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月跑了不少地方,昨天约几位朋友一起喝茶,无意间聊到几个反应行业变化的话题:
首先第一个就是“影音新生活”团队月初去北京的清华大学,进行声学培训的工作,随后我就去了一趟上海,朋友得知我过来,便带我参观了世博会会场,晚上顺便一起晚饭,由于那个会场不大,我们还转战KTV,在上海世博会旁边有一个购物中心,这家KTV可以说是周边居民区唯一的选择了,进到房间我马上就看到挂在墙壁上的Manratz Professional“马兰士专业”的字样,虽然是小房间,但是功放、点歌台、加上电视和音响设备,还有不到100元的价格, 我还是相当认可的,而且经过3个小时使用之后,我觉得这家KTV还是相当用心的,无论是声音品质还是价格,都是值得推荐的。
我不禁惊叹原来KTV也在不断成长,至少在硬件上我是认可的,原谅我只留意这家KTV里面的设备全部都是国外品牌,有点崇洋媚外了。但是不可否认这家KTV在设计之初是有精心考虑过的,至少他们的设计团队或者采购人员都是比较“懂事”的。
事实上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有不少KTV的房间开始引入电影播放的功能,只需在点唱机上选择电影栏目,即可找到许多电影,但是Alex在当年接触的这类KTV还没有全高清的显示设备,声音还是立体声而非多声道,所以和家庭影院的设计概念还是有一段差距的。但如今连K歌都可以设计多声道重放了,而且许多K歌资源都有多声道音轨,各种正版曲目,以及全高清和4K也是指日可待,因此不难想象KTV作为影音娱乐的一个细分市场,正在慢慢成长而且越来越好。
然后回到另外一位朋友的体验分享:
上个周末他的儿子在家中想看一部动画片,应该是迪斯尼推出的,但是家中的影院设备最近在升级,所以都拆下来了,习惯了在家庭影院看电影,那怎能屈就iPad或者电视机的屏幕呢?所以他就带着儿子在家的周边去找找看,有没有什么影吧影K之类的,结果在大众点评上找到一家口碑不错,进去之后他就懵了。
虽然这里有一个影院系统,但是投影机投射出来的画面是直接投到墙壁上的,而环绕声的喇叭,居然是不带功放的,而是电脑使用的多媒体音箱,更重要的是房间都是10平方米不到的空间,空气对流一般,隔声也没有做好,最好让他最生气的,就是2个小时需要200多元的租金。
很多年前就知道影吧和影K的设计都是走平民路线,当然不乏出色的方案,但是对于许多消费力一般,或者说不想投入太多的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影厅就是一个奇葩的存在,如果这是一个小区里面的会所,我大可以不去消费,但是如果是一个对外的经营场所,在没有设计规范或者行业监管的情况下,我觉得这类型的影厅只会不断的刷新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