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会时常听音乐。不过,在听音乐尤其是在听一些古典音乐和交响乐时,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个问题:怎么样才算“听懂了”音乐呢?
美国作曲家艾伦?科普兰(Aaron Copland)写了一本书《怎样听懂音乐》来回答这个问题。艾伦·科普兰是1967年奥斯卡最佳配乐奖获得者,他同时还是指挥家和钢琴家。
科普兰观察,对于很多人来说,听音乐的状态首先就是去感受一个曲子好听不好听,然后是想这个音乐在表达什么含义,含义越具体,自己越喜欢,就会越觉得“听懂了”。
的确有一些音乐能让听众在脑海里展现出一幅幅的画面出来。但是,科普兰说,?能让听众联想到画面的经典音乐作品其实并不多。而且,哪怕是能够让听众脑海里产生画面的作品,作曲家在创作时,其实也不希望听众按照标准答案去听。比如听到某一段时,就必须想到葬礼。更多时候,听音乐其实是在体验某种心理和情绪的感应过程,平静或者激昂,愤怒还是高兴,失望还是得意等等。
如果不是以好听不好听,是否能联想到具体场景来作为听懂音乐的标准,那么该如何去听音乐呢?
科普兰把“听音乐”分为三个层面,按照这三个层面去听,就能“欣赏”而不仅仅是“听见”音乐了。
首先,第一层次是感官层次。
最简单的听音乐的方式,是纯粹为了声音悦耳。在这个层次听音乐,不用做任何思考。把音响打开,手上做着其他的事情,便可以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乐中了。此时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们带入一种不必动脑筋又引人入胜的境界。
你可以设想眼下这个时候,你正坐在屋子里读书,正好有人在钢琴上弹奏出了一个音符,那么一下子音符就可以改变房间里的氛围。所以,音乐的确是一种强大而神秘的力量,感染力不言而喻。
不过,科普兰说,我们不能一味沉溺于“不思考,只听”的这第一个层次,而要开始对不同的作曲家使用的不同音响素材变得更为敏感。
第二个层次是表达层次。
科普兰认为,所有的音乐都有表达能力,只不过有的强些有的弱些。所有的音符背后都有某种意义,这些构成了作品想要表达的内涵。
科普兰建议我们多听听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四十八个赋格主题,一个主题接着一个主题去听。你很快就会意识到,其实每一个主题都反映着一种不同的情感世界。而且,越是优美的主题,似乎越难找出一个让人完全满意的词汇去描述。但大体上,我们还是可以把握这个主题究竟是快活的还是悲哀的,然后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勾勒一个情感的框架。另外,每个听众都对一个主题或者整首乐曲表达的特性有自己的理解。如果那是一首经典作品,你会发现,不但不同人理解不同,即使是自己,每当重听时,它所表达的意思都有可能与你上次听到的也不一样。
第三层次是纯音乐层次。
除了让人愉快的乐音和表达的情感之外,音乐确实存在于音符自身和对音符的处理方式中。
科普兰最初写作这本书的初衷也是希望听众们能在这个层面上认识音乐。在这个层次,理解能力强的音乐爱好者必须强化自己对音乐素材的意识,知道它们是怎么发展推进的;必须更有意识地去听音乐里的旋律、节奏、和声和音色。为了跟上作曲家的思想脉络,还必须懂得一些音乐结构形式的原理,这一点尤其重要。这就好比电影爱好者看电影到一定阶段,他会关注电影里的灯光、镜头运用以及叙事结构和固定的一些桥段。在音乐中,当我们能听出旋律、节奏等要素的时候,我们慢慢就会在纯音乐的层次上听出门道。
科普兰之所以把听音乐分成三个层次是为了便于分析介绍。实际上,听懂音乐是在这三个层面同时欣赏的,而且,听懂音乐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想的听众在同一时刻既能进入音乐也能超脱音乐,既可以品评音乐也可以欣赏音乐。
以上就是作曲家艾伦?科普兰对怎样才算听懂音乐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