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技演奏:“钢琴之王”李斯特
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是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为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李斯特受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名家帕格尼尼的启发,决心在钢琴上创造出同样的奇迹。他的演奏风格继承了克列门蒂、贝多芬的动力性钢琴音乐传统,发展了一种19世纪音乐会的炫技性演奏风格。
李斯特追求的是一种令人眩晕的、具有炫技特技的钢琴演奏风格: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
他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在钢琴及以上的巨大贡献而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
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李斯特的主要作品有《12首高级技巧练习曲》、《6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三部《旅行岁月》钢琴曲集、《华丽足尖舞》和大量歌剧幻想曲,如改编自威尔第的《弄臣》、改编自莫扎特的《唐璜的回忆》、《诺玛的回忆》及《恶魔罗伯特的回忆》等等。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李斯特的名曲:
一、《爱之梦》第三首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三首都是夜曲体裁。其中的第三首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原歌曲作于1845年,音乐深情婉转,抒写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
演奏:郎朗
二、《死之舞》
这首钢琴与乐队的单乐章作品为李斯特作于1839年,据说是他在比萨的寺院墓地“圣洁之野”看到奥卡纳的壁画《死的胜利》所得的灵感。此曲是中世纪古老圣歌《末日经》的变奏曲,共5个变奏,第一变奏为中庸的快板;第二变奏钢琴左手进行主题,右手奏六连音符;第三变奏是活泼的谐谑曲风格;第四变奏慢板,钢琴以卡农的方式开始,接着有一段华彩,后速度加快至急板;第五变奏钢琴以赋格方式开始,接着有长大的华彩,然后变成谐谑的稍快板,钢琴在快速表达中形成华丽的结尾。
三、《前奏曲》
《前奏曲》是李斯特13首交响诗中的第三号,是李斯特交响诗中最著名的一首。该曲最初写于1844年,是根据法国诗人奥特朗(Autran)的诗作《四元素(风、水、星、土)》谱写的合唱套曲的前奏部分,1854年李斯特将其改写为独立的交响诗,并配上了另一位法国诗人拉马丁(Lamartine)的诗作《诗的冥想》中的一篇。
四、《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
《匈牙利狂想曲》第二号是李斯特创作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中的第二首,亦是最有名的一首,它被认为是钢琴独奏曲中技术要求最高的其中之一。此曲作于1847年,是题献给特里基伯爵(Count László Teleki)的独奏钢琴曲,后来于1851年出版,由于受到听众的喜爱,李斯特后来和另一位奥地利作曲家法兰兹·杜普勒共同改编成为管弦乐版本(S.359/4),于1875年出版,当年李斯特亦推出了双钢琴版本。
这首曲子恢弘的气势和细腻的情感交相辉映。
五、《第三号安慰曲》
演奏: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
李斯特的钢琴独奏曲《安慰曲》共有六首,第三首最优美,可以抚慰痛苦的心灵。
六、《钟》
《钟》(意大利语:La campanella),或译作《康派涅拉》,是由李斯特创作的《帕格尼尼大练习曲》(Grandes études de Paganini, S. 141 (1851))6首中第3首的钢琴独奏曲。此曲根据尼可罗·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协奏曲《b小调第2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钟声回旋曲”改编而成,对其曲调用手摇铃进行了加强。
演奏:辻井伸行
另外,李斯特将原来背朝听众的演奏位置变为侧面,使演奏家的情感与听众更易沟通,而且形成了辉煌浪漫的极富个性的钢琴演奏风格,他与同在巴黎的肖邦一起将钢琴艺术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
晚年的李斯特,开始收敛了他的炫目的技巧,尤其在他的晚年小品中,看似简单的音符,内中却暗藏了深不可测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