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录音和激光CD碟,绝非鸡和蛋。肯定是先有数码技术才有CD碟。只不过,单放音的CD碟和有影有声的激光影碟LD(Laser Disc),却非一般所想像是先有CD后来才开发至LD,而是先有了LD的构思,然后发展CD。
CD碟,是自19世纪有唱碟以来,放音技术之彻底改革,把沿用了将近100年的机械放音程序改为纯电子放音程序。众所周知,CD和LD都是菲利普机构的伟大发明。菲利普在CD和LD之前最犀利的发明是卡式带,它是电声科技微型化的重要里程碑。21世纪来临之前,人类看见卡式体系逐渐沦为素质较低的音响体系了。代之而兴的,将是视听合一的录像/录音综合系统。
以今日形势看,CD碟已淘汰了LP。CD机的品种愈出愈多,素质及配备均有令人鼓舞的进步。CD碟的制造技术,已经进入非常高级的阶段。初期所遭遇的困难,目前已大部份获得满意的解决方法。
CD碟制作的过程及工序,跟LP碟大同小异。不过应用技术就变成100%电子化、自动化。先进的CD碟制作,共分11个步骤:
1)光敏性的母片:这是一张直径比CD碟大得多,达240mm的精细打磨玻璃片,表面涂上一层厚0.1μm的感光剂。
2)一枝大功率激光管,把从数字录音带上的信号,烙印在玻璃片的感光剂上。信号的形状是长短不一而阔度一定的小点。
3)冲晒程序,与冲底片的过程相似,冲晒完毕的玻璃片,那些PCM信号的小点留下凹入的痕迹。
4)现在则用银蒸气将留下凹印的玻璃片喷上一层非常薄的银面。
5)银面玻璃片再经精密的电镀复上一层镍(nickel)。将镍表面从玻璃片上剥下来,镍层上印着的「阳性」信号(本来玻璃片上「阴性」信号烙印的相反)就可以加工制作总模(master)。
6)一系列的电镀制版工序,每个阴性的总模约可复制10个阳性(与玻璃片上的信号相同)总模。
7)这10个阳模,经同样精密电镀技术,可提供100个「阴性」印模(stamper)。
8)那批印模(stamper),现在可以装入CD压铸机上,采用压印法、压铸法,或「注射制碟方式」做出PVC底的全透明CD碟「肉」出来。按:注射制碟方式(injection moulding)是印LP及CD的较精密技术。普通压印式,是在印模上放一块预热的「饼干」(biscuit,是vinyl原料),然后合上印模片刻,再打开里面便有张印好的LP。注射倾鑄制碟,是把熔解的vinyl热浆由小孔中以高压力注入密封的铸模里,获得准确的成品。
9)从(8)工序得到的透明PVC碟肉(表面上印有凹洞)被涂上一层微薄的反光铝。
10)这面经涂铝处理后有彩虹色闪光的银碟,再加工用lacquer或PVC将银碟夹在中心。无信号的一面,被用丝印方式(silk screen)印上牌子和曲目。
11)最后一步,是将这面原本已有芯孔的CD碟找出一个绝对准确的圆心,用打孔机在准确位置上打一个较大的标准芯孔。
一个印模印出来的第一张跟最后一张CD声音有显著差别
可见,CD碟制作过程在第(8)工序为止,都和LP碟工序相同(当然除了用激光「烙」总模一节)。CD碟表面的凹入小洞,亦像LP碟上的持续起伏坑纹一样,是靠机械方式印制。可以肯定的,是CD碟也和LP碟一样,在一个印模上印出的第一张跟最后一张必有显著的素质差别,所以,玩CD碟以为因为这是数字信号就张张一样声者,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CD制造方式,近由德国Teldec集团再研究成功Direct Metal Mastering(DMM)制版技术。DMM制版工序,与DMM的LP一样,由录音带输出信号直刻通过微型雕刻技术将“0"与“1"数字流直接雕在一个金属的“阳"模上,换言之DMM可省去了上述冲印底片的步骤。
CD碟成本,在大量生产情况之下,已低于LP,同时唱片制造商更不断的在包装方面偷工减料。从前,买一套盒装歌剧LP可获得一切附属的精装印刷品:艺术家的介绍;制作过程的记载,和著名音乐学者的论著等厚厚一大本,现在已一切从简,随CD套服附送的说明书之学术/实用价值已大不如前。今日,你买一套3张CD的Arabella,里面的书仔除了唱词仍给你四种文字之外,关于录音及演出者的数据完全欠奉。唱片公司已把顾客作为专家看待,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在Kiri Te Kanawa名字后面加注soprano。你若不知道Peter Seiffert是男高、男中抑或男低,就似乎不宜欣赏歌剧。
CD是这样,影碟更糟糕,后者的包装甚至比CD更简陋;是否看影碟的人对文字学术没有兴趣呢?
由LP、CD至LD、DAT,贮存音响及图像的软件革命经历了100年。
本连载所搜集的数据,很多不会被记载在影音技术数字化的正史上。激光数字初阶的编撰,取趣味性多于学术性。
希望看官读罢,一笑置之。
(原文刊于1988年7月号《Hi Fi Review》,作者雷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