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平静优美,源远流长” 马斯涅:《沉思》
欧洲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音乐,历经数百年,留下的经典音乐作品可谓星河灿烂,载入史册的音乐大师们也无不光彩照人。进入20世纪以后,乐坛发生了变化,独领风骚的不再是作曲家,取而代之的是指挥家和演奏家。像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那样的作曲家不再相继出现,有如中国盛唐的诗歌、宋元的词曲,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再也无人超越。音乐会上演奏的大多是古典作品,人们从古典作品里倾听先贤们的声音,倾听人类历史上思想艺术最为灿烂的一个时代的声音。但是,现代人最喜欢哪些古典作品呢?20世纪70年代美国三大广播网对古典音乐播出的次数统计得出,柴科夫斯基是人们最欢迎的作曲家。20世纪80年代根据前苏联的统计,演奏最多的是贝多芬的作品。20世纪90年代中期,英国一家杂志《古典CD》列出了20首最受欢迎的小提琴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小提琴作品流行的程度。这20首作品涉及12位作曲家,几乎全是鸿篇巨制的小提琴协奏曲,只有3个例外,巴赫的一首帕蒂塔、圣桑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至今仍是小提琴国际比赛曲目)和马斯涅的《沉思》。
《沉思》以一首小品而侪辈于一系列小提琴经典之作,的确有些意外。因为在这20部作品中,连萨拉达蒂的《卡门主题幻想曲》和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这样的小提琴名曲也不曾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沉思》在这20首曲目中还不是忝陪末座,而是以48种版本高居第9,这就不得不引起重视了。
《沉思》是法国19世纪作曲家马斯涅的歌剧《黛伊丝》中的一段插入曲,音乐平静优美,流传很广,深受音乐爱好者的喜爱。与歌剧《黛伊丝》相比,歌剧本身反倒不如其中的一段插曲那样为人熟知。
歌剧《黛伊丝》是从法国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小说《黛伊丝》描写的是公元4世纪宗教与世俗的斗争。情节以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和后期希腊文化生活为背景,叙述在沙漠里修行的圣僧巴甫努斯,立誓拯救女优伶黛伊丝。他冒险进城,把金粉女子黛伊丝从交际场带出,苦苦劝导黛伊丝脱离纸醉金迷、道德沦丧的生活,皈依宗教。黛伊丝终于被他打动,决定入修道院当修女。可是,道行高深的圣僧巴甫努斯自己却被黛伊丝的青春美貌打动,他爱上了黛伊丝。在他决意要为之献身的上帝和人的情欲之间,灵与肉的斗争使他痛苦不堪,他逃离修道院,游走四方,但最终摆脱不了对黛伊丝的苦恋,又回到她的身旁。这时病入膏肓的黛伊丝已入弥留之际,圣僧匍匐在爱情脚下,圣人成了罪人,而罪人的灵魂却升入天堂。故事的结局凄婉悲唳,既有宗教对人的压抑,又有人性的觉醒,同时也反映了宗教虚伪的一面。
《沉思》是歌剧第二幕中表现黛伊丝思想波动的一段小提琴曲。身为交际花的黛伊丝外表美丽动人,为了追逐金钱,已丧失人格。圣僧巴甫努斯对她劝诱开导,使她良心发现。一天下午,她独处室中,内心深处的良知被唤醒,使她决意要脱离红尘,追随上帝。小提琴独奏描写的就是这时黛伊丝的内心活动,乐曲是三段式。音乐从宁静虔诚的行板开始,有如一位少女在向上帝敞开心扉,乞求上帝的饶恕,感情圣洁,心无旁骛。第二段音乐转调以后,接连转换了几次调性,变化音的使用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波动。几个小的模进形象化地描摹出黛伊丝思潮涌动。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音乐又趋于平静,在虔诚的祈祷中善良的心愿得到升华,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高音区仿佛净化的灵魂飞向上界。最后在低音区结束,象征女主人公经过一番自我精神完善和对美好天国的遐思冥想之后又归于宁静,归于精神的满足。
小提琴独奏曲《沉思》虽然算不上音乐会曲目,但是,由于旋律优美动人,意境深邃纯净,深受人们喜爱,流传甚广。演奏家们对这首小品也情有独钟,都喜欢演奏它,并且在录制唱片时列入此曲,或是收入短曲集里,或是录制大作品时用它当作“补空”曲子,这首小品也就因此而广泛流传。当代小提琴演奏家几乎都拉过《沉思》,包括帕尔曼、穆特、祖克曼等等均有唱片行世。
《沉思》一曲本来在歌剧中是表现虔诚神圣的宗教精神状态的,女主人公在沉思中决心献身于上帝。而流行于世使这首曲子的精神实质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在乎它原来表现的是什么,而只是用它来寄托现实生活里的情感。所以,广播、电影、电视剧里频繁地使用《沉思》,作为插曲或背景音乐。更有一些移植到其他乐器上演奏的《沉思》,例如长笛与竖琴,音乐变得浪漫抒情,甚至缠绵,这就与原曲高尚纯洁的气质有一定的距离了。把古典音乐做一些改编和移植,以适应某种需要,固然没有什么不可,但是,我们欣赏《沉思》,一定要听名家演奏的原作,方不会曲正阿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