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网络就如同水电一般,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随着技术进步,人们用来连网的设备不再只是电脑,家用电器和医疗仪器等各种设备都有连网需求,这也间接促使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常见的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有很多种,而蓝牙技术应该是大家最常见的一种,它一直在移动智能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天,“影音新生活”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蓝牙的世界,感受其“无限”魅力。
▌ 蓝牙,不只是蓝色的牙齿
蓝牙(Bluetooth),是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标准,它可以在个人范围内(一般10米左右)的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换。最初由爱立信创制,后来由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pecial Interest Group)订定技术标准。蓝牙这个词的来源是10世纪丹麦和挪威国王蓝牙哈拉尔(丹麦语:Harald Bl琀愀渀搀 Gormsen)。因为国王喜欢吃蓝莓,牙龈每天都是蓝色的,所以叫蓝牙王,联盟借国王的绰号“Bl琀愀渀搀”当名称,直接翻译成中文为“蓝牙”(bl=蓝,tand=牙)。

始于爱立信公司的1994方案的蓝牙技术,它是研究在移动电话和其他配件间进行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通信连接方法。发明者希望为设备间的通讯创造一组统一规则(标准化协议),以解决用户间互不兼容的移动电子设备。1999年,爱立信、国际商业机器、英特尔、诺基亚及东芝公司等业界龙头创立“特别兴趣小组”(Special Interest Group,SIG),即蓝牙技术联盟的前身,目标是开发一个成本低、效益高、可以在短距离范围内随意无线连接的蓝牙技术标准。这个技术其实是一种具有全球野心的战略,因为其毕竟是一种全球规范,能够实现“全球互联”。

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简化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蓝牙采用分散式网络结构以及快跳频和短包技术,支持点对点及点对多点通信,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其数据速率为1Mbps,采用时分双工传输方案实现全双工传输。
▌?从无到有:蓝牙的发展之路
从1994年爱立信提出这样一个连接规范设想,到今天的蓝牙技术的蓬勃发展,蓝牙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下面我们就以时间为轴,来梳理一下蓝牙发展之路。

筚路蓝缕:
1998年,蓝牙推出0.7版,这是蓝牙的首个版本,支持Baseband与LMP(Link Manager Protocol)通讯协定两部分。
1999年,这是蓝牙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蓝牙技术联盟的前身特别兴趣小组(SIG)成立。在同年蓝牙先后发布了0.8版、0.9版、1.0 Draft版以及1.0a版等。1.0 Draft版,完成SDP(Service Discovery Protocol)协定、TCS(Telephony Control Specification)协定。需要特别说一下的是1.0a版,确定使用2.4GHz频谱,最高资料传输速度1Mbps,同时开始了大规模宣传。和当时流行的红外线技术相比,蓝牙有着更高的传输速度,而且不需要像红外线那样进行接口对接口的连接,所有蓝牙设备基本上只要在有效通讯范围内使用,就可以进行随时连接。不过在当时蓝牙并未得到广泛的应用,除了当时对应蓝牙功能的电子设备种类少,蓝牙装置的价格也非常的昂贵。

雨后春笋:
2001年,蓝牙1.1为首个正式商用的版本,因是早期设计,容易受到同频率之产品所干扰下影响通讯质量。但其被正式列入IEEE标准,Bluetooth 1.1即为IEEE 802.15.1。同年,SIG成员公司超过2000家。过了几年之后,采用蓝牙技术的电子装置如雨后春笋般增加,售价也大幅回落。
2003年,蓝牙1.2推出,为了解决容易受干扰的问题,加上了(改善 Software)抗干扰跳频功能。
2004年,蓝牙2.0推出,它实际上就是1.2版的升级版,传输速率大幅提升的同时,开始支持双工模式——即一面作语音通讯,同时也可以传输数据。从这个版本开始,蓝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不断革新:
2007年,蓝牙2.1发布,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包括改善配对流程、降低功耗等。
2009年,蓝牙3.0正式发布,采用了全新的交替射频技术,并取消了UMB应用。
2010年,三位一体的蓝牙4.0发布,包括传统蓝牙、低功耗蓝牙和高速蓝牙技术,这三个规格可以组合或者单独使用,低耗为主打。
2013年,4.0 LE基础上的升级版4.1发布,主打IOT(全联网)和高传输。

▌?无处不在:蓝牙技术的应用

居家

多媒体:蓝牙音箱

工作

驾驶:蓝牙眼镜
娱乐:蓝牙无线手柄
▌?蓝牙设备的优势
大家都知道,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可以说是多如牛毛,像红外线、UWB、ZigBee、RFID等等,可为什么蓝牙技术应用得最为广泛?我想这离不开其无可比拟的优势。

全球可用
由于有了“配置文件”这一独特概念,蓝牙产品不再需要安装驱动程序软件,而且,蓝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

便于使用
蓝牙技术是一项即时技术,它不要求固定的基础设施,且易于安装和设置,您不需要电缆即可实现连接。新用户使用亦不费力,只需拥有蓝牙品牌产品,检查可用的配置文件,将其连接至使用同一配置文件的另一蓝牙设备即可。

支持广泛
蓝牙无线技术是当今市场上支持范围最广泛,功能最丰富且安全的无线标准。全球范围内的资格认证程序可以测试成员的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自1999 年发布蓝牙规格以来,总共有超过4000 家公司成为蓝牙特别兴趣小组 (SIG) 的成员。同时,市场上蓝牙产品的数量也成倍的迅速增长。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亿个基站数。

▌?蓝牙也Hi-Fi:aptX高保真音频技术
aptX是一种基于子带ADPCM(SB-ADPCM)技术的数字音频压缩算法,由Audio Processing Technology(现已被CSR合并)公司发展并命名,最初用于专业音频与广播领域。近几年,在蓝牙无线音频传输领域aptX由于其低延时、容错性好、高音质等优点大有取代SBC(Sub-band Coding)之势。目前aptX家族中实用的有aptX Bluetooth, aptX Enhanced, aptX Live(2007年推出),aptX Lossless(2009年推出)。

aptX音频压缩技术克服了标准蓝牙技术中的一些带宽障碍,通过无线蓝牙连接提供CD级立体声音频。aptX技术彰显了蓝牙连接中优越的立体声音频质量,并且其完整的音频频率带宽与高保真性能相符。此外,aptX的音频编码低延迟技术实现了延迟最小化,并解决了“唇形同步”问题为在多媒体设备上使用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同时为SBC蓝牙提供了向后兼容性。由于具有高品质的音频、硬件复杂度低、设备要求低等特点,aptX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现在我们来看看部分产品:

DENON(天龙)GLOBE CRUISER

Samsung(三星)Galaxy Note II智能手机

Poet Audio pandoretta无线音乐系统
结语:家里缠绕不清的线材少了,办公室的文件在空气中传输,玩游戏也不用担心太兴奋拔掉手柄,听歌也不会纠结有没有好的线材连接,一切,都在蓝牙的“无线”世界得到“无限”改变。“影音新生活”也将继续与您一起关注无线传输技术的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