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最喜爱的正是我以最大的痛苦写成的音乐” 舒伯特: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由20首抒情歌曲组成,供男声演唱,写于1823年。舒伯特这时26岁,5年以后,他就去世了。26岁的年龄对于一般的人生尚属朝阳期,成熟的事业尚未展开,但对于舒伯特的生命则已开始踏上归途。他的一生仿佛是“压缩”了的生命,短暂却完整,不像是半途的夭折。他留下9部交响曲、30多部室内乐、22首钢琴奏鸣曲、6部弥撒、17部歌剧、大量钢琴独奏或联弹小品,另外,还有600余首歌曲。他似乎已经把要留给这个世界的话全部表达完了,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生前没有任何音乐团体演奏过他的任何一部交响曲。
舒伯特被尊为“歌曲之王”虽说是不恰当的,但是,他的歌曲创作对于他本人的艺术个性和欧洲音乐史都是重要的。他一生都在写歌曲,这些篇幅短小、结构紧密、情感内涵丰富的抒情歌曲形成了浪漫主义音乐的一方面特征。在这些歌曲里,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和《冬之旅》代表了舒伯特歌曲的最高成就。
《美丽的磨坊姑娘》的20首歌曲内容上相互关联,有完整的情节、人物,在叙事中抒情,在抒情中叙事。它讲述了一位青年磨坊工人在外出谋生的途中恋爱、失恋并伤心地死去的故事。在欧洲,蒸汽动力出现以前,粮食加工磨坊的动力主要来自风力和水力,在有河流小溪的地方,沿途会有一些水力磨坊。磨坊需要雇佣帮工,掌握磨坊技术的工人通常会沿着河水流经的地方找工作,一处干完了再换一处,所以,这是个流浪者行业。《美丽的磨坊姑娘》的第一首《流浪》,由一位心情愉快的青年磨工唱出了外出行路的快乐。外面的世界很宽广,守在家里的人享受不到大自然的美好,只有流浪的人才能体验到其中的快乐。第二首《何处去?》,青年向小河发问:“究竟将走向何方?”小河把青年带向陌生的地方,穿过山谷和树林;青年把生活中的希望寄托在潺潺的河水里,随它走向远方。青年继续旅行,小河把他领到一处磨坊,这里有绿树环绕,青草铺满岸边,小河在门前静静地流过。这是一处可爱的地方,磨坊主的女儿漂亮又可爱,青年留了下来,他感谢溪水把他引到这里。磨工在这里起劲地工作,他幻想自己有千万只手臂,推动无数磨轮转动,好让美丽的磨坊姑娘把自己记在心上。每天的工作很愉快,大家彼此相处也很好,磨工暗暗地爱上了磨坊姑娘。青年沉浸在愉快和幸福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向周围的一切倾诉自己的幸福感。河岸边蓝色的小花被他看作是爱人蓝色的眼睛,每天早晨他都要给四周的花草树木和小溪带来亲切的问候。然而,好景不长,树林里来了一位神气的猎人,骑着骏马带着枪,雄赳赳英姿勃发,他很快就夺走了姑娘的心。青年磨工短暂的幸福转瞬消失,他陷入孤独和痛苦之中,无处诉说,只有向自己的忠实伴侣小河倾诉内心的悲伤。他想到了死亡和坟墓,他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绿色的草地上,因为磨坊姑娘喜欢绿色。青年最终不能抑制痛苦和悲伤,投入小河的怀抱,孤独地死去。河水温柔地拥抱着他,把他送回家乡,小河的水声是青年最后的挽歌。
无尽的旋律,舒伯特是一个由音符构成的人。
《美丽的磨坊姑娘》全曲的基调是感伤的,套曲的前半部分虽然也有一些欢愉的情绪,但这欢愉也是笼罩在淡淡的忧伤中的,这样的情感特质是由歌词的原诗风格确定的。原诗的作者维勒姆·米勒是一位与舒伯特同时代的德国诗人,诗风感伤而浪漫,舒伯特的另一部声乐套曲《冬之旅》原诗也出自米勒之手。米勒与舒伯特命运相同。他生于1794年,比舒伯特早三年;死于1827年,早舒伯特一年。一共只活了33岁,和舒伯特一样不能尽享天年。米勒是古典文学教师,曾在柏林大学研究语言学与历史,他的代表作是两卷本的诗集《一个林中漫游号手的遗诗》,以极其淳朴的诗句表现情感,时常弥漫着哀伤情绪。舒伯特采用米勒的诗写的歌曲多达数十首,两个人缘分不浅。米勒在世时,他的诗有些影响,但还不具备很高地位,只能算是个二流诗人,现在如果不是经常演唱舒伯特的歌曲的话,几乎不会再提起他的名字了。
舒伯特写《美丽的磨坊姑娘》时,正住在医院里,这时他已26岁,还没有谋到一个正式稳定的职业。他多年来并不认真想有一个固定职位,他喜欢做一个自由音乐家。但是,岁月消逝,人事更迭,围绕在他身边的小团体成员因为各自的生活而各奔东西。随着年龄增长,早年的欢乐都已消失殆尽,潦倒的局面越来越清晰。贫困的境遇加上身体病弱,使他心境消沉,很容易沉浸在米勒诗的悲哀情绪中,把米勒诗的悲伤情绪转化成音乐,就写成了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所以,舒伯特说:“我的音乐是我的才能和悲惨境地的产物。世人最喜爱的正是我以最大的痛苦写成的音乐。”
对于舒伯特的一生有许多解读上的误会,其中最普遍的是给他加上“歌曲之王”的冠冕。如果仅从600余首歌曲这个数量和给歌曲加入了浪漫主义因素甚至是感伤情调这个角度来解释,“歌曲之王”的称号还勉强可以成立,虽然这已经忽略了他的器乐成就。然而更糟糕的是,他还被很肤浅地描绘成一位创制旋律的高手,这就更容易对舒伯特的创造性劳动认识不足,同时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内涵不易探查。诚然,“旋律大师”这样的桂冠对于作曲家来说是很高的褒奖,音乐史上没有几个人能获此殊荣:拉索、莫扎特是公认的旋律大师,曾有人很惋惜地责备莫扎特过于奢侈地使用旋律而浪费了资源;罗西尼自诩能流水般地淌出旋律,他在一年内写过五部规模严整的歌剧,自夸“给我一张洗衣单,我也能给它配上音乐”,不幸的是有人便据此断定他只是个三流的匠人。舒伯特固然乐思如泉涌般地写过大量旋律,但只看到他歌曲的数量无助于对舒伯特的了解。把舒伯特的歌曲放在19世纪初期的浪漫派音乐里去观察,再把整个浪漫派音乐放到欧洲浪漫主义运动里去看,就会发现舒伯特最先意识到了文学给音乐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并率先取得了开拓性成功。
人们常说“文学是一切艺术的母体”,用这句话来考察浪漫主义运动是最能清楚地验证的。浪漫主义最先发生在文学界,由诗继而是戏剧、小说,逐渐波及到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芭蕾。在与音乐的关系上,文学不仅带来浪漫主义艺术原则的影响,其本身就在向音乐内部渗透。文学题材的选择不仅改变着音乐的风格,甚至引起音乐形式的变革,标题音乐就是文学性内容浸润的产物,艺术歌曲就更是文学与音乐的融和。在古典主义时期,歌曲虽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与歌剧、清唱剧、康塔塔以及其他宗教音乐相比,歌曲只是所有声乐形式中最不重要的一种。而且那时的作曲家认为诗性原则决定了诗与音乐是不相容的,纯音乐的处理会破坏掉新的艺术法则,所以,那时的艺术歌曲里,音乐往往不是第一重要的,至少诗与音乐之间存在着某种障碍。
是舒伯特最先消除了诗与音乐之间的隔阂,他从诗里体味出微妙的情绪化的东西,并能调动出这种情绪,使它向旋律转化,就成了艺术歌曲。因此,他的歌曲是诗自身的歌唱,是音乐的诗,是贝多芬说的“以音吟诗”。所以,如果把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伴奏部分抽去,歌曲本身仍然动听而富于诗意。舒伯特搭建起了诗通向音乐的桥梁,他也确信自己进入了一个新领域。他曾给大诗人歌德去过无数封信,想和诗人交流一下诗与音乐的看法,却泥牛入海、杳无音信,这使舒伯特很是伤心。但是,他没有放弃努力,他成功地运用音乐对诗的解读,创作出大批感人的歌曲,也使音乐取得了与诗之间的均衡关系,这称得上是对19世纪音乐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