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我不该再提到音乐存在的意义和作用,像是在述说我们一日要吃三餐一样无趣。而且不建议用按图索骥的音乐欣赏指南去寻找,它只会让你对音乐的认知停留在肤浅的地带。我所知道就是音乐总能将我们种种喜怒哀乐的感情细流泛上心来,比起我们理解音乐,似乎音乐要更加理解我们。
然而,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倾听音乐。我们所有的人,不管是专业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都力求不断加深自己对这门艺术的理解。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有时会对我们有所帮助。但什么也代替不了需要首先考虑的一个问题,即:倾听音乐。
幸运的是,现在听音乐的条件比过去好多了。随着收音机和唱机,更不用说电视和电影,所提供的好音乐愈来愈多,差不多每个人都有机会听到音乐了。甚至来说,现在每个人都有听不懂音乐的机会了。
我们经常有一种把正确理解音乐的困难加以夸大的倾向。音乐家经常碰到一些老实人,他们总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说:“我很喜欢音乐,可就是对音乐一窍不通。”而剧作家和小说家朋友很少听到有谁说:“我对戏剧和小说一窍不通。”非常怀疑这些在音乐方面如此谦虚的人,是否有同样多的理由对其他的艺术也表示谦虚;或者是否没有其他理由对理解音乐表示谦虚。如果你对音乐的反应能力持有自卑感,最好把它丢掉,这些自卑感常常是毫无根据的。
无论如何,在你对“有音乐才能”的含义有所理解之前,没有理由为自己的音乐才能感到灰心丧气。关于“音乐才能”是由什么组成的,流传着许多奇怪的看法。人们常说,“他或她看了一次演出,回家后就能在钢琴上把所有曲调弹出来”,以此证明某人肯定有音乐才能。单凭这个事实的确说明这个人有一定的音乐才能,但这并不表明他具有我们将要在这里讨论的那种对音乐的敏感性。善于模仿的表演者还不是演员,而音乐的模仿者也不一定是音乐才能很强的人。另一种看法力图以具有绝对音高的听觉作为音乐才能的标志。当你听到a1时能把它辨别出来,有时是有用的,但当然不能单凭这一点就说你有音乐才能。这只能说明你有那么一点音乐辨别能力,与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对音乐的真正理解关系不大。
不过,对具有高度潜在的理解力的聆听者有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当他听到一支旋律时必须能够把它辨认出来。如果有“音盲”这种事情,那就意味着无辨认曲调的能力。对这种人,我们只能表示同情,亦爱莫能助。
有把握辨认一支特定的旋律不是要求唱这支旋律,而是当有人弹奏它的时候能辨认出来,即使在间隔几分钟之后并在弹奏几支不同的旋律之后也能辨认,那你就掌握了深入理解音乐的钥匙。
只能听到存在于不同时刻的音乐还不够,还必须能够把任何特定时刻听到的音乐,与在不久前刚听到的和即将要听到的音乐联系起来。换句话说,音乐是一种寓于时间中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像一本小说,只是小说里描述的事情比较容易记住,这一方面是由于它叙述了实际发生的事情,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可以回过头来重新回忆这些情节。音乐所描述的“事情”从本质上说是比较抽象的,要像读小说那样把它们在自己的想象中聚集在一起并不那么容易。因此你必须能够辨认一支曲调。因为在音乐中取代情节地位的一般是旋律。旋律通常是聆听者的向导。如果你一开始就不能辨认一支旋律,后来又不能自始至终追随它的行踪,我觉得你就没有必要再听下去了。你只不过是模糊地感觉到音乐的存在而已。可是能够辨认一支曲调意味着你知道自己正在听的乐曲是该曲的哪个部分,并很可能知道此后你将听到什么。这是以明智的方法去理解音乐唯一的必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