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热点
    • News 影音新品
    • Expo 展览
    • 清华建筑声学培训
    • 培训课程 – 学员名单
  • 最新测评
    • HEADPHONE 耳机
    • Hi-Fi 高保真
    • THEATER 家庭影院
    • TREND 音响 X 潮流
  • 乐享生活
    • Album 唱片
    • Blu-ray 影碟
    • Movie 电影
    • Music 音乐
  • 视听专题
    • 影音案例
    • 4K/UHD 超高清
    • ACOUSTICS 声学
    • Stereo 立体声
    • Surround 多声道
    • Wireless 无线连接
    • Brand 品牌故事
  • 关于影音新生活
    • 商务合作
  • 行业热点
    • News 影音新品
    • Expo 展览
    • 清华建筑声学培训
    • 培训课程 – 学员名单
  • 最新测评
    • HEADPHONE 耳机
    • Hi-Fi 高保真
    • THEATER 家庭影院
    • TREND 音响 X 潮流
  • 乐享生活
    • Album 唱片
    • Blu-ray 影碟
    • Movie 电影
    • Music 音乐
  • 视听专题
    • 影音案例
    • 4K/UHD 超高清
    • ACOUSTICS 声学
    • Stereo 立体声
    • Surround 多声道
    • Wireless 无线连接
    • Brand 品牌故事
  • 关于影音新生活
    • 商务合作
米乐影音
首页 › 视听专题 › 正文
CDHIFI发烧发烧友技术科学频率声道数码系统音波音乐音频音响专业

关于Hi-Fi | 导线

Cayla 视听专题 2019-03-27 2,236 0
关于Hi-Fi | 导线-影音新生活

信号线,喇叭线及电源线,是Hi Fi基础重要之一环,对整体音响素质影响很大。玩Hi Fi最过瘾的时刻,包括拔掉旧线换上新线而预测有何不同的再开机前一刹那。

本文集中讨论信号线和喇叭线,因为上期讲电源时已谈过电源线之重要性。各位认为电源线不致于太影响组合音色的朋友,敬请过目上期“Hi Fi基础谈",并在可能范围内实验印证一下。今回提及之“导线"一词,原则上虽包括一切传送声波及电波、光波之线,但大多数时间只涉及信号线和喇叭线。

自有电气化扩音以来,导线是一项想当然的工具。由音响回放技术角度来看,导线的功能,只要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送听频范围周率,绝无加多减少,便有100分。

起初,科学家们认为传送听频的导体俯拾皆是,何须伤脑筋哉。基本条件,是低电平传输易受外界干扰,所以要加上屏蔽,高电平传输(如喇叭线)就可以免屏蔽。此外,专家写包单,任何一条用铜造的导线都有100分功能准确无误地传送20Hz至20KHz之听频范围周率。玩单声道扩音机时代,书本上写着的导线守则,是:屏蔽线不宜用太长。喇叭线宜用18号单支。

发烧线始自日本

所谓“单支",是今人口边挂着的“solid core"线。据书本解释,用18号芯的原因只是考虑到一般家庭之实用长度。

那时,要计算的是多少尺18号线才会产生1Ω阻抗。喇叭线的总阻抗在1Ω以下可以不理。

各位看官,导线的原则就本来是如此之简单。最初用的的屏蔽线都是单芯(多股)线,屏蔽网兼顾负极及接地用途。直至动圈式唱头问世之后,双芯屏蔽线才开始流行。

发烧友几时发现导线影响音色?

本人的体验始自玩第一只动圈头那年,约1955年,Grado MC头。信号线的屏蔽功能、长度、MC升压器受电场的干扰情况,信号线贴墙惹起的哼声,和接头焊点氧化影响清晰度等,统统由玩MC头的流血经验引起。直至SME 3012唱臂在58年降临,我们对屏蔽线的认识就仍只一点点。

历史上第一家向世界音响迷灌输导线影响音色的Hi Fi制造商,是日本Mogami。这是当时日本最高级的信号线OEM厂,他们一方面推销Mogami本牌产品、一方面大量为其他牌子按所要求的规格生产。Mogami的宣传做得巧妙,透过组织得好的公共关系,利用适当的媒介深入推广,而非靠广告。

Mogami的研究,揭开了导线非线性失真之谜。原来Mogami(和其他人)已懂得运用各种不同的绕线技术去臻至不同的音响效果。主要是电容、电抗值的控制及微调,从而营造出非线性响应。任何牌子,都可向Mogami订造高、中、低任何部份突出之导线。

由此看来,导线的绞绕技术影响音色,是日本人所发明。世界Hi Fi专家们频说日本制导线一味研究原料而不理绞绕科技,是不尽不实。

Mogami的研究部门,曾经走火入魔,设计过一些导线,竟然会产生铃振(ringing),烧扩音器。这件事才令我们普遍的注意到导线与器材之间的界面效应(Interface)问题。事实上,尽管若干年后电声学界在导线的质料、股数、口径、屏蔽、编织、焊接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及了解,但对Interface的个别效应仍然好难预计准确。因此,Interface才是影响整体音色的关键。

单支线卷土重来

怪兽Monster,是历史上首家将导线制作变成千万金元企业的公司。怪兽头头Noel Lee,令全人类认同导线是一种最昂贵的器材。Noel Lee的宣传矛头,针对导线的线性、瞬态及宽带带。他推翻了20至2万周传输的陈旧理论,认为音响专用的导线必须起码以10万Hz为上限,否则就会引致相位失真及瞬变失真。

怪兽的理论,具有压倒性的说服力。一时间,导线潮流,趋向着更粗更多股数的牛角尖发展。

时至今日,导线的品种已达到无奇不有的爆棚阶段。怪兽研究出混合粗幼芯绞绕的“超线性”结构,也深入探讨各类不同填塞物(filler)对电场、干扰等的反应。用多种不同合金绞绕而成的导线设计,也成一股风气。

返璞归真,单声道时代书本上写了下来的“18号单支",竟然像澳大利亚回力刀一样打个大回环斩杀返回出发点!

万变不离其宗,solid core可能是Interface效应最易控制的导线之根。可是,Noel Lee、Otala那班新派所主张的10万Hz响应理论又是否与“18号"互相矛盾?

集肤效应(Skin effect)是电子学上一项早已被发现的电波传导特性,愈是高频的电波,愈是爱沿导体表面运行。反之,周波愈低的电流,便愈喜欢鑽入导体芯部运行。这一种电子物理现象,人们以前是看不见,听不闻,还以为绝不影响听频(2万Hz以下)。今天,集肤效应于视与听两方面却赫然在耳边眼前。

Hi Fi录像机能够将音响及图像同步记录在录像带的同一轨迹上,音频鑽深一层因为波距较长。而波距短的视频就录在表层,和音频是河井二水,各不侵犯。

声频之传导,先要有足够的表面让高音通行无阻,又要有足够的内层让低频潜航畅顺。据电脑计算,中古时代的18号单支,高频上限的-3dB点是20KHz。最紧要认清楚,是把单支导线的口径加大,实际上只是相对地将导线的表层面积缩小。玩solid core之道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状态最好的线芯粗度,这方面的计算办法就出现很多派别。我们这半年来临床实验了各种“非音响专用"的solid core,即几毛钱1尺的“家电专用"单支线,就从未听到过有全面性的全音域优异演出。

无酸铜的意义

焦点似乎在导体材料上,一般质地最好的家电专用solid core电线,都是用高纯度铜制成。高纯度铜与OFC无氧铜其实差不多,氧也是杂质,纯度愈高的铜,其含氧成份亦愈低。OFC是将高纯度铜中之氧份再进一步降低的高科技。OFC之日文“无酸铜"的一个汉字“酸"却令人误解(正确解释是「氧」)。目前,OFC无论在电气上,精密工业上,及影音器材上用途极为广泛。不妨假设绝大部份最高级的电线及音响导线所用的铜均可称为OFC,但“无氧"—词却与“Hi Fi"、“羊毛"、“足金"等名称相似。足金及OFC,均非100%纯也。

LCOFC是日本科学家鐮田发明的大晶体无酸铜,将同样长距导体所含晶体数目减至最低,电流的传输变得更为畅顺流利,因为晶体与晶体之间的界面实际上是产生电阻电容的裂隙。LCOFC的优点已被公认,目前已有其他科学家发明了不侵犯日立注册LC专利科技的大晶体铜及大晶体铝铸造法,PCOCC(古河)是其中竞争最劲者。此外,金、银、铝、及各种合金的优点也各师各法。

似乎,平衡度优异的solid core导线,要视乎科学家在OFC或LCOFC或PCOCC或LNCOC(你唔死我死)的Core表面上加工镀一层甚么东西了。

导线可以产生电场,电容,电感,电阻……这些由Mogami时代开始就注意到的事,引申到一连串奇妙的电气/物理现象。

最原始的问题之一,是:究竟较长的喇叭线好还是较长的信号线好?

最忌打饼最好凌空

答案分两派,坚持己见者都有经验及实践支持,而我是宁取较长信号线的一派。理由是信号线有屏蔽保护,抵抗干扰本能强一点,可以拖得远一点。而喇叭线若长逾20尺,就大把机会与地板或墙壁构成电场、电容。这种反应,电子学上称为dielectric effect,它对屏蔽线的影响轻微得多。

香港市区内大厦林立,气候潮湿,居住环境与外国不同。我们玩音响切身体受的经验,有时实不足为外人道的。

本文较早时讲过第一回玩MC头发觉屏蔽线贴墙惹起哼声之现象,本地十分普遍,而在木材建筑及湿度低的西方住宅,却不能理解因何有这现象产生。我以前的住所是间哼屋,别处无哼的器材,一抬到舍下便大把机会起哼。大厦的墙壁、地台是个随湿度变动的电场,铝质窗框是一组巨型天线。我家的喇叭线、信号线全部必须凌空,不让它们贴墙贴地。唱盘绝不能摆近窗口,不然的话,head amp会收到无线对讲机和无牌广播电台的播音。

喇叭线贴地拖地对音色有重大损害,记得好多年前与方沛然、陈经纶等一齐去老詹家听音。(Good old days!)詹家左声道的喇叭线过长,被胡乱丢在地上打饼。我们听了一轮声,总觉两声道不平衡。当时后级为天龙POA-8000,喇叭用B&W。唯一可赖的是老詹自制的土炮前级。

最后,不知何来灵感,老方忽然趋前俯身执起盘在地板上的一截怪兽线。说时迟,那时快,坐着听音的老雷、老詹、老陈齐声哗然。就在老方执起怪兽线的一刹那间,左声道音色有如拨开云雾,晴天万里。老詹即刻将左右两声道喇叭线裁到有几短得几短,凌空而駁,整体音色清晰度再有改善。

其时,我家用三路电分音推3组14只单元,后级叠在二柱喇叭中央,由此伸出喇叭线最长的一条不超过6尺,全部半天吊。电分音与后级一组,由前级拖一对25尺怪兽线(或Namiki,交替用)入分音器,也是半天吊。我不用橡筋(rubber band)吊线,因为橡筋不耐热不耐潮,棉绳或捆扎园艺小植物用的胶带最佳。

几年后,在一个雅典做东招待Infinity社长Nudell的晚宴上,我将导线必须凌空悬挂的经验告诉Infinity的Leon Kuby。Leon对此极感兴趣,返回罗省后一星期,他给我一封FAX:

在试音室里架起Infinity RS1B II和Conrad Johnson组合,测试喇叭线贴地与凌空的分别。没有人听得出有何不同。

Leon

天书力赞单支线

导线与组合的界面效应Interface,令每一处地方,每一环境配搭都产生不同的AB比较结果。我家的组合,清楚分辨得出怪兽和MIT Shotgun线之宽阔音响台、3D感,的确比Solid Core更胜一筹,这包括Madrigal的Solid扁芯线,但多股粗幼芯线在大音量时中高频有较多「开叉声」。这现象在一早开始试Solid core时已知道。(CC Poon最热心,去年中特从美国空运来大包Radio Shack solid core平价20号漆皮线。)澳大利亚的Space & Time线抵港,即掀起solid core热潮。德仔叫我试,喇叭线有单支及孖支(打孖上)的用法。当然,德仔说大伙人试过都话单支好,我试了几天对他说孖支好,同时Space & Time信号线也是孖支好声过单支。几个月后Dick Olsher Stereophile发表的轰动性报告,讲到S&T喇叭线时也说孖支好。

Alvin Gold在Stereophile批评多股导线及多股粗幼芯导线的“开叉"音响特性是我们一早都知道的现象。尤其播放数码录音,在级数略次的组合上,开叉声愈是明显。换上solid core,开叉现象被抑制,左至右阔度同时缩窄。MIT、怪兽的顶级导线提供更宏伟sound stage是肯定的。另一方面S&T solid core之超值优点也同样肯定。

现场演奏亦有开叉声

多股线之中,最超值者是瑞典Supra,它具有生猛的跳跃感,音色很精神。

多股线的开叉声,以我的测忖好比一部水平分辨率1,000线的大银幕电视机不宜近观一样。我们要多多参与真实的音乐会,就明白,坐在前十行内听到弦乐组的开叉、撕裂声很骇人。而坐在15行后面的话,开叉、撕裂声即大为减少。可惜,这种真声混上喇叭失真及电源噪音一起回放,就会成为颇不悦耳的音色。爱乐者不妨回想一下,过去15年来访港的世界级管弦乐队,有几多队的弦乐音色不在大声时开叉?事实上,音乐师在喷射机后遗症及乐器素质欠佳的条件下演奏,音色似数码多过似模拟。喷射机后遣症通常在抵埗后第二晚最严重。乐器素质欠佳的原因较少人知,事实是,任何世界级乐队在出国旅行演奏时,十居其九都会将名贵的Strads、Amatis和Guarneri锁好在保管库里。老兄不信?快趁维也纳爱乐团访港时问问他们。

录音师当然明白弦乐的开叉声不宜任它播出,所以都千方百计去抑制甚至消灭它们。这行径无疑是为更真实的回放而把真实感除去的妥协。

最超卓的科技尖端中高音扬声器,例如Magnepan、Quad、Martin Logan及Apogee等,开叉声(扬声器本身的)极少,因而在播放上述经EQ处理中高频滑如KY(幸勿倒转植字)的录音,便觉缺乏临场感。

电源噪音是开叉声的工厂,在这端装上一个适合的电磁气干扰(EMI)滤波器,好处比换一部超两班的前级更明显。

导线械斗欠公平

喇叭线与喇叭的匹配,除了磁气、阻抗、电容的Interface外,线性特性又是个致命因素。静电扬声器的电场对喇叭线有很犀利、令你出乎意料之影响。配静电扬声器有最美中高音的线,应用在电动式喇叭上,效果可能有天渊之别。所以,我从来不相信,也不会策动甚么导线大火拼之类的械斗。这些结果,只显示出某时、某地、某组合在某温度、湿度环境下所听到的声音。

但是,读者们最喜欢看到沙尘尘滚滚、血肉横飞的Hi Fi暴力镜头。这可能有趣,但报导者有无考虑过一切客观条件对一切参与比试的产品是否绝对公平?

(原文刊于1988年10月号《Hi Fi Review》,作者雷明先生)

喜欢 (2)
微博 微信 QQ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影音买手 全景声家庭影院
影音买手
上一篇

新品 | 星状接地,噪声退散:Cardas Nautilus Power Strip排插

下一篇

新品 | "强调使用亲近性的入门后级"Audio Research VT80SE后级

猜你喜欢

  • 黑胶 | 你听说过黑胶”唱片镇”(Record Weight)这个配件吗?

    黑胶 | 你听说过黑胶”唱片镇”(Record Weight)这个配件吗?

  • 黑胶|音响发烧友争相收集的对象:电台版黑胶唱片

    黑胶|音响发烧友争相收集的对象:电台版黑胶唱片

  • 黑胶|新旧黑胶唱片的比较,模拟录音与数字录音的差别,听感真的一样吗?

    黑胶|新旧黑胶唱片的比较,模拟录音与数字录音的差别,听感真的一样吗?

  • 黑胶|“从封面到音质”年轻人如何看待黑胶文化

    黑胶|“从封面到音质”年轻人如何看待黑胶文化

  • 黑胶|“成年人的乐高”提升黑胶唱片声音品质的挑战与乐趣

    黑胶|“成年人的乐高”提升黑胶唱片声音品质的挑战与乐趣

  • 动态 | “专业音频领域的上乘之作”Augspurger顶级监听音箱

    动态 | “专业音频领域的上乘之作”Augspurger顶级监听音箱

  • 动态 | Perlisten CTO Erik“我们不做千篇一律的音响设计”Home Cinema Choice访谈录

    动态 | Perlisten CTO Erik“我们不做千篇一律的音响设计”Home Cinema Choice访谈录

  • 动态 | “革新家庭影院体验的旗舰级集成音响系统”FOCAL重磅推出Utopia Cinema系列

    动态 | “革新家庭影院体验的旗舰级集成音响系统”FOCAL重磅推出Utopia Cinema系列

  • 邀请 | 2025清华大学建筑声学原理与设计培训课程!期待你的到来!

    邀请 | 2025清华大学建筑声学原理与设计培训课程!期待你的到来!

发表评论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推荐专题

  • 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的世界!

    查看专题
  • 每月最新影音产品试用与测评推荐!

    查看专题
  • 潮流回归,让黑胶唱片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为什么黑胶唱片这么好玩?

    查看专题
  • 影音世界已经踏入新的领域,您跟上吗? 了解全世界最新音响技术

    查看专题

读者统计

  • 675
  • 937
  • 5,873
  • 32,297
  • 672,549
  • 7,071,075
  • 2,188,066
  • 7,620

最热点击文章

  • 动态 | “近乎全能的媒体中心”R-N2000A流媒体高保真功放使用感受
    2025-02-18 3,164

    动态 | “近乎全能的媒体中心”R-N2000A流媒体高保真功放使用感受

  • 推荐 | “你看到的是外在,我欣赏的是内在!”Yamaha R-N2000A与NS-2000A Hi-Fi旗舰组合!
    2025-02-20 3,095

    推荐 | “你看到的是外在,我欣赏的是内在!”Yamaha R-N2000A与NS-2000A Hi-Fi旗舰组合!

  • 视频 | 爱普生QL3000:6000流明+7镜头组,亮度惊人的”单反级”投影机
    2025-03-29 2,797

    视频 | 爱普生QL3000:6000流明+7镜头组,亮度惊人的”单反级”投影机

  • 动态 | 雅马哈旗舰解码耳放一体机HA-L7A荣获2025年德国iF设计奖
    2025-04-15 2,407

    动态 | 雅马哈旗舰解码耳放一体机HA-L7A荣获2025年德国iF设计奖

  • 视频 | 爱普生CH-QB1000B投影机测评,这才是高端家庭影院该有的体验!
    2025-03-25 2,182

    视频 | 爱普生CH-QB1000B投影机测评,这才是高端家庭影院该有的体验!

  • 动态 | 雅马哈三套Hi-Fi组合一步到位!闭眼入不踩雷的高性价比搭档
    2025-04-28 1,920

    动态 | 雅马哈三套Hi-Fi组合一步到位!闭眼入不踩雷的高性价比搭档

  • 动态 | “静界有声,独幕观影”雅马哈YH-L500A头戴式蓝牙耳机
    2025-04-22 1,797

    动态 | “静界有声,独幕观影”雅马哈YH-L500A头戴式蓝牙耳机

  • 展会前瞻 | “品鉴旗舰西装套的沪上声宴”第九届上海国际耳机展
    2025-02-25 1,790

    展会前瞻 | “品鉴旗舰西装套的沪上声宴”第九届上海国际耳机展

  • 访谈 | “将理想化作现实”对话雅马哈旗舰耳机YH-5000SE设计师
    2025-03-18 1,763

    访谈 | “将理想化作现实”对话雅马哈旗舰耳机YH-5000SE设计师

  • 展会前瞻 | “打造沉浸式音乐体验”雅马哈旗舰西装套亮相广州
    2025-03-21 1,624

    展会前瞻 | “打造沉浸式音乐体验”雅马哈旗舰西装套亮相广州

  • 动态 | “春游季,悦耳春光”带上雅马哈,随行不凡
    2025-04-02 1,096

    动态 | “春游季,悦耳春光”带上雅马哈,随行不凡

  • 软件更新 | 雅马哈MusicCast功能产品2025年3月软件更新
    2025-03-18 1,073

    软件更新 | 雅马哈MusicCast功能产品2025年3月软件更新

  • 音乐 | “为爵士乐注入了更多放克元素”赋予爵士灵魂的颤音琴大师Roy Ayers逝世,享年84岁
    2025-03-06 556

    音乐 | “为爵士乐注入了更多放克元素”赋予爵士灵魂的颤音琴大师Roy Ayers逝世,享年84岁

  • 推荐 | “最新的Hi-Fi潮流,从MQA与数字播放说起” 山灵MCD1.3 MQA-CD机
    2025-02-19 489

    推荐 | “最新的Hi-Fi潮流,从MQA与数字播放说起” 山灵MCD1.3 MQA-CD机

  • 新品 | “附加无线欢唱功能”Elephant’s Gears Cube 携带式蓝牙音响
    2025-05-06 458

    新品 | “附加无线欢唱功能”Elephant’s Gears Cube 携带式蓝牙音响

  • 动态 | “创新自研技术引领Hi-End新时代”Starke Sound发布全新HALO系列
    2025-05-08 389

    动态 | “创新自研技术引领Hi-End新时代”Starke Sound发布全新HALO系列

  • 新品 | “将法式美学与声学工程完美结合”Revival Audio 法宝TALANTE 7 Evo书架音箱
    2025-04-17 323

    新品 | “将法式美学与声学工程完美结合”Revival Audio 法宝TALANTE 7 Evo书架音箱

  • 回顾 | “东南亚年度耳机盛事”2025 CANJAM 新加坡展
    2025-04-09 302

    回顾 | “东南亚年度耳机盛事”2025 CANJAM 新加坡展

  • 关于声学 | 建筑声学工程就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专业细分市场
    2025-02-25 294

    关于声学 | 建筑声学工程就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专业细分市场

  • 动态 | “澎湃新境,辉映魔都”EC Zero T、M3 Plus等重磅新品即将上市
    2025-04-12 286

    动态 | “澎湃新境,辉映魔都”EC Zero T、M3 Plus等重磅新品即将上市

关于影音新生活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5 影音新生活 粤ICP备14020517号-2 · Designed by nicetheme

如果本站有文章侵犯您的版权,请随时联系我们删除。

大家都在搜

  • 4K
  • UHD
  • Dolby Atmos
  • DTS:X
  • 发烧音响
  • 电影
  • 音响
  • 下载
  • 黑胶
  • 耳机
  • 杜比全景声
  • 家庭影院
  • 雅马哈
  • 天龙
  • 马兰士
  • 家庭影院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