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曾经到过瑞士的苏黎世湖一游。形似香蕉座落在阿尔比斯山(Albis)南面的苏黎世湖,是一个宽4公里,长约39公里的冰蚀湖,微波荡漾,湖光点点,平静祥和的环境不禁让人陶醉其中。如同日内瓦湖,游览苏黎世湖区最好的方式是乘船纵横,全年都有固定航运服务,环湖行程从2-7小时都有,在公众假期观光船还特设很多音乐航程。狭窄的苏黎世湖湖面码头停满了各色游艇,俨然一个富人俱乐部,北岸为富人居住地,号称“黄金湖畔”,以低税率和高房价闻名,蜿蜒岸边矗立着琼楼玉宇般的宏伟住宅和别墅。
第一大市苏黎世就位于湖泊的西端,湖泊尽头深入市中心,湖面上白天鹅、野鸭随处可见,悠闲自在,一派和谐景象。遇有前来喂食的游客总会引来成群的海鸟前来争食,人与鸟在湖畔的和谐共处构成最美自然景观。凯伊大桥 (Quaibrücke) 是唯一横跨苏黎世湖的桥,尽管交通繁忙却拥有宽阔的人行道,是欣赏湖景风光的有利位置。另一个欣赏苏黎世湖的热门方法是从车站大街步行到湖滨,火车站一侧是波光粼粼的湖水,另一侧是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湖水清澈如镜,湖面上下摆动的船只荡漾如同印象画派作品,湖滨漫步是极写意的享受。可惜当时我不知道品歌PIEGA的工厂居然就位在湖边,打开窗子就能看到野鸭悠然滑过,绝对是世界景色最美的音响公司。
多年来PIEGA在国内代理商几经更换,没有获得应有的宣传与知名度,但该公司在世界其他地方都非常成功,他们是瑞士销量冠军的品牌,也是瑞士最大的音响厂家!几年前PIEGA突破了很少Hi-End扬声器制造商能达到的纪录——售出十万对音箱。当我们考虑到PIEGA不是在亚洲地区大量生产,最便宜的书架音箱都得几万元售价,这个成绩就更格外引人注目了。PIEGA是完全在瑞士制造、使用精密技术、使用优异元器件的高端音响,符合发烧友对瑞士手工工艺的期望标准。
PIEGA是由Leo Griener(负责运营销售)和Kurt Scheuch(负责产品设计)于1986年创立的公司,第一个产品是自己设计的铝带高音,这也是PIEGA的基础技术,至今依旧是品歌最耀眼的招牌。“PIEGA”这个字在意大利语中的意思是“折叠”,指的是原始铝带的褶皱薄膜,过去37年中,PIEGA持续在湖边的工厂中改进和完善了铝带平面单元,他们自己开发了制造单元的夹具、方法和工序,而振膜的张力、胶水、氯丁橡胶去耦材料及影响声音的无数其他因素都不断得到优化。原厂说每个同轴铝带单元都需要熟练技术工人花8小时制造,他们的制作工艺、独特生产工具,以及丰富的技术经验,全世界极少有其他音响厂家可以相提并论。1991年PIEGA推出首款铝制箱体的落地音箱,1993年推出铝金属与MDF木板混合设计的箱体,1997年更进一步推出以整块铝挤压无缝成型的箱体,这就成了PIEGA引以为傲的第二个招牌。
由联合创办人Kurt Scheuch所开发的铝带高音单元LDR(Linear Drive Ribbon),1986年推出后立即获得极大回响,不仅极高频延伸细腻,比一般铝带高音大上许多的面积也使得中高频能量特别浑厚饱满。PIEGA的铝带高音发声振膜和通电的驱动音圈采用厚度仅0.02mm的铝箔制造,振膜重量为0.007克,只有普通球顶振膜的1/35,但表面积却大得多。单元线圈由复杂且非对称布局的喷雾蚀刻工序制造而成,线圈布局需要周全考虑任何非线性的磁场和热力学特性。铝箔振膜则安装在一个以玻璃纤维增强而成的环氧树脂架上,为振膜提供了一个凹凸结构,大大增加了振膜的刚度和内阻尼系数,再加上一个非常高效阻尼以吸收任何驻波,让这个高音的截止频率直下3500Hz。这个铝带高音有非常小的移动质量、优化的脉冲响应、高线性的频率范围、广阔的频宽、失真极低,绝对没任何共振,通电的驱动音圈采用强大的钕磁铁(磁场感应是传统铁氧体磁铁的3倍),能发出99dB的最大声压。网络上看到一个意大利TMT铝带高音,标示频宽为2kHz-40kHz,比较一下参数就能发现PIEGA铝带单元的极高频延伸真是厉害啊!
2000年时PIEGA又推出里程碑式,世界首个同轴平面铝振膜系统(Coaxial Ribbon System),中央的长方形是高音,以0.02mm厚的铝箔振膜制成,拥有可靠、驱动力强大和特别质量轻的特性,能重播出100dB的大音压,确保大动态重播的松松感,以及小音量重播时的细节和平衡度。外侧围绕的是中音平面振膜,物理分频点设为400Hz,高音与中音频率完美衔接,二只单元的发声中心都在同一个X、Y和Z轴上,所以绝对没有时间相位误差。如果高音与中音到达人耳的时间不一致,容易产生结像模糊、分析力降低、音场变形,甚至听到不同频率各自发声影响音乐的连贯性,理论上PIEGA的同轴单元就是最理想的点音源结构。另外这个同轴平面铝振膜系统也完全没有振膜分裂失真,低惰性,大动态,反应快等特性是其它各种高音单元(包括钻石高音)很难做到的!
至于PIEGA的无缝挤压铝合金箱体,设计初衷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PIEGA独有的铝带高音单元性能优势,他们需要一个绝不妥协的箱体,经过不断反覆试验众多的材料和设计,最终选择了无缝式挤压铝合金箱体设计。理想的箱体应该是没有任何共振和材料染色,因此要求非常坚固及拥有很高的内阻尼系数,更坚固的箱体大大减低了箱身的屈曲和单元驱动时对箱体的猛烈冲击,极低的箱体共振则能大大减少瞬态细节被模糊化。作为常见的金属材料,铝合金的内部阻尼系数不算高,所以PIEGA加上一层6毫米厚的Idikell阻尼材料去减低箱体内部高Q值的共振。另外,铝合金材料较薄却比传统MDF木板更坚固,即使外形尺寸一样也会因薄壁结构使内容积增加,较易实现让细小扬声器重播出更大气势和更强动态。
PIEGA通过使用挤压铝合金制造箱体,有效解决传统MDF箱体的共振难题,使纤巧而又刚性十足的箱体成为可能。作法是用三吨重的铝块原材料,以7500吨的高压冲床压制一体成形,箱体形状有C型、有前宽后窄型、有三角形等等,尽量不让箱体有平行面,从而降低箱内驻波的强度。除了材料,PIEGA邀请瑞士设计师Hannes Wettstein协助创意,希望铝合金箱体也能拥有时尚外观造型,在美学设计上有恒久漂亮和优雅的气质,更能完美融入任何风格的家居装饰。Hannes Wettstein是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首位讲师,他还担任卡尔斯鲁厄艺术与设计大学的教授,设计范畴含括家具、灯具、钟表、摆设配件与音响器材,PIEGA音箱的浓厚艺术韵味绝非凭空而来。
PIEGA说,他们继承传统瑞士钟表的精密设计,并应用其制造工艺去生产PIEGA的扬声器,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拥有静电扬声器般声音特质,但体积却更小更适合家庭使用的产品。我们看到目前PIEGA一系列娇小细瘦,玲珑精致,甚至是无线传输的音箱型号,诚然所言,那为什么还要推出价格顶天,体型庞大的四件式旗舰MLS呢?PIEGA的创办人之一,也是主要的设计者Kurt Scheuch说,他想打造一对心目中最好最完美的音箱,作为这一生设计的冠冕之作,具体成品是2013年发表的第一代旗舰Master Line Source。单从名字就不难猜出这对音箱的设计理念:线音源设计。这与过去PIEGA经常采用的同轴中高音很不一样,而且MLS为四件式设计,左右声道各有一个中高音箱及一个低音箱,箱体则同样是铝合金打造而成。175公分的身高,跟一个成年男性的身高差不多,四件音箱总重量高达420公斤。不单是重量,MLS的单元数量更是惊人,每声道用了39个单元,包括24只铝带高音、9只铝带中音安装在同一个较薄的铝合金面板上,构成中高音箱。24只LDR 2642 MK2铝带高音有12只在前,另外12只在后;9只MLS铝带中音110-100则都安装在前面板上,采双面发声设计。6只MOM(Magnetic Optimized Motor优化磁铁)低音单元安装在独立箱体,构成一个低音箱,22cm的低音单元来自Scan-Speak的订制品,是PIEGA特别设计来与自家的铝带中高音配合的单元。整套系统采被动式设计,阻抗4欧姆、效率94dB/W/m。
MLS的四件式庞大体积并非所有空间(建议最少50平米)都能适用,Kurt Scheuch与他的团队继续研发,之后推出两件式的MLS 2与更小的MLS 3。它们都采用与MLS相同的对称线性音源设计,MLS 2有4组中音(负责500Hz以上频段)与高音(负责3kHz以上频段)垂直排列在同一水平上发声,声音讯号不会受到天花板与地板反射的干扰,拥有卓越透明度与细节再生能力。透过多单元叠加后的铝带高音面积是传统高音的50倍,使高中频段的讯号再生拥有极低的失真、极高的效率与极大的动态,能表现出真实自然与宽松多彩的声音。MLS 2的铝带高音与中音已能再生几乎所有乐器与人声,连贯性无与伦比。在四组线性音源单元后方PIEGA设计了“声学之眼”(Acoustic lens),以MDF板制作,当声音往后发声时能营造自然完整扩散的音场。MLS 2每声道使用两只22公分铝振膜UHQD低音单元与两只22公分UHQD被动式单元,极低频延伸到20Hz,体积为176 x 32x 43公分。MLS 3设计与MLS 2相仿,体积较小(165 x 34 x 36公分)。同样采用四组C111同轴中高音单元,低音改为两只18公分铝振膜UHQD低音单元与两只18公分UHQD被动式单元,极低频延伸到28Hz。
有了更丰富的经验,Kurt Scheuch与他的团队把旗舰MLS改为第二代MK2,外观大同小异。甚至参数也差不多,但内核已经完全更新。高音与中音不再使用独立分开的LDR单元,改为8只面积巨大的C211线性矩阵铝带同轴单元,低音则沿用6只22公分铝振膜UHQD单元,箱体结构进一步强化以降低震动,整个系统的重量由第一代420公斤变成610公斤,增加幅度非常可观。Kurt Scheuch领导设计的第二代同轴单元C211和C111,集PIEGA之技术大成,强大的钕磁铁和由特殊高强度钢和铁氧体制成的极板确保磁力线更加集中与高效率,铝箔膜下方的扁平线圈布局也已更新,得益于新的蚀刻技术,可以增加封装密度让性能与音质得到显着改善。PIEGA还成功提高了同轴单元的分析力,因为箔膜的阻尼系统连接到背面磁铁而不是铝箔本身,而该系统与声压级无关,所以播放时更线性且没有共振。与SEAS合作开发的新款UHQD低音单元,钛音圈和优化的悬架简化了磁体系统,为特殊模制和涂层的超刚性铝振膜提供了完美基础,得以在所有频率下实现刚性低失真活塞动作,并拥有能与铝带振膜相匹配的加速度和瞬态反应。
这次在广州域丰音响试听的MLS MK2旗舰四件式音箱,据厂家透露全球将限量25套,而这对编号为00001号,去年在中国进行全球首发,“口罩”影响导致很多发烧友无缘亲炙。PIEGA拿铝合金做箱体,同轴铝带高音又是金属材质,在通透清爽之余会不会发出“金属声”?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今天很多小提琴不用羊肠弦,而是换用钢弦以求更大的演奏音量,但小提琴并没有因此产生“金属声”啊。音箱设计也一样,材料的使用都有其声学物理考量,但绝对不会因为材料而对音乐产生染色。不管是用德国T+A或英国Naim功放搭配,MLS MK2旗舰四件式音箱的弦乐细致迷人,不仅有深邃通透的音场,大提琴的低吟转折,小提琴的泣诉高歌,都充满了强烈而丰富的情感,柔美到了极点。马勒交响曲那一波强过一波的旋律,用铜管火热地冲开场面,它表现出明亮爽朗的气势,在Naim的有效控制下稳稳地把交响乐团的气魄挥洒开来。听马勒本来就该这么豪气庞大,PIEGA一点也不怕大音压练兵,豪迈地诠释马勒交响曲的壮丽音乐景色。
由于速度很快,瞬态反应非常敏锐,这对音箱的明暗表情非常生动,尤其是小音量的管弦乐演奏,PIEGA以通透清朗的声音线条与高超分析力,让我们的耳朵可以轻松捕捉乐团丰富的层次与和声。虽然MLS MK2标示极低频可到18Hz,欧洲人对极低频的要求是“质重于量”,军大鼓、大号、管风琴等乐器的震撼力与冲击效果很强,却不会肥肿到处泛滥,而是线条干净凝聚,有肉又有骨的健康态。以前曾试听过PIEGA另一对MasterOne音箱,特别欣赏它的动态起伏表现。马勒、萧斯塔柯维契、理查史特劳斯等作曲家的音乐,往往有强烈戏剧性冲突,音乐的强弱有明显起伏,快板乐章节奏又强又猛,着弦乐一波波拉起高潮,铜管也随之加入,然后金鼓齐鸣锣响喧天,这些都是考验音响系统的难题。PIEGA的铝带同轴单元质感一流,低音单元又快又敏锐,能把细致的弦乐、嘹亮的铜管、沈稳又有份量的定音鼓分别表现应有的质地,各个声部有着清晰的线条,同时也融合出漂亮的整体和谐感,表现出“见树又见林”的交响乐之美。播放RCA的“白头佬”,史托科夫斯基老录音透过PIEGA音箱播放,场面同样轻松自然,铜管清亮富有光泽,音场深邃而准确,音乐高亢之时轻松而不紧绷,规模感让人满足过瘾。
MasterOne算是传统的“点音源”设计,而MLS MK2的“线音源”设计,最大优点体现在轻松感、音场规模与空间感描绘。由于C211同轴单元的振膜面积如此之大,而且8只单元一起发声,每个单元的运动微乎其微,意味着单元几乎没有失真,完全线性的工作带来超自然流畅的声音,乐器与人声立体浮凸又毫无压迫感,音色华丽细致真实兼而有之。虚拟的三度空间中呈现非常精确的结像聚焦,舞台广阔的宽度和深度感比例拟真,没有“宽到隔壁,深到对街”的夸张用辞但却历历在目,不同录音的空间特性忠实反映出来。播放几段有观众的现场录音,MLS MK2更能传达出优异的空间描绘能力,聆听者仿佛站在指挥台上,面对数十名乐手澎湃激昂的音乐能量,而观众席的呼吸骚动铺陈底下,音乐间歇时酝酿出十足现场韵味,那种活生氛围真是只有四件式音箱才能做到啊!
“点音源”与“线音源”设计各有优点。一般常见的点音源设计就是书架喇叭,一个高音单元搭配一个中低音单元靠近摆放,就是简单的点音源设计。讲究一点也有MTM结构,两个中低音中间夹着高音单元,发声点会聚焦在高音单元的位置。而PIEGA、KEF、Tannoy之类的同轴单元,算是真正的点音源,让高音与中低音单元都位于同一个轴线上,发声点完全重叠,可以重现精确的音场定位。线音源是把多个高音单元、中音单元与低音单元采垂直排列,重点是单元数量要多,连成一条线就变成线音源。传统点音源扬声器声音向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扩散,而线音源扬声器则具有不向垂直方向扩散,只向水平方向扩散的特点,线音源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形成一个奇妙线性柱面波, 消除了天花板和地板的反射影响。线音源的另一个好处是声波稳定且持续,每增加一倍距离时其声压级减少3dB(点音源会减少6dB)。1957年,声学先驱哈里·奥尔森 (Harry Olson) 发表了关于线音源扬声器声辐射的理论和实验,但直到1970年代美国Infinity在传奇的IRS Beta系列音箱上,才让这项理论的实践达到巅峰,后来的Mclntosh XR290也成为线音源经典之作。
这里来点科普。哈里·奥尔森是RCA的工程师,他在1951年提出的“直接辐射式扬声器音箱”论文中,对音箱绕射效应进行了实验,论文举列出了12种不同的造型音箱的差异,箱体造型包括:球体、半球体、喇叭单元安装在顶部的圆柱体、安装在曲面上的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锥形体、具有斜边的正方体或长方体……Harry Olson博士在无响室内取100Hz-4kHz,这段人耳相对更为敏感,音乐信息集中的频率区域,测试从响应频率近于平坦到起伏在±5dB范围内变化。最终在不同造型的音箱上,发现球形箱体是最理想的喇叭箱体,因为它可以降低喇叭单元背波的驻波问题,外观可以做到最佳的声波扩散,还能最小程度避免反射声波在室内的干扰。理论虽好,却很少有厂家去实践,主要是以前没有高科技材料或利用模具制造球型音箱的技术,即使用木材单一材质也很难达到坚硬且有阻尼的要求。除了圆形箱体外,只要是箱体六个面尽量不要平行,包括椭圆形、弧形、斜形、梯形、金字塔形、不规则形等,这些非矩形箱体都能降低单元背波形成的驻波,并有助减少箱体的振动,PIEGA的无缝铝挤压箱体就是遵循此一原则。
Harry Olson在RCA做音响研究将近40年,是位很神奇的工程师。1923年,科学家Walter Schottky 和他的朋友发明了铝带式麦克风,也叫带式麦克风,这项专利提出8年后,才在1931年由Harry Olson和Frank Massa首先取得了商品化的心形指向的铝带麦克风专利,并交给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生产了第一个商业产品RCA PB-31,Harry Olson因此被称为铝带麦克风之父。带式麦克风结构很简单,把一片薄膜放置在恒磁场中,薄膜被声音震动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相应电信号,从而完成声—电转换。与动圈式麦克风不同的是,铝带式麦克风的振膜本身就是导体,通常为0.02mm或更薄的铝箔制成。改款后的RCA 44系列铝带麦克风,甚至赢得有史以来最具音乐感的麦克风美誉,到今天RCA 44仍然很抢手而且有钱未必能买到,因为通用电气收购RCA后关闭了麦克风部门,包括RCA 77在内的麦克风全都成了珍品。Harry Olson一生获得的专利超过100种,包括各种麦克风、喇叭障板设计、气垫式音箱、等压式(Isobaric)音箱、早期录像机设备、录音设备、黑胶唱片的唱头、水下音响系统、PA系统等等太多了。Harry Olson提出的线音源理论,自然有不少支持者,例如德国T+A创始人Siegfried Amft认为最理想的音箱就是线音源设计,所以在T+A的40周年推出Solitaire CWT 1000-40纪念版音箱,以长条形的静电振膜高音,搭配8只中音单元阵列,加上两两相对的4只8英寸长冲程低音单元与密闭式箱体构成。
翻看资料,PIEGA在工厂内有时以马兰士的SACD机+前后级功放搭配,有时以T+A产品搭配,国外演示时甚至用Marantz的合并功放就能很好驱动PIEGA的小音箱,说明同轴铝带单元还是容易对付的。但四件式的旗舰MLS MK2大概是例外,因为它每声道有6只低音,还有8只211线性矩阵铝带同轴单元,喇叭线先连接到低音箱,分频后再以一条4针接线送给中高音,可想而知必须大功率是必须的。一刚开始以全套德国T+A的器材搭配试听,包括PDT3100 HV SACD机、P3100 HV前级、SD3100 HV数字播放器、M40 HV单声道后级等。正常音量下都没有问题,音色温暖有电子管的韵味,低频很松软宽大,下潜力度不是别深,打击乐器的冲击力比较内敛,动态起伏也斯文一些。听听人声歌唱、爵士乐、小编制的音乐音质相当讨好。
造型特别的T+A M40 HV功能也特别,这套单声道后级有二组喇叭端 子,二组喇叭端子内部还是完全独立的放大电路,用一部M40 HV就可以做Bi-Wire双线输出,二组喇叭输出可分别接在同一对音箱的中高音与低音上。很可惜PIEGA的MLS MK2的中高音箱与低音箱不能独立驱动,否则另外添购PS3000HV外置电源后,M40 HV后级就是天作之合。M40 HV每声道输入级使用二只6SN7真空管,然后是J-FET晶体做高电压放大,输出功率550瓦(8Ω),负载降为4Ω时功率提升至1000瓦。面板中央的灯号会随着音乐大小跳动,顶板前缘的二只6SN7真空管点亮时带着橘红色光芒,都让聆听音乐别有一番风味。对付PIEGA其他的音箱当然绰绰有余,面对四件式的巨无霸,我觉得MLS MK2音箱还有潜力未被释放出来。
之后换用英国铭Naim的旗舰Statement NAC S1/NAP S1前后级,这套十年前的产品至今仍无敌手,厂方保证可以让地表上任何难以驱动的喇叭俯首称臣,果然大不相同。NAC S1的DVC数字音控是一大突破,巨大旋钮只是让音量控制的刻度精细可调,线路上仍是步进式电阻衰减,完善的避震结构与超重量级箱体把谐振控制在9Hz左右,低于人耳可听闻范围。NAP S1后级使用军工等级的009功率晶体,氮化铝材料比起传统氧化铝导热能力超过十倍以上,加上奈米钻石散热底座散热速度比铜更快2.5倍,如此卓越的散热性能让NAP S1连续输出大功率时依然轻松稳定。NAP S1后级输出功率746瓦/8Ω,1450瓦/4Ω,9000瓦/1Ω,整套前后级重量超过170公斤,我真相信它的驱动力无所不能。Naim让PIEGA旗舰听起来活泼轻盈明快,低音能量比较紧凑,下潜劲道与控制力更胜T+A,也就是乍听之下没有T+A那般充沛丰腴,实际上肌肉更扎实密度高,低音冲击力更强而猛。同时Naim也把四件式的MLS MK2音箱音场撑得更开阔而有层次,歌手朱哲琴早期的录音《黄孩子》中的电子乐器既绵密又柔韧,挤出的极低频扑满地面,极高频泛音又刻划出巨大空间感。
调整方面,四件式的旗舰MLS MK2没有任何电子线路可以下手,要获得良好音场与定位,减少中高音与低音的相位误差,全靠摆位来修正。一般来说,低音箱摆在中高音箱的后缘略靠外侧,不要影响到中高音背波扩散就可以了。只要聆听距离超过3米,不需要绝对相位为0度,我们的耳朵听到的中高音与低音速度是可以良好融合的。再来,四件式旗舰MLS MK2的中高音是双面发声,有别于其他PIEGA音箱的设计,让MLS拥有媲美静电喇叭的通透中高频,以及深远宽阔的音场,独立的低音箱同时兼顾动圈式单元的低频量感与冲击力,可说鱼与熊掌得兼。静电喇叭的通透开阔,除了工作原理不同,关键原因是去除了喇叭箱体,完全没有箱音的染色,先不计较静电喇叭的低频好不好,光是双面发声营造的宽阔音场就让许多动圈式音箱汗颜。
PIEGA的双面发声是偶极(Dipole),前后反相,与双极(Bipole前后同相)设计不同。双极设计有助于音像聚焦,偶极设计则对音场扩散与3D空间感营造有帮助。有人认为双面发声必须注意反射音与直接音的平衡,因此要求使用者让音箱距离背墙远一点,因为离背墙越近反射音越强,而反射音会比直接音慢一点到达耳朵,时间相位差会使音场混乱,所以双面发声音箱远离背墙以降低反射音的干扰。对使用传统锥盆单元的音箱也许有道理,对使用铝带高音与铝带中音,反应非常灵敏,速度又灵巧快速的PIEGA来说,上述说法未必成立。我自己使用的音箱后面加了铝带高音双面发声,之后又加了德国HANOWA的Moon音场扩展器,也是以平面丝带单元朝后发声,都能营造出非常深邃立体有层次的音场,并没有反射音干扰的困惑。所以建议四件式旗舰MLS MK2摆位时,音箱的背墙最好少吸音多扩散,木制的RPG扩散器只能扩散1kHz-7kHz的频段,不妨增加小方块扩散器来扩散更高的频段,这样呈现出来的音场深度、音场规模会更加精采。至于离后墙要多远?没有严格标准,1.5米左右为宜,可以让向后发声的声音反射后再弹回来,音箱后面的虚拟舞台听起来会更加充实丰富。
一方面能把大场面表现得气宇轩昂,一方面又能让小提琴与钢琴传达出令人倾倒的高贵质感,人声歌唱则质朴率真,如同静电音箱般通透自然的中频,还有延伸清楚线条凝聚的低频,富丽堂皇的色彩,我实在太喜欢这套音箱了!真要说PIEGA MLS MK2有什么缺点,那就是价格不便宜,搭配上Naim的旗舰功放,足可在国内一线城市换套公寓了。几年前瑞士百达翡丽一款上个世纪30年代的Henry Graves超复杂功能怀表,在苏富比钟表拍卖场以2324万瑞郎交易,约合人民币约1.4亿元,堪称是世界上最贵的钟表。同样百分百瑞士制造的PIEGA音箱,或许结构的精密复杂不如百达翡丽,但让人愉悦享受的程度应该高出许多,现在只需零头数额就能带回家,这样想的话岂不让人觉得很开心!
总代理:佰籁镫音响(021)62578513 总经销:广州域丰音响(020)84666626 定价:¥2,680,000元/四件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