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 Live Aurora MK III黑胶唱盘,大约两多个月前送到U-Audio编辑部,这是新认识的音响品牌,意思是说我也不熟悉,试用过程中有许多不了解的地方,未能参透其中奥妙。该怎么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请教专家,而音响代理商应该就是我该取经的地方,于是与美德声陈先生约好时间,来到位于公馆的试听室求教。
求教于专家
我玩不出个中奥妙的问题在哪里?像Origin Live Aurora MK III这样的唱盘,乍看之下好像跟其他皮带驱动、马达独立的唱盘差不多,可是马达如何摆放?皮带的张力如何设定?我试了几个方法,总觉得自己的设定不太正确;再来是唱臂的抗滑,是用钓鱼线绑住两个小铁珠子,一个当配重,一个则要挂在唱臂上面,但是我无法固定挂在唱臂的小铁珠子,常常滑开,这一定是我调整有问题,而不是唱盘的问题。
果然,问题出在我身上!原来小铁珠子里面藏着固定螺丝,要用六角扳手旋紧,这样小铁珠子才会固定在唱臂后方延伸处,与另一个配重小铁珠子达成平衡,产生抗滑拉力;再来,钓鱼线与唱臂的角度,大约是前面30度/后面60度角,固定在唱臂上面的小铁珠子,大约距离臂管0.5公分(5mm)。果然设定有巧妙之处,然后要问的是马达摆放,其实顺着唱盘本体的凹槽,向内靠就好,要注意唱盘的高度,不要碰到马达外壳的固定螺丝,假如会碰到,把唱盘底下的角锥提高即可。
找在地专业服务
才来美德声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就解答了的疑惑,早知道就先来看代理商怎么装机、设定,我就不会边设定边皱眉头了。其实,这也是网络时代依然需要专业代理商与经销商的理由,因为他们对自家品牌的专业知识,可以让消费者享受到最完整的服务,不需要浪费时间去找寻最佳设定,全部交给专业人士处理最快。
当然,或许因为这些服务,让音响代理商或经销商的售价,可能无法与「不提供服务」的跨国电商比较,而那些跨境网购还可能躲开税负,价格还能压得比正派经营的音响店更低,但除非您对产品有足够的知识,否则跨境网购还是有风险的。就像我这次试Aurora MK III黑胶唱盘,专家一提点,马上就通晓,立刻对Origin Live这个品牌与旗下产品有兴趣了。
专门引进「小众中的小众」
美德声陈先生是一位对Hi End音响怀抱热情的代理商,而他所挑选引进台湾市场的品牌,以知名度来说相对比较冷门,是小众市场中的小众,可是每个品牌内中的学问很多,譬如德国Stein Music的调音贴纸与调音漆,光是贴张贴纸,或是涂点特殊漆,就能对声音产生变化,肯定很多发烧友想站出来打擂台了,天下哪有这么离谱的事?恐怕又是怪力乱神来的!
陈先生告诉我,Stein的调音贴纸其实卖得不错,但大多不是卖给音响迷,而是乐器行,尤其是弦乐提琴。陈先生说他是前两年在莫斯科音响展上,知道这个讯息,因为Stein Music在音响展现场,邀请莫斯科歌剧院小提琴首席,现场拉奏示范比较,在琴弓上面贴Stein Music调音贴纸之后,琴音更为饱满宏亮,音色更为优美,陈先生才知道可以把Stein Music调音贴纸推广到乐器行。陈先生说自己的儿子会拉大提琴,当他知道Stein Music调音贴纸用在乐器上的功效时,马上请儿子试了一下,果然有效,之后推广到乐器行当然信心十足,请用家试拉一下比较声音,有效自然会买单。
所以,在美德声摆放的这部Aurora MK III黑胶唱盘,同样也加上了Stein Music调音贴纸,一片在马达上面,另一片在唱臂座底下,他在送来U-Audio的Aurora MK III上面,也如法炮制,希望我在U-Audio测试的时候可以比较一下。
从改装套件找到Origin Live
至于如何会挑Origin Live这个英国品牌,陈先生说几年前他一直没有碰黑胶唱盘,可是他总觉得应该增加这一块,但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品牌,后来机缘巧合,看到Origin Live的Technics直驱盘改造套件,这才发现原来Origin Live的老板Mark Baker,根本就是英国黑胶产业的宝,他不光是懂得改装黑胶唱盘,还有许多人找他当设计顾问。
Mark Baker在进入音响产业之前,是帮英国海军造猎雷舰的专家,船舰在海上航行,里面藏着许多流体力学的专门知识,而猎雷舰要与水雷爆炸的震波对抗,如何卸除震爆对船舰的影响,则是卸振抑振的知识,当Mark Baker转行设计黑胶唱盘时,这些专业知识全都派得上用场。
避振有学问
陈先生接下来一一跟我说明Aurora MK III的设计细节,首先从唱臂固定座讲起,这是一块长得像菱形的金属片,一端固定在唱盘中央轴承附近,另一端则有固定唱臂的孔洞。圆形孔洞用来固定Origin Live自家唱臂,而在圆形孔洞周围还有三个小孔洞,可以搭配安装Rega唱臂,所以Aurora MK III并不限使用自家唱臂,而是可以和Rega唱臂互通。
这块金属板看起来不显得厚重,可是陈先生解释,在金属板上面的开孔,都是Origin Live精心计算的避振设计,唱臂在移动时会有些为振动,传导到金属板上,金属板上的特殊形状开孔,可以帮助振动均匀扩散,然后收在菱形金属板的尾端。原来这些让细微振动均质化的设计,都是Origin Live老板当年设计猎雷舰时的知识,移转到黑胶唱盘的减振抑振,这是我从来没看过的设计,要不是代理商解释,我还真想不出这些金属镂空处,竟然有抑制振动的效果。
再来,陈先生说明,Aurora MK III的讯号线,强调讯号线与接地线独立,这样可以让接地效果更好,降低讯号噪讯。在美德声看到搭配Aurora MK III的唱臂,与送到U-Audio的款式不一样,唱头盖长得有些不同,而且是黑色,但是在美德声看到的唱臂则是银色唱头盖,我问陈先生是不是款式不同?果然,我听的是Onyx唱臂,比较入门,而美德声展示的是Conqueror唱臂,是次旗舰款式,仅比Enterptise唱臂便宜些。陈先生说Origin Live的唱臂技术含金量很高,我听的Onyx是单轴承,而Conqueror则是双轴承,而且唱臂使用复合材料。
角锥底部都是圆弧形
陈先生说,Origin Live的唱盘底座也有学问,底下使用三点支撑,这不稀奇,很多经典唱盘都用三点支撑,不过Aurora MK III这四个角锥,底面是圆弧形,而不是尖锥形,陈先生说,尖锥形的角锥很容易让声音变钝,缺乏活生感,所以Origin Live所有的唱盘角锥底部都是圆弧形。而且,Aurora MK III的三个角锥材料也不同,一个是金属锥,两个是橡胶锥,这也是原厂减振抑振的秘方之一。
听完这些说明,我对Aurora MK III有了多一层认识,回去U-Audio闭门造车调整时,也多了些把握。既然来了美德声,当然要听听看代理商调整的成果,搭配的扩大机是全套法国ICOS Audio前后级,唱头放大器是Stein Music Phono2 Stateline,唱头则是Stein Music Aventurin 6,搭配同厂音箱High Line S加上Bass Extention低音柱。
追求「金字塔型」的声景
陈先生拿出法国女高音Mady Mesple年轻时演唱的「拉克美」(Lakme),搭配法国乐团,演唱法国作曲家的作品,这首曲子读者们应该都很熟悉,那是台北爱乐佐依子「室内闲话」节目的开场曲,选第一幕的「花之二重唱」(Viens Mallika), 是拉克美与玛莉卡二重唱。我很意外美德声陈先生用相对较小的音量播放,不过这不影响漂亮的音场在音箱后方形成,通透且开阔,木管乐器引导出美妙的女声二重唱,一左一右,层次分明,一高一低的女声交迭,和声漂亮地融合交织,即便音量不大,音像形体却有漂亮的结像,听来相当舒服,一点也没有压力。
我记得上一次来美德声是听Music Affairs励磁音箱,相隔好一段时间,回来一查,已经是两年前的事了,那时候音箱的摆位与试听座位的方向,与这次来听刚好相反,音箱也换成High Line S,可是这次来听声音更显轻松圆融,「花之二重唱」声部融合交迭的气氛,自然且清晰通透,我以为是音箱不同,所以声音更好,但陈先生跟我讲了许多调整的改变,他说从上次我来听之后,这段时间经历许多调整,声音越来越精进,越来越接近他所要的声音,就是「金字塔型」样貌。
我听了满脸疑惑,什么是「金字塔型」的声音?原来陈先生最重视声音的比例,低频要饱满、厚实,而且要速度够快,定音鼓一打下去,就要有浑厚的力道,但是收束一定要快,不能含混轰隆,这种低频就是宽厚的金字塔底部,可是当乐器音域越高,形体要跟着缩小,这样才合乎比例原则,而声音最高的拔尖之处,不能过度强化,这样会显得太刺激,音乐反而变得浮躁。听了这样的解释,我连连称是,原来这是「金字塔型」声音的意思。
音场与层次都很漂亮
闲聊之际,我从美德声的唱片架上挑选了两张唱片,一张是贝姆指挥维也纳爱乐的「贝多芬第三号交响曲:英雄」,另一张是密尔斯坦演奏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先听贝姆的「贝多芬第三号交响曲:英雄」,两声乐团强奏之后,弦乐群从音场后方窜出,随后木管群跟上,一层层堆厚音乐的气势,虽然音量开得不大,可是音乐越堆越厚的音乐情绪,相当具有感染力,用轻松的音量来听「英雄」,可是细节却没少掉,音乐底盘不会畏畏缩缩,这两年来美德声在调音上面,可着实下了不少功夫,以后可以放心来这里听器材了。
接下来听密尔斯坦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听气势庞大激昂的第三乐章,乐团强奏开场,随后小提琴独奏,盘旋而上的音符颗粒,漂亮地位居音场中央,乐团加入之后,独奏与乐团之间的层次,即便音量不大,依然清晰。整体音色带着舒服的暖意,小提琴擦弦运弓的尾韵延伸漂亮。看来这部Aurora MK III很有得玩,回去U-Audio试听时更有把握了。
猛烈操驾也没问题
最后,陈先生请我听「萧士塔高维奇第五号交响曲」,是Paavo Berglund指挥Bournemuth Symphony Orchestra的版本,他问我要听哪个乐章?当然直接冲雄壮威武的第四乐章!不过唱针落下时,是B面的第一轨,也就是慢板的第三乐章,萧瑟的弦乐群旋律,有如秋风一般浮现,这时陈先生问我,这样听音量会不会太小?我说这样听很舒服,可是追求音乐现场重现,还是需要更大的音量,其实我是在为第四乐章铺路,只要在猛爆的第四乐章之前,把音量调大,一切便见真章。
顺着我的意,陈先生把音量开大,要催出近乎现场的音乐气势。很好,猛烈的乐团强奏,定音鼓强悍的敲击,依然维持很漂亮的音乐层次,而且即便聆听空间不太大,可是没有麻烦的驻波干扰,低频厚实,定音鼓的敲击催促着乐团气势,但是一点也不会拖,弦乐群带着健康的明亮感,铜管强悍却不刺激,整体维持着漂亮的音乐均衡感。这个乐章是强悍猛爆且情绪激昂,有如激烈斗争的弦乐、木管与铜管,经过几段缠斗,中间穿插着萧瑟的弱奏,最后一次由弱转强,终于迎来光明璀璨的大调,铜管吹奏胜利的旋律,弦乐群则以强烈的声响响应,冲向终点。
来美德声取经肯定有收获
过瘾!虽然用小声舒服的音量,还是能听见清晰通透的音场与层次,可是萧士塔高维奇就是该用大音量来听,音符当中的缠斗才够戏剧性!咦?我不是来美德声取经的吗?怎么写起现场报导来了?
没错,我想告诉大家,美德声在公馆的试听室,弄得越来越好听了,而且最厉害的地方不是能大声唱,而是用小声舒服的音量,就能重现清晰通透,且层次分明的音场。想学吗?和我一样去美德声取经吧!一定能学到不少「撇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