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LI RUBIKORE 2 脱胎于 KORE 系列。距离 DALI 为其旗舰级 “KORE” 扬声器揭开那必然不小的防尘罩,已经过去几年了。这款扬声器设计前瞻、工艺毫不妥协,定价也高到令人咋舌。但和许多扬声器品牌的旗舰产品一样,它承载着设计实践、品牌意图的彰显,以及新技术试验平台的使命 —— 这些技术有望逐步应用到那些面向主流市场竞争的扬声器上。
没错,2023 年推出的 EPIKORE 11 就采用了 KORE 的部分核心技术。尽管其价格约为 KORE 的一半,但依旧昂贵得让人却步。而如今,KORE 的优势终于惠及了我们这些需要靠工作谋生的人。凭借全新的 RUBIKORE 系列,DALI 将部分高端技术 “平民化”,以至于该系列五款产品中唯一的书架式扬声器 ——RUBIKORE 2,每对售价仅为 2299 英镑。
RUBIKORE 还是 RUBICON?
从外观上看,DALI RUBIKORE 2 与其所取代的 2014 款 RUBICON 2书架式扬声器并无明显差异。箱体尺寸十分接近,为 350×195×335 毫米(高 × 宽 × 深),前障板和后板同样呈弧形设计。不过,这并非坏事。RUBIKORE 2 的外观颇具功能性,相对来说十分美观,制作和饰面工艺堪称完美。它共有四种饰面可选 —— 高光白、高光黑、高光酒红和天然胡桃木,每种饰面在美学上都各有亮点。“高光” 这一描述用在这里,再恰当不过,也绝对名副其实。
箱体弧形的背面设有四个极为厚重的扬声器接线柱,支持双线分音或双功放连接,可兼容裸线、铲形插头或香蕉插头。接线柱上方是一个设计颇为醒目的 “连续湍流”(Continuous Flare)低音反射孔,调谐频率为 44Hz。
同时,DALI RUBIKORE 2 的前障板采用了长期以来的经典布局:高音单元位于中低音单元上方。这款 29 毫米的软球顶高音单元,对于这种尺寸的扬声器来说异常庞大,其设计灵感源自旗舰KORE。它在工作时无需借助球顶高音单元中常见的磁液——这种磁液兼具冷却和共振阻尼的作用。DALI 认为无需磁液也能正常工作,并指出线圈运动速度的提升和动态响应的增强,就是有力的证明。
尺寸可观
其下方的中低音单元尺寸也相当可观,为 165 毫米。DALI 的纸浆与木纤维混合振盆材料一直在不断改进,因此呈现出标志性的锈红褐色。这款 “Clarity Cone(多维通透纸音盆)” 带有五个凹痕,使其呈非对称形状,从而更能抵抗对称振盆易产生的共振。该单元背后配备了强劲的双磁体系统,DALI 称其能更好地聚焦磁场并减少损耗。此外,其电机系统还采用了公司专利的 “SMC(软磁复合材料)”,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常用铁磁材料可能对音圈运动造成的制动效应。

这组驱动单元的外观颇具视觉冲击力。不过,如果你想隐藏它们,产品附赠了布艺防尘罩。但在我看来,那样就太可惜了 —— 尽管有个小问题:与大多数竞品不同,DALI 并未采用磁性固定方式,而是用三个实体卡榫来固定防尘罩,这多少破坏了不装防尘罩时的美观。卡榫孔向来称不上好看。
经Mundorf调校
DALI RUBIKORE 2 为二分频设计,标称阻抗 4 欧姆,灵敏度为 87dB/W/m,驱动起来稍有些难度。根据 DALI 的官方数据,其频率响应为 50Hz–26kHz,分频点设定在 2.8kHz。分频器采用了蒙多福(Mundorf)的元件进行调校 —— 但并未配备落地式 RUBIKORE 6 和 RUBIKORE 8 所搭载的 SMC-KORE 分频电感。

将 DALI RUBIKORE 2 连接到 Naim Uniti Star 功放上,采用 QED XT40i 音箱线,放置在一对 Custom Design FS 104 支架上,正前方朝向(DALI 是少数不建议将产品朝向聆听位置 “内拗” 的音箱品牌之一)。它毫不拖沓地展现出了自身实力,而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条理清晰、配置精良的 “陈列台”。
兼容所有音乐类型
DALI RUBIKORE 2 不排斥任何音乐类型,即便是制作粗糙的录音,也不会被它演绎成 “烂摊子”。在测试过程中,我聆听了各种风格的音乐 —— 从阿鲁吉 阿夫塔布的《Vulture Price》(New Amsterdam 唱片)、The Smile 的《Wall of Eyes》(XL 唱片),到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组曲》(柏林广播交响乐团 / 洛林 马泽尔指挥,德意志留声机唱片),再到 The Pastels 的《Up For a Bit with the Pastels》(Glass 唱片)——RUBIKORE 2 的表现始终均衡、有序,且不带主观评判色彩。只要你喜欢的音乐,它都能欣然呈现。
无论何种情况下,其细节表现力都很出色 —— 无论细节多么转瞬即逝,或是深藏于混音之中,DALI RUBIKORE 2 总能将这些细节置于令人信服的语境中。在有合适音源的情况下,它所营造的声场层次分明,且左右延展范围明显超出音箱箱体本身的物理边界。音色力求中性,你所听到的任何温暖或清冷感,都仅来自录音本身。
控制精妙
低频冲击力的控制极为精妙 —— 某些竞品的低频无疑会更强劲、更浑厚,但在同价位产品中,没有哪款能比它更精准地掌控低频表现。低音饱满醇厚,富有变化,在发声瞬间收放利落 —— 因此,RUBIKORE 2 能以绝对的确定性和说服力展现出音乐的节奏感。其动态 momentum 十足,让录音作品得以自然流畅地呈现,毫无刻意之感。即便需要强劲低频时,DALI 也能从容输出,但这一切始终是为了服务于录音本身,而非为了制造压迫感。

频率范围的另一端(高频部分)同样表现扎实,足以平衡 RUBIKORE 2 在高频段展现出的那种鲜明透亮与锐利质感。当录音需要时,高频能呈现出真实的光泽与动感,而得益于出色的控制能力,即便你喜欢用很大的音量聆听,高频也绝不会失控。
中频方面,DALI RUBIKORE 2 的信息传递方式可以用 “丰富细腻” 来形容。它能解析出海量的细节,处理起来游刃有余,仿佛完全理解演唱者的情感动机。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歌手,通过它聆听都能感受到生动的表达与充沛的感染力。在声场表现上,它的底气十足,总能为演唱者留出一片专属的空间。不过,这种 “余地” 从未以破坏整体听感的统一性为代价 ——RUBIKORE 2 对人声的定位,绝不会显得疏离或脱节。
如朝露般顺滑
从低频到高频的过渡如朝露般顺滑 —— 分频点几乎难以察觉,RUBIKORE 2 对各个频段的表现既不过分强调,也不刻意弱化。它拥有收放自如的动态张力,能清晰拉开录音中最安静与最响亮、最激烈段落之间的差距 —— 这一点在播放伊戈尔 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时尤为实用。而或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 RUBIKORE 2 在展现对音乐各方面的掌控力时,那种轻松自然、毫不做作且直击本质的方式。

我毫不怀疑,有些听众会把这种不偏不倚、沉稳克制且不加修饰的表现,误认为是缺乏激情或感染力。还有些听众可能会直白地期待,花了这么多钱,就得有更强烈的听觉冲击。但这款 DALI RUBIKORE 2 绝非表现力平淡的产品。只不过,它不会为了博眼球而做没必要的低频渲染或刻意强调力度。它所追求的,是尽可能忠实还原音乐本身,以及尽可能充分展现驱动它的电子设备的性能。对大多数听众而言,这已然是切合实际的期望了 —— 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
技术参数
- 类型:二分频、低音反射式书架扬声器
- 单元配置:1 个 29mm 软球顶高音单元;1 个 165mm“Clarity Cone(多维通透)”木纤维纸音盆中低音单元
- 频率响应:50Hz – 26kHz
- 分频频率:2.8kHz
- 阻抗:标称 4 欧姆
- 灵敏度:87dB/W/m
- 尺寸(高 × 宽 × 深):350×195×335mm
- 重量:每只 9.5kg
- 饰面:高光白、高光黑、高光栗色、天然胡桃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