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音乐,是有组织的音响,这话精确至极,简练而自守,无懈可击……
音乐,是有组织的音响,这话精确至极,简练而自守,无懈可击。然而没有任何一位把音乐当作心灵的歌声的爱好者情愿接受这个朴直得近乎于数学公式的定义。音乐是一切艺术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领域,那里充满了无法言传的诗意,使人沉浸在漫无边际的渴望之中,没有人乐于对自己驰骋感情的世界加以逻辑性的规定,他们拒绝在任何艺术领域施以限制性的文字描述,周严的语言表述无视人们对美的漫无形迹的追求,他们更愿意接受另外的表达方式:
人类灵魂的完美表现
精神世界的神秘语言
以万物为主题的旋律
天使的歌唱
……
然而问题并没有解决,当你走进音乐世界,迎面而来的是一大批庞大高深的专业术语,足以把人搞得兴趣索然,避之唯恐不及。而像《b小调奏鸣曲》、《C大调交响曲》、《降E大调钢琴协奏曲》这些曲目,看上去也真的与a2+b2=c2、(a+b)2=a2+2ab+b2、E=mc2这些数学公式一样冷冰冰地,毫无诗意。
但精粹的数学公式背后却埋藏着引人入胜的细节,数学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定理的产生,无不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而引人入胜之处还不在于先哲们毫无世俗功利的献身精神,真正照亮人的内心世界的,是通往真理的途中爆发出的智慧的火花,其中充满灵巧和机智。方法的机巧和智慧的迂回甚至含有思想的幽默,使纯粹逻辑化的推理过程不仅不枯燥乏味,反而妙趣横生,它折射出人类智慧之光,“它赋予人类的发现以生命,它令思维活跃,精神升华,它烛照我们的内心,消除了我们与生俱有的蒙昧与无知。”(希腊·普罗克洛斯)从希波克拉底、欧几里德到欧拉、康托,把人类思维带上真理之路的数学王国从来不缺乏美与活力。
再回到音乐上来。西方世界过去五百年间的音乐文化洪流里产生的作品浩如烟海,历经岁月的磨洗,大部分都已被销蚀掉,那些留存至今,还在给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带来感动和快乐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经典”。经典音乐与我们之间毕竟隔着一条时间的长河,虽然仍可以激动人心,但仅仅听凭耳朵的感受却并不完全可靠,尽管一部分音乐带给人的感受可以是千差万别的。但艺术欣赏终究存在着最基本的审美判断原则,除音律本身外,对作品的产生背景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否则,把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听成葬礼进行曲的大有人在,一首欢快单纯的《拉德斯基进行曲》背后,竟会是一场对罪恶战争的赞美,也许是许多人始料不及的。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传统经验,运用在今天,运用在对异域文化的了解上仍不失为良方。西方音乐是在西方文化土壤上孕育而成,经典作品的背后,是思想、科学、信仰、风俗、文化、经济、技术等因素构成的背景,作曲家本人的人生经历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名曲后面往往隐藏着令人一咏三叹的感人故事,了解这些背景,对我们理解音乐所传达的捉摸不定的情感内容是大有裨益的,一些大得吓人的经典名作与我们之间的距离会骤然缩短。
艺术创作,无论诗、戏剧、小说、雕塑、绘画还是音乐,都是异常艰苦的劳动,艺术家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遭受的磨难有时是我们今天无法想像的。比才的《卡门》是西方歌剧在今天全球范围内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一部,谁能料到它的作者当年会因演出的失败而郁闷成疾,在三十多岁夭亡;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而今是公认的小提琴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殊不知当初柴科夫斯基为这部作品招致的恶评几个月里寡言少语,终生不再碰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魔鬼”帕格尼尼,竟会因他那神佑天助般的技巧被诬为“鬼魂附体”遭到迫害,死无葬身之地;另一些似乎终身与成功和快乐为伴的作曲家如莫扎特、维瓦尔第,他们经历的艺术折磨仅仅从音乐里是很难窥其端倪的,而伟大的巴赫终身没有享受到成功的赞誉。在这些背景里,人们获得的就是音乐之外的东西了,它对我们的人生有益。
近些年是我国音乐普及最快的时期,外国音乐家的访华演出、CD唱片的流行、国内音乐团体的重整旗鼓,使爱乐者群体大大扩张,有关音乐、音乐家传记的书刊也大量增加,细察之,这些书籍无不立论精辟、析理入微,然坐而论道者居多,直接联系作品者较少。小提琴一代宗师卡尔·弗莱什在他的《回忆录》里说“任何音乐的解读的基础必须是对文本的正确阅读”,他提醒我们,音乐鉴赏不能离开作品本身。而时下的音乐赏析一类书籍,兴趣大多在探讨形式方面的问题,对曲式结构、和声、复调、对位等等细致的分析,专业化的论述非一般音乐爱好者所能接受。另一类与音乐有关的读物,内容以文学性写作为主,笔记体的随感性文字主要满足的是写作上的冲动,他们的音乐经验主要来自于眼睛而不是耳朵,这些文章对人生感悟颇有启发,但对音乐审美趣味的导向却时有偏颇,不足为训。
这里选出的一百多部(首)作品分属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后浪漫主义时期,笔者绝不是想通过作品勾勒西方音乐发展史轮廓,那在一本小书里是办不到的,只是在谈具体音乐作品时,不能不谈到时代文化背景和风格的源流,以便读者找出一个纵向的和横向的坐标,知道乐曲和作曲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所处时代的地位,从而把握它的艺术价值。
-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 科莱利:《圣诞协奏曲》
- 门德尔松:《仲夏夜之梦》
- 吕利:《醉心于贵族的小市民》
- 格林卡:《我记得那美妙的瞬间》
- 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 梅耶贝尔:歌剧《恶魔罗勃》
- 拉威尔:《波列罗》
- 德彪西:前奏曲《牧神的午后》
- 帕莱斯特里那:复调艺术
-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 柴科夫斯基:f小调《第四交响曲》
- 李斯特:《彼特拉克的第104首十四行诗》
-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
- 勃拉姆斯:c小调《第一交响曲》
- 瓦格纳:《齐格弗里德牧歌》
- 格里格:抒情小品
- 布鲁克纳:c小调《第八交响曲》
- 韦柏:歌剧《自由射手》
- 柴科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 韦柏:《邀舞》
- 拉赫玛尼诺夫: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 圣桑:《动物狂欢节》
- 圣桑:《引子与回旋随想曲》
- 萨拉萨蒂:《流浪者之歌》
- 乔治·艾涅斯库:《罗马尼亚第一狂想曲》
- 维奥蒂:《第二十二小提琴协奏曲》
- 维瓦尔弟:《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门德尔松:《无词歌》
-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
- 瓦格纳:歌剧《漂泊的荷兰人》序曲
- 理查德·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拉赫玛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 维尼亚夫斯基:《莫斯科的回忆》
- 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
- 拉罗:《西班牙交响乐》
- 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未完成)
- 罗西尼: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
- 塔尔蒂尼:c小调奏鸣曲《魔鬼的颤音》
- 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
- 莫扎特:第十一钢琴奏鸣曲(土耳其进行曲)
- 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
- 贝多芬:《献给爱丽丝》
- 斯美塔那:《沃尔塔瓦》
- 老约翰·施特劳斯:《拉德斯基进行曲》
- 贝多芬:A大调《克勒采奏鸣曲》
- 贝多芬:d小调《第九交响曲》(合唱)
- 亨德尔:水乐组曲
- 穆索尔斯基:《跳蚤之歌》
- 舒伯特:《小夜曲》
- 莫扎特:《安魂曲》
- 贝多芬: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
-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 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
-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 舒曼:钢琴套曲《狂欢节》
- 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世界》
- 柴科夫斯基: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 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
- 柏辽兹:《哈罗尔德在意大利》
- 莫扎特:《降E大调交响协奏曲》
- 海顿: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
- 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 巴赫:《马太受难曲》
- 贝多芬:《升c小调奏鸣曲》(月光)
- 马勒:《大地之歌》
- 斯特拉文斯基:《春之祭》
-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 胡梅尔:《E大调小号协奏曲》
- 柴科夫斯基: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
- 肖邦:《降A大调波罗涅兹》
- 比才:歌剧《卡门》
- 莫扎特:第一奏鸣曲、第一交响曲
- 海顿:第一百交响曲(军队)
- 门德尔松:管弦乐序曲《芬格尔岩洞》
- 柴科夫斯基:关于一个可爱地方的美好回忆(旋律)
- 海顿: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
- 舒伯特:《圣母颂》
- 比才:《阿莱城姑娘》组曲
- 柴科夫斯基:《天鹅湖》
- 柴科夫斯基:交响幻想曲《里米尼的弗兰西斯卡》
- 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
- 格林卡:管弦乐幻想曲《卡玛林斯卡亚》
- 鲁日·德·利勒:《马赛曲》
- 柏辽兹:C大调《幻想交响曲》
-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
- 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 帕格尼尼: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 维瓦尔第:小提琴协奏曲套曲《四季》
- 帕格尼尼:随想曲第十三号《魔鬼的笑声》
- 马斯涅:《沉思》
- 福莱:《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组曲
- 德彪西:管弦乐夜曲三首
- 沃尔夫:艺术歌曲
- 拉索:《回声》
-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
- 巴达尔切弗斯卡:《少女的祈祷》
- 圣桑:《天鹅》
-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
- 舒伯特:《A大调钢琴五重奏》(鳟鱼)
- 肖邦:降A大调叙事曲
-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
- 门德尔松:A大调第四交响曲(意大利)
- 保罗·杜卡:管弦乐谐谑曲《魔法师的徒弟》
- 舒伯特:C大调第九交响曲(伟大)
- 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
- 巴托克:《乐队协奏曲》
- 舒伯特:《魔王》
- 莫扎特:《C大调长笛竖琴协奏曲》
- 柴科夫斯基:《1812庄严序曲》
-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 亨德尔:清唱剧《弥赛亚》
- 斯美塔那:e小调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
- 勃拉姆斯:《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
- 贝多芬:最后的四重奏
- 巴赫:《音乐的奉献》
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和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聪明的读者读过之后,口头会自然带出诸如素歌、卡农、人工泛音、超吹、走句、对位这些可爱的名词,下回再遇到谈起莫扎特、贝多芬就能口若悬河、飞沙走石的音乐侃家,就能从容应对,维持住面子了。
文/沈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