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式的优雅加以春风扑面般的欢乐” 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在丰富的西洋乐器家族里,最有代表性的乐器当属小提琴。小提琴表现力最丰富,也最细腻,适于表达多种复杂的感情。它是独奏乐器,也是四重奏和室内乐多种形式的构成者,又是大型管弦乐里的主要发言者。自17世纪小提琴艺术渐趋成熟以后,小提琴音乐的曲目可谓汗牛充栋,所有的作曲家几乎不可能不与小提琴打交道。但是,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最华丽、最复杂,必须经过严格甚至艰深的专业化训练,才能解决技术困难。音乐史上的大作曲家们大多不过粗通小提琴演奏技术而已。尤其到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兴起之后,小提琴技术更加复杂,作曲家们写的小提琴音乐一般都由演奏家表演,自己是担当不来的。许多小提琴经典曲目在创作之初就是专为某位演奏家写的。所谓小提琴“四大协奏曲”更无一例外。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则不然,他的几部协奏曲都是为自己演奏写的。
莫扎特共留有五首小提琴协奏曲,都是1775年在萨尔茨堡家里写的。这五首协奏曲明确无误出自莫扎特之手,没有篡改增删的痕迹,后人称之为“萨尔茨堡协奏曲”。另外有两首小提琴协奏曲也列在莫扎特名下,专家们对其真伪存在很大争论,最后的综合性意见是,即使这两部协奏曲果真是莫扎特写的,也是经过后人大量“修正”的,因为那里有太多浪漫主义技法,在莫扎特的时代不该出现。篡改者的本意大约出自他们想把莫扎特拉入浪漫主义阵营的善良愿望。但小提琴演奏家们似乎只认可五首“萨尔茨堡协奏曲”是莫扎特的原作,所以一般出版的CD唱片《莫扎特协奏曲全集》也只有这五首。
莫扎特的音乐天才是在一个音乐家庭里造化出来的。他的父亲利奥波德·莫扎特是萨尔茨堡亲王兼大主教府上乐队的提琴手,又是作曲家、音乐教师。他在莫扎特出生那年出版了《小提琴演奏法》。这是当时最详尽最系统的小提琴教科书,非常实用,流传甚广,还翻译成法文和荷兰文,在半个多世纪里被广泛采用。小莫扎特有这样的背景,应该从小开始学小提琴,可是那些脍炙人口的关于莫扎特作为音乐神童的传奇经历,似乎并不涉及小提琴。他三岁学钢琴,五岁在谱纸上涂鸦“作曲”,六岁巡游演出,展示蒙目弹琴的绝技,八岁能在键盘即兴作赋格,这些都与小提琴无关。老莫扎特似乎并没有开发过儿子在小提琴方面的天分,然而小莫扎特却无师自通了。
萨尔茨堡莫扎特纪念馆
还是父亲带他旅行做神童表演的时候,在维也纳有人送给小莫扎特一把二分之一尺寸的小提琴,只当是个玩具。莫扎特一有空就把小提琴拿出来摆弄,父亲也只当他是装模作样,没有理会。回到萨尔茨堡后,有一天家里的一位朋友拿了新写的弦乐三重奏来试奏,小莫扎特竟拿着他的小提琴要参加进来,父亲没有同意,他知道小家伙从来没正式学过小提琴。莫扎特苦苦哀求,还说拉一拉小提琴用不着上什么课。父亲生气了,叫他走开,不要给大人添麻烦,小莫扎特委屈得哭了起来。这时参加演奏的人出面说情,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拉第二声部。父亲勉强同意了,但是警告儿子要轻点儿拉,否则就把他轰出去。于是小莫扎特真的参加进来,从头到尾拉了六首三重奏,而且没出什么大错。老莫扎特看在眼里,脸上挂着赞赏和幸福的泪水。这一年莫扎特七岁,这件事是三重奏的作者多年以后回忆的。
以后再出去旅行演出,莫扎特又增加了一个小提琴表演项目。一家人的足迹遍及欧洲的文化城市,在各地莫扎特也不断开阔眼界,丰富他的小提琴技艺。科莱利、维瓦尔第、洛卡台里、维拉契尼等几代前辈大师创建的意大利小提琴学派使他学到大量技巧,他去意大利时,塔尔蒂尼仍然在世。他的小提琴奏鸣曲《魔鬼的颤音》很受老莫扎特重视,他把此曲编入自己的《小提琴演奏法》。在法国,莫扎特可以学习到以加维涅为代表的法国风格,他的庄重崇高中隐含忧郁,小提琴奏鸣曲写得优美典雅,协奏曲则热烈辉煌,这些风格都明确无误地融入到了莫扎特的音乐里。后来的音乐学家说,那时在法兰西活跃的一批演奏家和作曲家是“莫扎特之前的莫扎特”。总之,莫扎特学的东西越来越多,对小提琴的兴趣也更浓厚。他在童年时期就开始写的小提琴、钢琴奏鸣曲不过是带有小提琴衬奏的钢琴曲。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对小提琴的认识的加深,在这类乐曲里小提琴部分渐趋成熟、完整,变成与钢琴同等重要了。终于,在一次音乐之旅归来后,莫扎特决定要为小提琴写协奏曲了。在1775年的八个月时间里,他陆续写了五部小提琴协奏曲,那一年他19岁。
莫扎特在此之前没写过小提琴协奏曲,这次一上手便连着写了五部,而此后又不再碰这个体裁。从这五首协奏曲越写越纯熟来看,很可能莫扎特在旅行演出中对小提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连着写了五首。这里可能既有实验性目的,又有实用性目的,他得不断地写出新东西来演给他的雇主萨尔茨堡大主教。从这些协奏曲中可以看出莫扎特的演奏技巧在不断提高,他每写一首都有新的要求。他无师自通的演奏水平究竟达到什么程度今天已无从查考,从他在乐章里留出华彩乐段的空白看,他的技术已完全达到了即兴炫耀技巧以展示小提琴辉煌华丽的表现力的程度。他即兴发挥的华彩乐段是什么样子,当然无从知道了,这些为华彩留下的空白被后来的小提琴大师们填补上了,这些由演奏家填写的华彩乐段成了今天的演奏者们遵循的定稿。为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写华彩的演奏家有德国的费迪南·戴维,他是门德尔松的密友,《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为他所写;匈牙利的约阿纪姆,他是李斯特和勃拉姆斯的朋友,小提琴德国学派的领袖人物;小提琴比利时学派的创始人伊萨伊;20世纪最负盛名的小提琴大师克莱斯勒。从这些大师的名字也可以知道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在小提琴经典曲目中的重要地位。
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萨尔茨堡协奏曲”中的第五首,在这几部协奏曲里感情最为深挚,艺术最为成熟,音乐结构也很风趣。协奏曲作为一种大型器乐演奏形式,虽然在巴罗克时期已大量使用,但结构丰满、严整的古典协奏曲是在莫扎特手里定型的。他把协奏曲的快、慢、快三个乐章定型为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柔板,第三乐章回旋曲。在第一个乐章采用双呈示部,先由乐队把乐章里的主要音乐素材宣示一遍,这是第一呈示部,再由独奏乐器把前面的内容再叙述一遍,这是第二呈示部。在A大调第五协奏曲里,乐队在第一呈示部里没有宣布协奏曲的正主题,它在一本正经地叙述一遍之后,独奏小提琴拉出主部主题。这时人们才听出,第一呈示部原来是小提琴独奏正主题的伴奏,却也自成格局,两个部分分割又贴合,自然而巧妙,看得出来莫扎特在搞音乐玩笑,却毫无虚伪庸俗感。第二乐章柔板,仍采用奏鸣曲式。这是一个深刻表达个性化的内心世界的慢乐章,用复调手法层层展开的抒情性主题悠长隽永,展示丰富的内心体验,已显露出浪漫主义运动向音乐渗透的迹象。第三乐章是回旋曲,乐章中间插入了一段异国情调的音乐,被认为是土耳其曲调。这个乐章轻盈快乐,宫廷式的优雅加以春风扑面般的欢乐,是莫扎特独有的青春韵律。
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不如19世纪浪漫时期协奏曲那么华丽奔放、光彩照人,他的协奏曲是古典协奏曲的典型范例,典雅风趣,美妙动人。有人认为莫扎特的协奏曲没有艰深复杂的技巧,“程度浅”,容易表现,这就大错特错了。莫扎特的音乐看似简单平易,没有艰深复杂的技巧。但是,那看似简朴的音符后面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内容是对演奏者无情的考验。越是简单的地方越可以看出演奏者的艺术功力,没有表面复杂技术的遮盖,它使平庸者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