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 | 令人魂萦梦牵的好声:Stax SRM-T8000静电耳扩
提到静电耳机,几乎每个发烧友都会想起Stax,一方面他们多年来坚守在静电耳机的领域,持续投入研发,推陈出新,更重要的是,Stax并没有因为静电耳机造就品牌知名度之后,就分心推出静电耳机以外的产品,数十年来专心打造顶尖静电耳机,这几乎让Stax成为静电耳机的代名词。
静电耳机的通透开阔难逢敌手
早年开始接触Hi End音响之时,就已经接触过Stax,我从来没有忘记二十多年前TAA音响展还在环亚饭店举办时代,在代理商胜旗的展房中,第一次听到Stax耳机的深刻印象:录音中有人从后方讲话的声音,我竟然回头过去看,以为真的有人站在后面讲话。
那是一段「假人头录音」示范片,刻意录制只有耳机能拟真的示范录音,我也因此注意到Stax静电耳机,然后不断研究音响与唱片的相关信息。现在想起来,可能就是Stax栩栩如生的音场与音像呈现,引发了我对音响深刻的兴趣,甚至后来踏上音响评论之路。
只专注做静电耳机的Stax
Stax创立于1938年,历史悠久,不过最早这家公司叫做昭和光音工业株式会社,生产各种音响器材,1950年推出一款叫做Stax的麦克风,不过公司还没更名,一直到1964年才变成我们所知道的「Stax工业株式会社」。他们在1959年推出第一款静电耳机SR-1,也是全球第一款静电耳机,并在1960年开始贩卖,开启了Stax的静电耳机之路,历经了五十多年的研发,Stax依然只做静电耳机,全世界没有第二家音响公司有如此专一的坚持。
有时候我会想,Stax做静电耳机这么有名,如果拿Stax的品牌去做动圈式耳机,应该也会有很多品牌粉丝买单,还能开拓额外的市场,可是Stax偏偏不这么做,可见他们不仅专一在静电耳机,同时也是一家不贪心的公司。
宝剑配英雄
这次送来试听的机器是Stax旗舰等级SRM-T8000静电耳扩,搭配旗舰耳机SR-009S。其实在此之前,SR-009S就曾经送来U-Headphone试听,主编蔡承融就写了「静电也有迫力」的标题,不过当时搭配的是SRM-D10随身USB DAC加静电耳扩,而不是顶级的SRM-T8000,所以胜旗这次送来SRM-T8000时,顺道把SR-009S一起送来,这样才是登对的搭配,毕竟宝剑还是要配英雄,不是吗?
静电耳机因为需要很高的静电压,所以必须要搭配静电耳机专用的耳扩,一般耳扩不能搭配。Stax自家的静电耳机更是如此,因为他们配备的耳机端子也是自家专用4-Pin与5-Pin Pro端子,从这个规格来看,Stax耳机的声道分离度一定比一般耳机更好,因为左右声道完全独立,Pro版还加上地线,而且SR-009S的专用耳机线,导体用的还是高阶6N OFC镀银线,可说是原厂的豪华版配备。
其实Stax自家静电耳机,可以混搭Stax自家静电耳扩,像是此前蔡承融主编试听SR-009S时,用就是SRM-D01 DAC耳扩,除此之外,您也可以选搭SRM-007tII、SRM-727II……等等,只要有配备5-Pin Pro端子的Stax耳扩,都可以拿来搭SR-009S。
耳扩是试听重头戏
我这次试听,重头戏其实在SRM-T8000耳扩,这是Stax目前最高阶的耳扩,比起之前的SRM-007tII,身价翻了三倍,不过以近来Hi End高阶耳机与耳扩身价大涨的比例来说,SRM-T8000并不算贵,而且日币兑台币汇率相对停在低档,更让这部纯种日系血统的高阶静电耳扩,价格相对不贵。
比对SRM-007tII,SRM-T8000的体型大了许多,而非传统Stax细长型的机箱设计。从型号中的「T」字,我们可以知道里面装了真空管,不过SRM-T8000并不是纯真空管放大,而是前管后晶的设计,两只6922真空管选用俄罗斯Electro-Harmonix制品。因为是双三极管,可以推测SRM-T8000使用平衡架构,双三级管本来就可以负责两声道,现在让三极管负责正负半波放大,左右两个声道刚好用2只6922。
新的管晶混血设计
经过6922双三极管放大之后,后端功率晶体采用Toshiba 2SC6127,形成前管后晶的架构,这是SRM-T8000与之前Stax管晶混血耳扩很不同的地方,之前的SRM-006tS与SRT-007t,用的都是前晶后管,不过SRM-T8000却颠倒过来,改为前管后晶,这是放大电路很大的变化。
体型长大的SRM-T8000,里面用料可是塞得满满的。譬如电源供应的环形变压器,尺寸就占去了几箱内部几乎1/4的空间,而负责驱动的Toshiba功率晶体,还要锁在厚重的散热金属板上,这是因为SRM-T8000采用纯A类放大,电路工作温度高,需要足够的散热装置,而且晶体放大线路采双单声道独立电路板,两两分立,这对声道分离度提升有百分之百的正面帮助。从6922的平衡放大,到后级的双单声道设计,SRM-T8000这次升级的幅度可说相当大。
此外,SRM-T8000还对避振非常讲究。譬如6922真空管的放大线路,与其他电路板分开独立,避免真空管工作的细微振动影响,而且,在6922真空管外面,还穿上了避振用的铁管,尽可能降低真空管可能产生的麦克风效应。
可推两个Stax静电耳机
SRM-T8000可以同时驱动两只Stax静电耳机,后方的有两组RCA输入端子,外加一组XLR平衡输入端子,在XLR端子上方还有Line 4,但是外面有个铁盖,应该是保留给扩充模块,万一输入端子不够用的时候,可以添购额外的模块。另外SRM-T8000还有一组并联输出RCA端子,代表您可以把送入SRM-T8000的模拟讯号,透过这个并联模块,输出给其他前级使用。 为什么SRM-T8000需要这个并联高电平输出端子?过去SRM-007tII采用长条形箱体,摆在桌面上聆听,空间还算好摆,可是SRM-T8000的体型已经接近一般前级大小,要摆在桌面上聆听,恐怕需要非常大的桌子,否则容易影响桌面工作空间,所以合理的SRM-T8000摆放位置,应该是音响架上,这时您就需要并联高电平输出,让模拟音乐讯号先送入SRM-T8000,然后用Parallel Line Out输出给其他的前级或合并扩大机,这样就能把SRM-T8000与既有的音响系统,连接在一起使用了。
独特的External (Bypass)设计
SRM-T8000的使用很直觉,面板左边是电源开关,向右有两个5-Pin Pro Stax耳机端子,中央是音量控制,再向右是音量控制切换开关,最右边是输入档位选择。SRM-T8000的音量控制切换开关,总共有三个档位,左边使用SRM-T8000内部的音量控制,中央是静音(mute),右边是External(bypass),这个档位会跳过SRM-T8000内部的音量控制,等于全额输出。什么情况要用External檔位?一是用其他前级搭配SRM-T8000,另一种情况比较常见,就是附带音量的DAC,而把音控交给DAC,或者利用计算机音乐播放软件的数字音控来调整音量,就可以使用External檔位,把SRM-T8000当作后级使用。
不过切换Level Control的时候,建议不要戴着耳机,因为波段开关切换时,会有满大的喀哒声,我猜Stax为了避免在音乐讯号路径增加额外音染,所以没有多装继电器,所以切换Level Control时,耳机总会有切换声响,就算把音量调到最低,也一样有档位切换声。
左右声道音量可独立控制
SRM-T8000的音量控制也很有意思,一看就知道是双层旋钮,用来调整左右音量大小,以对应双单声道的平衡放大线路。其实Stax耳机应该不会有左右音量不一致的情况,倒是人耳有可能左右边听力稍有不同,大多数情况不需要调整左右声道平衡,不过SRM-T8000毕竟是高阶耳扩,所以配备独立左右声道音量控制功能,让您可以自己微调。
SRM-T8000的双层音量旋钮,上层调整左声道,下层调整右声道,藉此微调左右声道音量的差异,旋转音量控制时,左右声道音量是连动的,这样就不会像左右声道独立音控,得要左右分开调整音量平衡,每次开音量都要转两个旋钮。假如您要让SRM-T8000的左右声道音量一样大,把音量控制调整这两层,一起推到最大或最小,左右声道的音量就会一致了。
可以开到最大音量来听
试听SRM-T8000与SR-009S是轻松愉快的过程,通透开阔的音场,是静电耳机胜过大多数传统动圈式耳机的优点,而且就算把SRM-T8000的音量开得很大,也不会有压力。注意,我讲的「把音量开大」,可以几乎一路到底,还不会觉得SRM-T8000有什么不舒服的听感,而绝大多数的时间我的音量设定都超过12点钟方向。当然,为了听觉健康着想,不建议您长时间用大音量来听,可是静电耳机系统就是那么轻松通透,让人会不自觉把音量开大。
试听SRM-T8000与SR0-009S时,听的都是高解析数字音乐,用Macbook Pro与Geek Out V2 DAC,外加Crystal Cable 3.5mm转RCA讯号线。SRM-T8000占据了我的桌面,计算机只好摆在机器上面。请注意SRM-T8000是纯A类放大,机器前半段的散热孔,最好不要盖住,这样可能会让机器过热。管晶混血的SRM-T8000,工作时微温是正常的,手摆在机器顶板可以感受到温度,但不至于到烫手的地步,代表机器热得差不多了。
音乐细节再生能力超强
听Bill Evans著名的「Waltz For Debby」,用Audirvana Plus播放「My Foolish Heart」,SRM-T8000的音量几乎开到底,依然有着宽阔舒服的空间感,小酒馆的现场录音,充满了各种现场的细微声响,在细碎绵密的股刷轻拂声音底下,藏着酒杯碰撞的细微声响,还有现场听众偶而小小的咳嗽声,Bill Evans的钢琴慵懒而随性,低音贝斯瑞有似无地跟着钢琴旋律拨奏。
SRM-T8000的音乐细节重现能力非常的强,让SR-009S尽情发挥静电耳机特有的空间感。真的,我几乎不敢换回平常使用的动圈式耳机来做AB比对,生怕SR-009S通透宽阔的空间感,马上把平常惯用的耳机给比下去了。唉,就算不做AB比对,我也知道自己的动圈耳机,比不过SR-009S的通透宽阔,还是别做残酷的比对吧!
换上Eric Bibb的「Needed Time」,这是Opus 3的经典录音,木吉他清新爽朗的拨奏,在SRM-T8000与SR-009S上面显得格外清亮,不过完全没减损厚度,当Bass与打击乐加入,音乐的浓度更高了,SRM-T8000的音色纯度很高,即便几乎把音量推到底,声音背景几乎没有电气噪讯,保持相当醇厚的音色,衬托出Eric Bibb真挚亲切的嗓音,吉他轻柔地伴奏着,口琴则带出蓝调的忧郁感,打击乐器的距离较远,舒服的音场表现,就像是Eric Bibb自弹自唱,一旁围着几位拿着乐器的朋友,随兴吟唱出「Needed Time」虔诚的祈祷。
大场面展现低频进步的能力
SRM-T8000与SR-009S低频表现如何?通常静电耳机系统最难拼过动圈式耳机的部分,就是低频了。来个难题,祭出小提琴家慕特的「卡门幻想曲」!一路把音量催到几乎碰底,不简单,SRM-T8000与SR-009S同时满足了通透宽阔的音场,以及雄浑丰沛的低频。
「卡门幻想曲」音乐一开场便是华丽的乐团强奏,有如斗牛士登场一般强劲雄浑,三角铁与铃鼓亮丽地跟着旋律起舞,SRM-T8000与SR-009S豪迈地展现乐团气势,而慕特的小提琴登场,就像是摇曳生姿的卡门步向舞台,立刻攫取听觉焦点,小提琴妖艳的音色,既柔美又华丽,昂扬之处翻腾起亮丽的光泽,而SRM-T8000与SR-009S把小提琴音色唱得油光水滑,明亮又精神昂扬,乐团在底层轻盈地陪衬小提琴,三角铁应和着细碎的声响,在SRM-T8000与SR-009S上面,可以清楚感受到小提琴的主角地位,而三角铁在远方清晰的呼应。最难表现的空间感,在SRM-T8000与SR-009S上面,却是得来毫不费功夫。
汹涌彭拜的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
再来个猛的!听小克莱巴指挥维也纳爱乐的「贝多芬第七号交响曲」,第四乐章快板迎面而来就是奔腾的强奏,随后如舞蹈般的旋律像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席卷而来,SRM-T8000与SR-009S强大的空间描绘感,彷佛有种听音响的错觉,宽阔的音场漂浮在耳际,即便用「几乎最大音量」聆听,却是一点也没有压力,越听越入神。
如果您觉得静电耳机低频量感大多会输给动圈式耳机,那么来听听看SRM-T8000与SR-009S的组合,肯定让您吓一大跳,而且,这样的组合不仅在低频段可以和动圈式耳机一较短长,静电耳机原本就开阔通透的中高频,SRM-T8000与SR-009S一点也没因为强化低频而减损,一样通透开阔漂亮。
令人魂萦梦牵的好声
不敢把常用的耳机拿出来比了,真的,生怕一不小心又想败家!作为Stax「现阶段最高技艺」(State-of-the-art),SRM-T8000与SR-009S当之无愧。就算不比,我知道手中的动圈式耳机,没有一款比得上SRM-T8000与SR-009S的通透开阔,大概只有低频冲击力可以占一点便宜,可是SRM-T8000推起SR-009S,声音可是既浑厚又通透,是那种听过就会魂萦梦牵的好声音,假如您听过这套组合,又忘不了它的好声,可别怪我没事先警告喔。
器材规格
Stax SRM-T8000
- 型式:静电耳机专用耳机扩大机
- 频率响应:1 Hz~115k Hz
- 失真率:< 0.01% (@1kHz)
- 增益:60dB
- 输入电压:100mV/100V
- 最大输出电压:470V r.m.s./1kHz
- 输入阻抗:50kΩ
- 输入端子:RCA x2、XLR x1
- 使用真空管:6922x2
- 消耗功率:95W(待机58W)
- 尺寸:320×103×360mm (WxHxD)
- 重量:7.3kg
Stax SR-009
- 型式:静电耳机
- 频率响应:5Hz~42kHz
- 灵敏度:101dB
- 最大音压:118dB
- 静电容抗:110pF
- 静电偏压:580V DC
- 重量:596 g(含线材)、454 g(不含线材) SR-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