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友玩 Hi Fi,对金线银线乜插物插一定要讲究。发烧襟兄弟到你府上欣赏你的 Hi Fi,第一件事就伸长个酸姜荞,由唱盆屁股看到扩音器的屁股,检查一下你用的是甚么插甚么线。总之,在这个黄金时代,讲到驳线就无金不欢。要是朋友看见你全部用的都不外是镍电镀插,你的 Hi Fi 权威形象必然大打折扣,说不定 24 小时内全香港都知你系流嘢矣。事关金插与纯铜线或镀银线,是发烧友有钱有料之象征。一套卅万元机如果没有二万元的发烧线陪葬,成何体统?
这个问题终于被金线银线问底地清算了一次,英国一本月刊,花了六个月以上的时间,考验了各式各样我们日常 Hi Fi 生活里所用到的插头,结果是相当有趣的。
最流行的驳线插头,当然是莲花插(Pin Plug)。普通莲花插,在零件店里出售的平价货,镀上一层镍。以铁片或铜片压成。高级的铜质比较纯厚,特级是镀银,超特级则是镀金。莲花插之得名,是由于插头的接地外壳开成四瓣,望之似朵花,但高级插通常只开两瓣矣。实验的第一步,是搜集各种质料的插头插座,放在一个污染的城市空气环境里,经历半年时间,拿出来跟全新的互相比较。实验结果跟预料并无出入。平价货色被严重侵蚀。镀银的表面呈哑黑色。镀金的表面则完全丧失了原有的光泽,就算用清洁剂去洗涤,也无法恢愎本来面目。不过,镀银或镀金的插头,在轻微侵蚀的情况下,将表面的氧化物刮去,就会见到里面还未有经污染的金属。
莲花插导电的介质,包括金、银、铜、镍(电镀)和锡(焊接物)等金属。它们的导电性能比较,以银为最高,阻力系数为 1,依次是铜 1.08,金 1.37,镍 4.22和锡 6.87。(好多发烧友一向以为金的导电性能高于一切,其实它的效率甚至不及钢。)金在发烧 Hi Fi 器材上的超级价值是心理取胜。金光灿烂的插头,不只看来顺眼有权威性,而且可以卖贵好多。除此之外,金的实用价值,只是具有极强的抗蚀特性。
插头与插座之间接触情况非常恶劣
实验证明了一项发烧友不会高兴的事情: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接触情况,通常非常恶劣。莲花插的「瓣」和「柱」,在显微镜下都呈现凹凸不平的粗糙表面。它们跟插座的「脚」和「芯」根本只能达成「点」的接触,而非想象中「面」的接触。插头和插座之间的匹配,又从来未曾有过任何国际标准的制定,以致出现了日本、美国和欧洲三大类互有出入的尺码。在匹配时不是太紧,就是太松。
一般说,镀金或镀银插都是采用已经镀了镍的制成品再加工。电镀的厚度,通常是 30 微米,听起来觉得很薄,但发烧友就经常遇到镀金插插不进镀金座的困恼场合。另一方面,虽然太紧迫的尺码会带来麻烦,但稍为紧凑一点的接触总好过松动。这也是镀金或镀银插导电状态较佳的附带原因。
然而,幸勿以为镀金插一定会自动提供高级效果。我们不妨了解一下镀金的加工过程,再作讨论。真正有效的电镀部份,是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接触点,包括「瓣」的底部和「芯」的内部,这些却正是我们看不见,也绝不注意的地方。制品在电镀之后,如果未经彻底洗涤,就打磨包装,它的外表和经洗涤的成品毫无分别,本钱却轻了很多,性能就或者甚至比不上镀镍的普通插。因为,在看不见的部位上,它们都沾留着电解剂的沉淀物,足够在接触点之间构成诱发失真的电阻或电容。再者,插与座之间产生接触点的有效范围,不会超过 4mm 的长度。这 4mm 的环境就十分重要了。现在,假定插头「柱」和插座「芯」在 4mm 内接触,但「柱」上那 4mm 宝贵的黄金电镀面却有 2mm 被焊锡所掩盖(50%)!这岂非白费心机?事实上市面上大部份金插线的焊接方式都是在「柱」尖上锡。由于焊锡在柱尖上造成一粒火柴头状的圆顶,故此,接触点大有可能百份之百经由焊锡传导。由「柱」的另一端上锡,才能保存纯金的接触点。
清洁插头与插座保养方法很简单
插头和插座在「抽送」的驳接过程里,都会因互相磨擦而完成了一项自动清洁的行动。有经验的玩家都会利用这一点来保持良好的金属接触。保养的方法,首先是不要让那些器材安置在空气潮湿或污染的角落里。腐蚀了导电点会引起哼声,非线性失真和效率的损耗。经常将一羣接线互相驳接或叉尾反转插,使插头与插座有点「运动」和「交换配偶」,既可达成清洁之目的,更能在染污了的金属表面「刮」出新的金属接触点。有时,间中把插头在插座的位置上略略旋动少许,都能够改善接点状态。
多余出来的接线,必需保存得妥当,这是发烧友百份之百忽略的一点,金线银线,对玩家来说是用到它时才有地位,平时是一堆一堆地和其他螺丝起子老虎钳等工具弃诸一角。需知金插银插的保存也要讲究抗潮抗油抗热。大部份高级 Hi Fi 制品,在包装时都将插头密封在胶袋里,当然事出有因。
这篇只根据实验结果而作出来的详细报告,又测量了各种金属在正常接触状态之下所产生的电阻力。在纸上的结论是:一切已知常用的驳接导电金属,由银至锡,它们的正常电阻量是由千份之三欧至千份之十欧之间。理论上,就算高达千份之十欧的电阻,也不足以对内阻最低(约 2 欧)的动圈头品种构成具影响性的后果。当然,发烧友们就一致发誓能分辨出金插和铜插音色之不同。
最值得注意,倒是一个可怕的事实:任何目前巿上买得到最靓莲花插,都无法提供稳定的阻抗值。把它在插座上扭动,一般可以测量出由千份之三欧至千份之二十欧的离谱飘移范围。主要的原因,大概是接触面粗糙不规则所致。最坏的例子,是一个污染了平价莲花插,阻抗竟然高达千份之四百欧(将近半个欧)!
洗唱片,洗唱针,洗录音头的水都有得卖了,洗插头水就未上市。老友记,如果你得闲过头,或怀疑你的发烧插不干净,你可以用四氧化碳同它们冲凉,然后用厚身餐纸仔细抹拭,更不妨用风筒在距离 21.875 厘米之间吹干。
唔讲得笑,曾经见过有人用带油质的喷剂喷在插头及插座上。据说是有防锈及增强电效能的好处。这一招千祈要不得,油质喷剂的积尘特性,使插座变为黑洞。
一般质素的 DIN 插,导电性能逊于莲花插,除了「自动清洁」效果略佳之外,毫无优点。在各类驳掣中,性能最稳定持久的,是专业用之 BNC 互锁驳接器。BNC 插跟莲花插不能互通,换起来也麻烦。
日本好几种套装机的录音输出/输入驳接方式,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能的改革。那是背板上的输出/输入插取消了,代之以两对由机内直接焊出来的输出/输入驳线。如果高级机也这样做法,一定十分无型吧。
但,如此一来,发烧友就失去了比试神经线的乐趣。又,高级机近日流行用平衡式输出/输入端子。平衡式网络传输在理论上可降低失真,数码时代的传输系统应走这条路线。有朝一日,怪兽,VdH,Mark 等都有机会推出原庄 BNC 插的讯号线。目前,用 Cello(by Mark Levinson)的人都要加上转接器将端子变“回"RCA 制,岂非多此一举乎?(Mark 说他的转接器绝不破坏音色云云)
换插前要考虑四点
原庄跟讯号线出厂的插,永远有其本身优点。玩家若要换其他插,应考虑下列事项:
- 换了之后,会否真的改善音响。好多人把旧线拔出换上新线,马上听到明显之进步,理由是插座在抽送的过程中被清洁了一次。
- 焊锡工夫,是否比得上原厂的自动生产作业线。看官若细读上文,就要顾及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接触点其实大部份是焊锡。
- 所要更换的插头,是加工品还是特制品。这问题不太重要,因为今日市上的发烧级插头、插座,都是特制品。
- 插头与插座的特性如果相同,音色会有进一步改善。同类金属接触,会有较佳传导特性。所以,换插头最好一并把插座也更换。这现象也是“神经线大战"赛果无意思的理由之一。
插头与插座之间接触状态,有锁扣作用的一般提供较佳传输功能。多款高价品如 WBT,怪兽插等,均着重销扣作用。
(原文刊于1987年5月号《Hi Fi Review》,作者雷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