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 | X系列、Pro系列新机登场:iFi Audio新品发表会
去年iFi正式宣布进军台湾,当时原厂人员亲自来台举办了盛大的产品发表会,向大家介绍旗下各类型产品。然而今年的产品发表会依旧是由iFi大中华区总监温上凯(Pat)亲自主持,地点选在位于台北市重庆南路上的音悦音响。本次发表重点有两款随身机种:xDSD、xCAN,以及一款桌面型Pro iDSD。
活动一开始,Pat先简略介绍iFi是由英国AMR于2012年成立的子品牌,专门研发符合年轻玩家需求的音响/耳机相关器材,目前iFi已经推行到全球35个国家,累积超过15万用户。Pat表示,iFi在2014年首度获得欧洲影音协会EISA大奖的肯定,依据经验,EISA得主向来都以消费电子大厂为主,然而今年又再度获奖,对于iFi来说,就好像得到了音响界的奥斯卡奖一样!得奖的产品就是本次活动发表的其中一款产品xDSD。
Pat进一步介绍iFi的研发团队,包含来自德国的Thorsten Lorsech、英国Mike Butler这两位专门负责电子相关设计,来自英国的Owen Delehedy负责机械结构,还有法国设计师Julian Haziza负责产品外观设计,一改过往比较保守的产品设计风格,整个研发团队约10~20人左右,每年平均推出约10款新产品。
话题回到新产品,本次发表会主要介绍2款X系列新品:xDSD、xCAN,以及Pro系列中的Pro iDSD。
xDSD、xCAN
在外观设计上,原厂特别将这两款新品设计得像小酒壶一样,只有口袋大小方便携带,机壳采用铝镁合金制成,表面使用离子蒸镀技术处理,制作出带有独特光泽的表面。不过iFi设计师Julian对于表面处理的相当要求,当时第一批制作时的不良率高达50%,但他对于自己的设计理念依然坚持不让步。另外也提到,新的X系列和过去的机种相比较,除了外观差异之外,控制接口也更加简约、人性化,譬如micro iDSD有8个控制,而xDSD只有2个控制,使用起来简单很多。
面积比Samsung Note9小很多,厚度约2倍多。
Pat特别提到xDSD/xCAN的蓝牙功能和市面上的产品不同,一般来说,只要听到产品使用蓝牙传输就会觉得声音不会好到哪里去,但事实上蓝牙并非做不出好声音,他举例,普通的蓝牙产品只用一颗IC去处理讯号接收、译码、耳扩所有工作,动态范围通常小于96dB,甚至只有80多dB的水平。
相较之下,iFi设计的蓝牙传输一开始接收AAC/aptX编码,然后内建的CSR蓝牙芯片只当做一个「接口」,所有接收到的音乐讯号都会重新处理,譬如使用由母品牌AMR中DP-777 DAC中所搭载的「Global Mastering Timing Clock」改良而来的时基电路,以大幅降低时基误差(jitter),接着使用Burr Brown 1793 DAC芯片做数字/模拟转换(动态范围大于112dB),最后再进入独立的耳扩放大线路。Pat自豪地说,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对xDSD/xCAN蓝牙传输音质给予高度肯定的原因。另外,Pat特别强调,这两款随身产品的音量控制是采用模拟电路的设计,事实上,iFi旗下所有产品都坚持采用模拟音量控制而非数字音控。简单来说,数字音控是依靠减少数字音频位深度(bit)的方式来达到音量衰减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方法,会损害数字音频的完整性,也就是降低了解析力。另一方面,数字音控虽然可以调降音量,但是机器本身的底噪音量不会跟着降低,这样子更不利于听感。
相对之下,如果改用模拟音控,在降低音量的同时也会把整个系统的底噪也降下来,但却不会减损原有的bit,也就是能够保持原本的解析力。简单的说,即便在小音量下聆听,依然能够听到满满的音乐细节。
以功能定位来说,xDSD是一台发烧等级的DAC,具备有线传输(USB、SPDIF)与无线传输(蓝牙)能力,可以支持DSD512、MQA高解析音乐播放,耳扩输出功率最高可达500mW,比一般手机高10倍左右。同样内建iFi自家开发的3D+ Matrix音场调整、XBass+低频量感增强,强调非使用DSP数字处理,不影响原本的音质。xCAN是一款具备蓝牙功能的随身耳扩,支持AAC/aptX,内部电路采用全平衡设计,输出功率高达1000mW,强调市面上90%以上的耳机都能够轻松驱动,同样内建XBass+低频量感增强,另外还多了Presence选项,调整现场感与凝聚力。发表会的另一大重点是旗舰Pro系列,本系列早先已经推出了iCAN全平衡耳扩、iESL静电耳扩,现在又推出号称业界首款能够支持DSD1024的DAC耳扩-Pro iDSD。内建4核Burr Brown 1793 DAC芯片以及Crysopeia FPGA数字引擎,可支持PCM 768kHz与DSD1024硬件译码。还用上了AMR DP-777 DAC中所搭载的「Global Mastering Timing Clock」飞秒级主时钟校正系统。不过Pat表示,用家一定会质疑,我手上又没有DSD2014的数字音乐档案,这样的规格有用吗?他解释,原厂使用的Crysopeia FPGA数字引擎是将录音室使用的转文件升频程序应用在Pro iDSD身上,譬如可以将PCM转换至最高DSD1024的规格,这是iFi与日本录音工程师共同开发的成果,只要按一个键就完成了,操作非常简便。另外Pro iDSD还内建5种数字滤波:原生、原生+、GTO、变迹、瞬态对齐,首次尝试的用家,可以先调整到「GTO」。
而内部使用的4颗BB1793 DAC芯片,如果按照芯片厂商的规格书,只能支持到DSD64,但网络上有些DIY玩家可以用同一颗DAC做到DSD256,而iFi则是将4颗DAC都跑到DSD1024(并非DSD256 x4)。怎么做到的?原厂说这是商业机密,不方便回答了!
放大线路有三种工作模式,第一是采用J-FET晶体纯A类放大;第二是采用2支NOS GE5670真空管纯A类推挽放大;第三是管味最浓的单端真空管工作。目的是要让用家匹配不同耳机,或是享受不一样的声音特色。
输入/输出设计上,Pro iDSD内建USB、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可支持DLNA、Airplay,用家也可以插随身碟、microSD或是利用同轴/XLR/BNC端子输入数字讯号。耳机输出有2.5mm平衡端子,至于非平衡端子有3.5mm和6.3mm两种选择,在机身背板有XLR、RCA输出,方便用家连接家用音响系统。
主力产品介绍完了,Pat提到iFi近期也推出了一些「小东西」,第一个为全新的iPurifier 3 USB优化器,第二个为升级版的DC iPurifier 2 外接式交换式电源优化器。iPurifier 3共有USB Type A端子与Type B端子两种款式,搭载iFi的第二代主动式抗噪技术,内部采用Panasonic OS-CON固态电容、钽质电容、MELF电阻以及铜屏蔽,而DC iPurifier 2内部所使用的零件较前代大幅改进,包括采用Panasonic SP-Cap固态电容、MELF电阻、特制OP-Amp以及铜屏蔽。
最后,Pat向大家预告,iFi将推出一款真正Hi End等级的蓝牙音箱,外观造型是法国设计师Julien汲取日本表参道上的安藤忠雄的建筑灵感。放大线路采用前管后晶设计,也就是前级使用真空管,后级使用D类(1.5MHz)每声道100瓦输出。具备Wi-Fi、蓝牙无线传输,还能够自动检测空间尺寸以及自动房间校正系统,自动调校音箱声音,不过Pat也强调不使用DSP数字调整,全部使用分离组件,避免音质受到影响。预计将于2019年第一季正式问世。
图上为一般蓝牙产品,图下为iFi设计的蓝牙传输。
xDSD是一台发烧等级的DAC,具备有线传输(USB、SPDIF)与无线传输(蓝牙)能力,可以支持DSD512、MQA高解析音乐播放,耳扩输出功率最高可达500mW。
xCAN是一款具备蓝牙功能的随身耳扩,内部电路采用全平衡设计,输出功率高达1000mW。
Pro iDSD隶属于iFi旗舰系列,称业界首款能够支持DSD1024的DAC耳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