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评|”重现了影院的空间爆发力”Yamaha雅马哈SR-X90A SET旗舰回音壁套装

前阵子一个朋友跑来找我,说要在家里搞个无线家庭影院,问我现在有没有靠谱的选择。他的担心也很典型:无线到底稳不稳?除了少拉几根线,能不能真的提升观影体验?说白了,就是怕花了钱,效果还不如传统方案。刚好7月我去参加了雅马哈的新品发布会,第一次见到这套旗舰回音壁套装SR-X90A SET。说实话,当时我就觉得它很符合现在大家想要“简单又好用”的预期:无线、环绕、功能全,而且还带点技术上的小惊喜。于是我就顺势拉上朋友一起做了个测试,最后索性自己也深度体验了一番,才有了这次的完整分享。

重要特点
- 兼容Dolby Atmos,DTS:X和AURO 3D
- YSP物理音束反射构建声场,顶部音束单元实现天空声道的效果
- SURROUND:AITM智能音效优化
- 全新 Symmetrical Flare Port(对称式低音反射端口)技术
- 安装简单快速

器材规格
- 前置扬声器系统SR-X90A
- 最大额定输出功率:前左/右:100W×2;中央:100W;高度左/右:2.5W×12
- 尺寸:安装在电视前方1180×85×143mm;安装在墙上(含安装支架)1180×76×155mm
- 重量:11kg
- 单元: 前左/右:11×5.3cm圆锥形×2(频率响应:120Hz-3.2kHz);2.5cm半球形×2(频率响应:3.2kHz-20kHz);中央:11×5.3cm圆锥形×2(频率响应:120Hz-3.2kHz);2.5cm半球形×1(频率响应:3.2kHz-20kHz) ;高度:2.8cm
- 圆锥形×12(频率响应:500Hz-20kHz)

低音炮
- 最大额定输出功率:100W
- 音箱类型:低音反射式(非磁性屏蔽)
- 单元:17cm圆锥形×1
- 频率响应:33Hz-120Hz
- 尺寸:241×378×414mm
- 重量:12.7kg

环绕音箱WS-X3A
- 连续播放时间:SOLO模式:完全充电后约12小时;SURROUND模式:完全充电后约10小时
- 充电时间:约4小时
- 尺寸:88×220×88mm
- 重量:0.99kg
- 防水防尘性能:IP67
全新搭配:SR-X90A SET组合包含了什么?
这次雅马哈推出的SR-X90A SET,它由三部分组成:一台Soundbar主机、一只无线超低音(Wireless Subwoofer)、以及两只无线环绕扬声器(Wireless Surround Speakers)。和过去单条Soundbar的形态相比,这次直接把前方声场、低频延伸、后方环绕一次性补齐,等于是“开箱即得”的环绕声系统。

其中,主机部分SR-X90A内置了19个独立单元,不仅负责前方声场的直投,还能通过顶部发声单元实现天空声道的效果,配合雅马哈的Dolby Atmos和DTS:X解码能力,让声音在三维空间中形成包围。无线超低音负责把低频能量补足,既能下潜到更深的频段,也能和Soundbar主机的中低频实现平顺衔接。至于两只无线环绕音箱,则是整个系统“空间感”的关键所在——它们让后方的声音终于有了准确的位置感,而不再是依靠虚拟声场去模拟。

技术细节:YSP 与芯片的革新
接下来就说到这次SR-X90A SET的核心亮点。笔者在发布会上也特别采访了雅马哈的高管,他们反复强调的一点就是:这套全新的系统,首次采用了最新一代的专用芯片,特别强化了YSP(Yamaha Sound Projector)的性能。
很多人对雅马哈的YSP(Yamaha Sound Projector)并不陌生。与市面上大多数基于虚拟算法的Soundbar不同,YSP是通过物理音束反射来构建声场的。说白了,它依赖真实的直达声+反射声,而不是完全模拟出来的虚拟效果。
在SR-X90A SET上,雅马哈还加入了与旗舰功放RX-A8A相同的芯片YDA-141。这个芯片的设计可以追溯到2001年的YDA-131,核心逻辑是“低功耗+高音质”。YDA-141能够在纳秒级时间精度下控制音束的延迟和投射角度,结合阵列式布置的12个音束单元,让声音的方向性达到竞品难以企及的水准。这就是为什么当你坐在3.5米以外的最佳位置时,开箱即用的状态下就能获得超过80%的理想聆听感受。
安装体验:10 分钟完成的多声道系统
Soundbar产品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其实从最早只是电视的伴侣,到后来支持播放器、游戏机,再到 HDMI ARC/eARC 音频回传的普及,连接方式已经非常丰富。SR-X90A SET也延续了这种便利性。

安装过程中,只需摆放好主机、超低音和左右后环绕,设备会自动识别并组建系统。特别是后环绕部分,它能自动分配左、右声道,整个过程 10-15 分钟就能完成。

开机后,输入切换也很顺畅:HDMI 输入、ARC 回传、蓝牙等都能自动识别。遥控器上不仅有 DSP 音效模式选择(例如 AI 3D 音效、清晰语音),还特别加入了独立调整左右后环绕音量的按键。这意味着你可以在整体音量之外,自由调节环绕声道的比重,效果变化相当明显。

在设定菜单里,还能手动设定扬声器距离、投射角度等参数。通过 APP 的直观图像,你能看到顶部音束的反射路径,并针对房间高度做调整。MusicCast 的加入,也让它和家中其他无线音箱轻松组网,形成多房间音乐系统。

全面掌握:简单操控丰富功能
在操控方面,SR-X90A SET同样体现了“简单但专业”的理念。通过MusicCast App,用户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大部分设定,包括声道音量、扬声器与座位之间的距离、甚至是天空声道的投射角度调整。App的界面非常直观,比如顶部单元发射出的音束轨迹会以图像形式显示在屏幕上,用户只需拖动,就能找到最合适的反射角度,让声音准确地落在观众席位。除此之外,还能在App里为系统配置名字、更换相片,并同时管理家中其他支持MusicCast的音响设备。

当然,雅马哈并没有把所有操作都塞到 App 里。随附的遥控器依旧保留了丰富的操控空间。除了常规的音量、输入源切换之外,它还提供了 DSP 音效模式选择,比如 Surround:AITM、3D 音效、清晰语音(Clear Voice)等,用户只需一键即可切换。而最贴心的是,遥控器上还加入了 独立调整后环绕音量的按键,这意味着你不仅可以控制整体音量,还能针对后置无线扬声器做细微的增减,以匹配个人喜好和房间声学条件。这种双重操控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开箱即用的简单体验,另一方面又提供了足够的可玩性和调节空间,让不同层级的用户都能快速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音效。

Surround:ai
对于其他Soundbar产品的降为打击
Surround:ai这个功能最早可以追溯到几年前的多声道功放上面,影音新生活就曾经对这个功能做过详细的介绍。当其他功放品牌还在升级处理芯片,还有声音解码性能的时候,雅马哈就已经把产品设计融入了AI功能。
Surround:ai通过器材内部的芯片,以每秒五次的分析和优化,提前对音频内容进行分析,并且可以识别出当前播放的声音内容就有哪些特性,是大场景动作场面,或者是演唱会的舞台现场,又或者是沉浸式的大包围场景,Surround:ai都会自动对应不同的场景来切换DSP模式,从而优化当前的声音播放效果。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再播放不同的声音内容的时候,机器就会根据AI判断进行不同的声音内容强化让声音的播放更加精彩和引人入胜。Surround:ai内置了四套不同的DSP模式,会在我们播放电影或者音乐类节目的时候自动切换,这是其他品牌所不具备的强大功能,这次把Surround:ai加入到SR-X90A SET当中,是一次超前的尝试,也是对于其他Soundbar产品的降为打击。
设计思路:从 True Sound 说起
近几年,雅马哈在产品研发上反复强调一个关键词——True Sound。不论是耳机、音箱还是家庭影院系统,他们几乎所有的新品都围绕这个概念来打造。那到底什么是True Sound呢?用官方的说法,它追求的是声音的“原汁原味”,尽可能减少染色和失真,让你听到的既真实又有空间感。
乍一听,这似乎像是所有音响品牌都会喊的口号,但雅马哈的思路不太一样。它把True Sound分成三个层面来实现:准确的声像定位感、饱满的动态表现、以及完整的音色还原。换句话说,你在看电影时,爆炸的能量感、枪声的冲击力,和人物对话的清晰度,都应该同时成立。
过去的Soundbar产品,虽然外观看起来简洁,但在技术上却存在几个天然的短板,这也是为什么准确定位、动态表现、完整音色一直难以实现的原因。
首先是定位感。传统Soundbar的扬声器阵列相对集中,大部分声道信号都从前方“挤”出来,哪怕通过虚拟环绕或DSP算法模拟,也很难让后方或者顶部的声音有清晰的落点。结果就是,观众听起来声场展开度不足,缺乏真正的三维空间感。
其次是动态表现。早期的Soundbar为了保持小体积,内部单元口径有限,功放驱动能力也受限,在播放电影中大动态片段时,经常会出现能量不足、瞬态跟不上,低频轰而不实,高频刺耳的情况。尤其在动作片或大型演唱会场景里,这个问题尤为明显。
最后是音色还原。由于声学设计受空间限制,不同单元之间的分工往往不够明确,中高频和低频衔接不顺畅,声音容易偏薄或者偏闷。同时,声道之间的音色一致性也难以保证,导致画面和声音对不上,或者切换声道时出现音色断层。

所以一直以来,Soundbar更多是一种“便捷解决方案”,满足用户从电视扬声器升级的需求,而不是追求真正高保真(Hi-Fi)的选择。也正因如此,雅马哈这次在SR-X90A SET上提出True Sound,并尝试用多声道无线设计和更高阶的DSP技术来解决这些老问题。

三维声场的沉浸体验
SR-X90A SET 的核心卖点在于“压倒性的空间表现力”。不仅是水平方向的环绕,还能通过天空音束营造垂直的立体感。对白、音效和背景音乐都能在屏幕纵深方向清晰呈现。
加入后环绕单元后,整个系统的表现明显超越了单纯的 Soundbar + 超低音组合。很多电影和游戏的多声道信号在后方加入了大量音效,这些细节让观众座位后方的包围感大幅提升。再结合前方主机和顶部反射,完整的 3D 环绕声场形成了。

现在我们可以在蓝光碟以及在线流媒体上享受到Dolby Atmos和DTS:X的沉浸式音效,另外虽然Auro 3D音效的内容不多,但是这套回音壁组合也是支持的。通过开启“3D MUSIC”,我们可以启动机器内部的各种音效解码器,例如Auro-3D、Dolby Surround以及DTS Neural:X。

在播放普通立体声或者5.1的电影或者音乐节目的时候,这个模式可以强化房间顶部的听感,获得真正的3D沉浸式体验,特别在观看音乐或者演唱会这些内容的时候,效果最为明显,相比较其他回音壁产品,这是一大亮点。
比如在 PS5 的《蜘蛛侠》游戏中,蜘蛛侠在城市中穿梭的临场感明显增强。城市的背景音效在多声道中不断切换,空间感的流动极为真实。看动作大片时,后环绕和天空声道中的声音元素让效果更刺激。而在演唱会影像中,大型场馆的纵深感和氛围也被很好地还原出来。
电影实测:重现了影院的空间爆发力
为了进一步验证 SR-X90A SET 的表现,我们选用了两部 4K 蓝光碟:《导火线》和《疾速追杀》4。
《导火线》中大量的低频能量被系统完整捕捉。超低音单元不仅能量充足,而且低频富有弹性和韧性。在 30平方米的房间里,低频没有死板的轰鸣感,而是带有呼吸感和舒展感。更重要的是,低音炮与 Soundbar 主机、后环绕的中低频衔接自然,整体声场没有断层,证明了其精心的单元分工设计。
《疾速追杀》4这部电影的表现则是一场声效的极限挑战。影片中大量枪战和爆炸片段考验系统的动态与声道一致性。结果很惊喜:无论枪声从哪个方向传来,冲击力都统一且强劲。夜店场景里,音乐、人声和枪声叠加的复杂声场被清晰分离。天空声道加持下,子弹轨迹的移动感甚至连反射延迟都能听到,空间感极强。镜头切换时,整个房间的音效流动感就像真正的影院。
最后一些个人的零散想法分享给大家:一方面,SR-X90A SET 的价格说实话已经不低了;另一方面,它带来的沉浸感是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难以企及的。如果你正在考虑升级家庭影院体验,只要你希望在客厅中获得接近影院的包围感和空间感,那么这套组合就是一个答案。
结语:
SR-X90A SET并不是一款“普通”的Soundbar。它更像是雅马哈在True Sound理念下,把乐器制造的声学理解、音响制造的单元设计、以及AV功放的信号处理技术整合在一起的产物。它的核心逻辑非常明确:不仅要有扎实的技术储备,还要让用户开箱即用,几乎不用调试,就能获得理想的影院体验。
最后一些个人的零散想法分享给大家:SR-X90A SET的价格其实是中高水平,但它带来的沉浸感和真实感,是目前市场上同类产品很难达到的。如果你也希望在客厅里体验到接近影院的包围感和空间感,这套组合绝对值得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