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大音量,人人有责!一定要了解的 “Loudness War音量战争”
“短期的利益之下,音乐的大音量化也许可以得到许多注意力与吸引力,但却损失了歌曲的呼吸与韵律;回归到音乐的本质之上,真的是打了胜仗吗?”
在过去的二三十年内,全世界的音乐圈默默的正在打一场不会直接浮出台面上,私底下却是暗潮汹涌的仗:Loudness War音量战争。
母带后期制作工程师(Mastering Engineer)的工作应该是要完成好声音工程里的最后一道把关工作,使声音的表现与质量更加完美,但随着媒体曝光与制作公司的坚持,为了抢夺更让人短暂注意到曲子的方式,使得工程师们被迫滥用Compression压缩器来打乱声音音量原本的动态范围,强制提高整体音量,这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问题:“在Mastering这关,音乐听起来好不好反倒变成模糊的焦点,但是要最大声才是重要的。”这个错误的观点。
| “Loudness War音量战争”到底是什么?
在开始谈论音量战争之前,我们必须先来认识与了解一下“Loudness War音量战争”到底是什么?如果使用文字的方式来解释,我觉得维基百科上对于音量战争的形容蛮好懂的。
在短时间内,响度更大的音乐让一般听众感觉声音更好听。所以商业作品希望在响度上不输于其他作品。我们来举个例子:
假设音量上限为0dB,一个段落原本的响度为:
-4dB-2dB-6dB
响度提升的第一阶段是整体提升(所有响度+2dB),既:
-2dB-0dB-4dB
由于第二个响度已经达到最大,无法再进行整体提升,所以只能将未达到最大响度的部分按比例提升(即压缩):
-1dB-0dB-2dB
可以看到,压缩以后,响度再次得到了提升。但是动态范围(最大响度与最小响度之差)变成了2dB,而原本的动态范围是4dB。
以上内容节录于"维基百科,音量竞赛"一文
一个问题来了:既然经过压缩压过头的声音不见得是好声音的状况下,为什么全世界的录音室或个人工作室却还是会投身进入Loudness War音量战争呢?文字也许较难传达意思,士昕画个简单的图来帮助说明。
假设这张白色的纸是全世界的聆听市场,而音乐本身当然就是Music。
但是这个市场上绝对不会只有你一首音乐…所以音乐的世界观应该是这样:
但是除了音乐的本质之外,如何在这么壅挤的状态之下,更容易跳脱出来,更容易被受注意呢?
因此这样就跳出来了!但是其它的唱片公司或者其它的制作公司怎么可以输呢?因此下面这情况就发生了……
因此这个现象,这场战争就这样开打了
早期Mastering母带后期制作关卡中的做法是简单的将音波震幅拉高,进而堤高整体音频,但是在Loudness War音量战争的竞争之下,越来越暴力的Compression压缩器技法用来强迫使的整个音量调整到压制了整体音频的动态音量表现,进而造成了整首曲子的完全失去动态表现与呼吸;因此透过于文字和图解的方式来叙述,我们现在已经大致可了解什么是Loudness War音量战争,而且也已经可以了解它的可怕。
| 为什么在Loudness War音量战争里,大声不一定等于好呢?
基本上Loudness War音量战争会造成三个最明显、最不好的关键点问题。
1. 过度压缩歌曲的动态音量,曲子不再拥有自然的呼吸与动态范围。
2. 每首曲子的响度较大,容易造成听觉疲劳。
3. 耳朵听力受伤。
让我们一条一条的来检查与说明为什么:
过度压缩歌曲的动态音量,曲子不再拥有自然的呼吸与动态范围
示范音乐:Dream Theater 1992年的专辑Imagine and words里的Pull me under(此为EU德国压片的CD版本。)
处理音讯:16bit/44.1kHz
Mastering的工作由美国知名的母带后期制作工程师TedJensen于Sterling Sound Studio完成。
该专辑1992年时,原版的CD直接置入Pro Tools时的音波讯号大小图:
而要是这张专辑是在2014年发行,也许置入时的音波讯号大小图会是这样:
单一看波形与只听试听的声音,也许你会认为声音变大更饱满了,中高频好像被听的更清楚了。这是因为人的耳朵容易有种因为音量而产生的错觉,即便音量只被提升了0.5dB,也会因为觉得音量较大而错觉感觉某些频率较多,进而产生了错觉认为大声的音档较为好听。
那也许有人有疑问:那有什么不好的?如果觉得太大声,只要把音量钮拉小声就好啦!
大错特错!
因为声音一旦已经经过了Compression压缩器处理过后,声音波形的本质就已经受到改变与处理,之后不管听众怎么将播放的音量大小做改变,也无法再改变声音的波形与本质。
我将原先的双声道曲子撷取成为单声道,再使用Photoshop将声音重迭盖入,再将波形调整为两者音量相同的音量,然后我们来看一看。
你可以发现,当两者的音量调整至一样的大小时再做相较的时候,原先红色的音波波形拥有较多的动态范围,而蓝色压缩的较夸张的处理方式,却被压缩切割掉了!我个人非常喜欢这段音乐里的落地鼓,非常好听,但相较之下,原先那深沉又有厚度好听的爵士鼓动态,全被压扁了……
Ted Jesen担任了Dream Theater超过20年的Mastering Engineer因此其实照理来说,同个乐团同个后期母带混音师,差异不会如此夸张;但因为为了使用同一首曲子,不同年代的母带后期制作差异,因此故意将此首曲子重新压缩了一次,用以示范两个声波重迭的差异性。
每首曲子的响度较大,容易造成听觉疲劳
流行歌也是、电影配乐也是、古典音乐也是、本来应该要拥有截然不同的动态表现。
举例来说,通常古典音乐的录音需要尽量保留住原先乐器演奏的音色与动态,因此整体的动态范围差异会非常大。(点我收看FF Studio所撰写的:古典乐录音跟其它种类的录音有什么不一样。)
再举个例来说,就像是爵士乐的爵士鼓演奏很多桥段都会使用鼓刷来进行演奏,而此类型的节奏方式并不像流行音乐的敲击力道如此之大。
再举个例来说,Hard Rock,这种乐团的音乐曲风通常都会让爵士鼓乐器的小鼓拥有非常清脆又有Punch的力道。
但是要是今天,每一种音乐属性都变的越来越像,这些原本属于各种不一样音乐曲风所拥有的不一样动态范围表现,却一致性的变的一律都非常大声,这样听没有多久,先不管音乐的好听与否,耳朵就非常容易产生听觉疲劳的现象了。
耳朵听力受伤
就像Balanced Audio Lab平衡音讯实验室的主旨所打的”声音的延伸是音乐,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声音。”
不管是音乐、说话、广播、电视……等,当我们人的耳朵习惯与维持生活在一个持续高音压的生活环境里,逐渐的会与小音量、小声音讯号疏远;这道理就像是长期居住在施工地点旁的居民,听力会日渐衰弱的意思是相同的。
而在Loudness War音量战争的浅移默化之下,我最讨厌的一件事就是:不管是电视广告、Youtube广告、电台广告……等声音的任何表现都会被受影响!在听音乐或看电视时,我们总是固定着一个旋钮不做任何的音量改变,但在突然进Youtube前的广告或某则电视广告却出现了吓死人的音量,光是这点就会让人吓到心脏飞出来……
这点真的是会突然让身心吓一跳,长时间累积下来真得对听觉系统而言不是一件好现象……
| 设置与制定标准,很困难,但是却是第一步、幸好是第一步、至少是第一步
在英国,早已有广播联盟设置了关于音量控管的标准。在最初的时候,他们控管音量不能超过PPM 6(Peak Programme Meter)(=+8dBu)只是这个有一个麻烦的地方,因为Peak loudness和可以被感知的响度音量是不一样的东西;即便量表是显示在PPM 6 ,但是透过于Compression压缩舍弃掉动态的方式,你还是可以得到一个“感觉比较大的音量。”
然后在2010年8月的时候,EBU(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欧洲广播联盟)宣布了LoudnessRecommendation EBU R128的标准。这个设立的标准,准确的帮助了广播系统的声音工程可以更加精准的去诠释与规范。PPM和R128不一样的地方就是R128不是像PPM一样的最大值的Meter,而是指平均音量的Meter;而使用于监看这个标准的单位称之为LUFS(在美国称之为LKFS,是一样的东西)。
在欧盟有规定于广播系统当中一切的标准不能超过-23 LUFS ± 0.5 LU(对于现场节目有正负0.5 LU值的宽容值)举例来说,这代表的意思就是指在一个节目当中整首曲子的动态范围,平均值必须在-23 LUFS以内。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现象,因为这代表着一个曲目可以拥有非常多的动态值,而且整体过度压缩的状况与习惯就会因为这样进而去做改变。
结语:如何结束Loudness War音量战争?
设置的音量标准是抑止Loudness War音量战争的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但这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因为在现今数字化世界全球的录音室或个人工作室林立的状况下,你要如何一次统管全球诸如此类的唱片公司、配乐制作、音效设计或声音等制作出版的声音控管标准状况?必须老实说,Loudness War音量战争绝对不会因为一两个平台或是一两个国家制定了标准就结束,这还是一场必须打非常久远的仗。
最重要是,让音乐从业者和消费者理解与接受”动态控制”才是整首歌最该被注重到的细节与呼吸。
标注:原文为国外作者Orin Zebest's所著,由台湾作者游士昕TedYu作繁体字编译,由“影音新生活”Alex作简体字图文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