院,我们另外有一篇独立文章介绍)他在主系统里将原本的部分环绕声道换成了IW500,配置属于典型的9.X.6全景声系统。为了验证效果,我们挑了几部音效制作非常出色的大片来播放,包括《壮志凌云:独行侠》《沙丘2》和《13小时》。这三部片子分别涵盖了飞行动作、高动态低频以及复杂枪战环境,是测试系统包围感、瞬态响应和定位精度的理想素材。

在《壮志凌云:独行侠》里,战斗机掠空的后置推进声、无线电对话的空间定位都极为精准,侧后声道里的动态移动非常连贯,不会有“声源断点”那种尴尬。而IW500本身的高频延展性也相当不错,在高速飞行的“破风”音效中依然能保持细节。到了《沙丘2》,那种广袤荒原和巨型沙虫从地底钻出的场景,对环绕低频的延伸与能量感提出了更高要求。IW500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低音炮,但在墙体结构加持下,它的低频响应显得非常厚实,环境氛围营造得很自然,没有压迫感。《13小时》的枪战段落声音密集,但不会糊成一团,子弹擦身、弹壳落地这些细碎声响都能在特定位置被清晰还原,让人完全沉浸在战地现场。

更重要的是,IW500在多声道系统中展现出的“还原能力”和“融合感”非常高。你不会觉得哪个声道特别突兀,也不会觉得某些声源被墙体掩盖,它和空间融合得非常自然,像是整个房间都“发声”一样,这种听感在许多入墙式扬声器中是很难实现的。相比起我之前用过的一些中高阶入墙喇叭,IW500在动态响应速度、声音厚度和空间融合度这几个维度都有比较明显的优势。还是那句老话:它除了贵好像没什么缺点。

结语:
MILLER & KREISEL IW500是一款专为高声压、大空间、长距离听音环境而开发的入墙式参考级扬声器,技术上结合了三分频架构、号角导向控制、碳纤低音、高灵敏度与特殊分频器设计,并通过THX Dominus的最高级别认证,验证了它在结构、频响、声压和指向性方面的专业能力。对高端影院定制玩家来说,这是一款不占用空间、但输出绝不妥协的解决方案。

关于米乐影音: 米乐影音旗下主要代理有来自法国 Trinnov Audio(创诺)功放,美国 Miller&Kreisel家庭影院扬声器,瑞典 Procella audio(宝仙娜)超级影院扬声器系统,英国 Visione Screen(威逊)透声投影幕,葡萄牙 Artnovion(雅乐之音)声学材料,加拿大 Nakymatone隐形扬声器,法国 R_volution(锐影)8K播放器,美国 madVR视频处理器,比利时 Barco(巴可)投影机,波兰 Qualio Audio新晋Hi-Fi品牌,加拿大 PIXELGEN HDMI线等品牌,并曾经代理并成功推广过众多品牌。
想要了解更多
米乐影音的产品信息
长按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联系米乐影音的影音销售顾问:巢先生
米乐影音(MIRO SOUND & VISION)
网站: www.mirosoundvisi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