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很多人看到 Perlisten,就会想到 THX Dominus 认证,也就是所谓的「上帝之声」,直到目前为止,通过 THX Dominus 最高等级认证的外摆扬声器(含书架、落地),全世界仅有 Perlisten 一家,也包括这次试听的 R5t 落地喇叭,有了 THX 认证,可能很多人以为Perlisten 是专为多声道设计,可是这次试听 R5t,总编只能说,Perlisten 拿来听音乐,可不是只有秀肌肉的音响性,其满满的音乐性,散发著回味无穷的情绪感染力,真棒,值得两声道玩家细细品味。
全球唯一THX Dominus认证
冲着THX Dominus认证,我和大家一样,以为Perlisten适合多声道应用,没想到听音乐居然这么棒,会这么想,也不是没道理,因为THX推出Dominus认证,至今全世界仅有Perlisten一家外摆扬声器(含书架、落地),可以达到如此严苛的规范,别无分号,就知道Perlisten有多强。
说起THX认证,总共四个等级,分别是 Compact、Select、Ultra与Dominus,规范在特定空间面积与天花板高度,执行300多项测试,通过者才能获得认证,Ultra已经是相当严苛的标准,能通过的品牌与产品已经不多,而最严苛的Dominus认证,直到2020年才由 Perlisten 领先达标,至今能够拿到 THX Dominus 认证外摆扬声器(含书架、落地),也仅有 Perlisten,真是强者啊!

总编的脸被打得很肿
当然,Perlisten 因为 THX Dominus 独步全球,傲视群雄的唯一认证,连总编都以为 Perlisten 比较适合多声道,这次听 R5t,那可真的重重打脸了,打的可不是 Perlisten,而是总编的脸打得很肿,真是错得离谱,R5t 听音乐的深刻感染力,让我最近经常霸占试听室,一听就是大半天,害其他编辑都要等总编听得心满意足之后,才有机会钻进来听自己负责的器材。

强调自家研发、自家工厂生产
关于Perlisten这家公司,2016年才创立,不过初期并没有做产品,主要是做音响设计工程顾问,2018年开始研发产品,直到2020年,才推出第一款Perlisten喇叭S7t,并且获得THX Dominus认证,从此一炮而红,声名大噪, 国际化的团队让Perlisten迅速打开市场,目前在北美、丹麦与中国,都有Perlisten的直属分公司。
虽然Perlisten是一家相对年轻的公司,不过其经营团队,可都是业界老手,而且他们都是对音响怀抱热情的创业家,专注于产品研发,Perlisten自家的技术都是从头开始的创新研发,从单体、放大模块到软件,都是自家研发,而最重要的生产环节,Perlisten是「自家工厂制造」,而不是交给 OEM 厂商,这也是 Perlisten 引以为傲的特点。

标榜「感性的聆听」
Perlisten 的品牌名称,源自「Perceptual Listening」,取字首合而为一,代表「感性的聆听」,我之前帮 Perlisten 原厂做翻译时,称之为「感知的聆听」,可是听过 R5t 之后,其音乐魅力与感染力,让我觉得翻译为「感性的聆听」, 更加适合。
其实,刚光是称赞 R5t 拥有深刻的音乐魅力与感染力,大概已经可以说明 Perlisten 有多好听了,但是,人家能把喇叭做得好听,可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拥有很高的技术含金量,其中,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就是 DPC 高音阵列。

DPC高音阵列是关键核心技术
DPC指的是R5t中低音单体中央的圆型单体模块,中央是26mm丝质软半球高音,上下各一颗26mm丝质软半球高音,构成DPC单体阵列,光是这个DPC,就拥有8项美国技术专利,而且随着Perlisten产品越来越多,其技术专利还会增加。
DPC 单体阵列的目的,就是要「提升水平扩散角度、降低垂直扩散角度」,假如我们看传统丝质软半球高音,圆形的单体,水平与垂直扩散角度,性能差不多,可是人耳聆听音乐时,从水平方向过来的声波,听起来比较自然,可是垂直扩散的声波,对应地板与天花板的反射音,抵达耳朵的时间不同,地板反射音来得快,天花板的反射音比较慢,所以如果垂直扩散角度大,反射过来的声波听起来就会觉得乱,主要是地板与天花板的反射音,能量与时间不一致,造成听觉上的不适应感。

降低垂直扩散角度、提升水平扩散角度
怎么解决问题? 当然是减少垂直扩散角度,增加水平扩散角度,技术其实已经在DPC单体阵列摆出来了,中央的26mm丝质软半球高音,藏在内凹的椭圆形浅号角,称为「Waveguide Lens」,藉此压低高音单体垂直扩散角度,而上下两个 26 mm 高音单体,则有彼此抵销的效果,降低向上与向下的声波,强化声波向前的能量。
这么简单吗? 当然,用看的很简单,但人家 Perlisten 利用 Comsol 电脑建模,反复计算最佳角度与分频点,才算出来 DPC 高音阵列的模样,想抄,恐怕没那么简单,这还包括 DPC 单体阵列的分频点,以及单体阵列的排列位置与投射角度,技术含金量确实很高。

自家研发HPF混合纤维纸盆
R5t的中低音单体,采用Perlisten自家研发的HPF振膜,代表Hybrid Pulp Formulation,其实就是纸盆振膜,可是抄纸时混合了长纤维硬木、竹纤维与羊毛,构成质量轻、刚性好的纸盆振膜。
有了DPC高音单体阵列,搭配双HPC纸盆振膜中低音,Perlisten为 R5t 打造了坚固的喇叭箱体,前障板厚度为 50 mm,侧板则是 25 mm,内部加上七组强化横梁,内部涂装沥青阻尼与纤维吸音材料。

可以两用的喇叭箱体
R5t 的喇叭箱体还有一处玄机,藏在底部,低音反射孔藏在喇叭下方,采向下发射,但是 Perlisten 还有一组厚实的圆形泡棉,可以塞住低音反射孔,这样就是声学气垫式音箱(Acoustic Suspension),等于一对喇叭,两种音箱工作模式。
假如您希望 R5t 的低频量感更多、下潜更沉,低音反射式音箱效果比较好,可是如果您希望 R5t 拥有反应速度快、结实有力的低频,可以塞入泡棉,Acoustic Suspension 效果更好,但注意其效率会略微降低,相对比较吃扩大机驱动力。

Acoustic Suspension低频收束更快
刚开始试听 R5t 的时候,总编是用低音反射式来听,因为拆箱时总编不在场,同事在安装底座时,顺手就把塞在里面的泡棉拆了下来,听了几天,很好奇声学气垫式的音色,于是请同事帮忙,把底座卸下来,塞上泡棉,再来听 R5t, 我就决定把泡棉塞着,虽然因此工作效率略微降低,可是低频瞬时反应的速度更好,力道更猛,低频收束更干净,更对我的口味。
不过,这是总编喜好的音色,究竟要用低音反射式(拿掉泡棉)或是声学气垫式,必须要自己试过,才知道在您的聆听空间,R5t 比较适合哪一种工作模式设定,没有标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