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热点
    • News 影音新品
    • Expo 展览
    • 清华建筑声学培训
    • 培训课程 – 学员名单
  • 最新测评
    • HEADPHONE 耳机
    • Hi-Fi 高保真
    • THEATER 家庭影院
    • TREND 音响 X 潮流
  • 乐享生活
    • Album 唱片
    • Blu-ray 影碟
    • Movie 电影
    • Music 音乐
  • 视听专题
    • 影音案例
    • 4K/UHD 超高清
    • ACOUSTICS 声学
    • Stereo 立体声
    • Surround 多声道
    • Wireless 无线连接
    • Brand 品牌故事
  • 关于影音新生活
    • 商务合作
  • 行业热点
    • News 影音新品
    • Expo 展览
    • 清华建筑声学培训
    • 培训课程 – 学员名单
  • 最新测评
    • HEADPHONE 耳机
    • Hi-Fi 高保真
    • THEATER 家庭影院
    • TREND 音响 X 潮流
  • 乐享生活
    • Album 唱片
    • Blu-ray 影碟
    • Movie 电影
    • Music 音乐
  • 视听专题
    • 影音案例
    • 4K/UHD 超高清
    • ACOUSTICS 声学
    • Stereo 立体声
    • Surround 多声道
    • Wireless 无线连接
    • Brand 品牌故事
  • 关于影音新生活
    • 商务合作
米乐影音
首页 › 乐享生活 › Movie 电影 › 正文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

影音新生活 Movie 电影 2015-05-22 27,429 0

在早期的3D电影史中,1953-1955年、1983年左右被认为是两个黄金时期。尽管3D在60年代有所褪色,多数电影也非常糟糕,但就个别影片来看的话,是能够发现它的形成规律及特点的。不了解50年代3D电影简史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之前那篇「原来这么早就立体了?!」。

3D电影在50年代后期的下滑之后,60年代几乎销声匿迹。60年代的3D可以分为两个阶段:60年代前期几乎处于休眠状态,以《九月风暴》(September Storm)、《怪体》(The Bubble)两部为主,仍然沿袭50年代B级片的特点;后期仅凭一部《空中小姐》(The Stewardesses)彻底让3D起死回生,让软色情3D成人电影在70年代大行其道。

虽然3D电影在60年代初并无几部,但3D影院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因为此时一种被称之为“空间视觉3D”(Space-Vision 3D)的新技术被开发出来,这项技术的起源来自于罗伯特·文森特·贝尼尔(Robert Vincent Bernier)上校,一个在3D电影史上被遗忘了的创新者。他发明的Trioptiscope空间视觉镜头已经成为近三十年间3D电影生产和展览的黄金标准。视觉立体电影呈现双重影像,一个影像重叠在另一个影像之上,只需为一台投影机安装一个特殊镜头。并在技术上消除了以前双机投影的调校,只是色调偏黑,不生动的偏振式(偏光式)3D影像,不像早期的双机3D放映,可以保持完美同步。

1960年9月9日,二十世纪福斯还发布了一款配备西尼玛斯科普式(CinemaScope)宽银幕立体镜头的双机摄影机。由爱德华·阿尔皮森(Edward L. Alperson)和导演拜隆·哈斯金(Byron Haskin)率先在电影《九月风暴》(September Storm)中使用了这台摄影机拍摄。影片以水下寻宝为情节,在西班牙的巴利阿里群岛取景,尽管是二十世纪福斯这样的大公司拍摄,这部电影的票房成绩却表现不佳,不仅摄影糟糕、剧本混乱,在3D技术上也出现了重影等问题。

九月风暴 September Storm (1960)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这一时期的3D电影取决于观众的口味 – 大多数3D电影制作者开始开发“性”这一类型,包括《亚当和六个裸体女神》(Adam and Six Eves,1962)和当时还是新人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服务生和交际花》(The Bellboy and the Playgirls,1962),看起来1962年真是色情电影业的好年景。这些电影仅为电影制造商带来了微薄的利润,但其实并没有推进3D技术。不过这一切,在1966年之后发生了改观。

六十年代的美国电影业正随着世界格局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六十年代中期以前,涌现出休伦港宣言、柏克莱1964年自由言论运动和反越战的新左派,还有文化起义,即沿着垮掉一代文学、摇滚乐、禅、迷幻物品以追求个人感性解放的嬉皮,到六十年代末皆被归入反叛文化之中。美国的电影业在也受到了巨大影响,此时好莱坞黄金时代已经远去,人们对大片不再热衷,独立电影开始受到追捧。美国的年轻导演们都以法国新浪潮为榜样,力图拍出洋溢着鲜活气息、青春无悔式的小片。《雌雄大盗》(Bonnie and Clyde,1967)、《逍遥骑士》(Easy Rider,1969)迎来了“新好莱坞”时期。

3D电影也是如此,B级科幻片《怪体》(The Bubble)仍然沿袭50年代3D电影的特点,讲述一对夫妇乘坐的飞机受到了神秘气流的影响,当他们来到一所小镇时,发现这里的人都行为古怪。

怪体 The Bubble (1966年12月公映)

这是采用的是空间视觉3D系统(Space-Vision 3D)的偏振式3D电影,也是第一部2.35:1宽银幕格式的3D故事片。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怪体》的时长由最初的112分钟逐渐被压缩,1976年的重映版变成90分钟,之后再度被削减为75分钟。这是因为3D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后来的DVD版本恢复为90分钟的时长。尽管此时的3D仍处于停滞状态,但三年后年就发生了改观。3D情色片《空中小姐》(The Stewardesses)另3D再度时髦起来,制作成本10万美元,却收回2700万美元的票房收益,这在当时绝对是一本万利。这种关于空姐的剥削电影。它针对的只是一定的受众,最初放映时被列为X级电影。大部分人还是奔着新技术下荧屏上的“裸露”镜头而来的。70年代的3D几乎被一窝蜂的情色、色情包围了。

空中小姐 The Stewardesses (1969年7月公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空中小姐》的票房宣传海报: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空中小姐》采用了“立体视觉3D”(Stereovision)技术,发明者是世纪精密光学(Century Precision Optics)公司的创始人克里斯·J·康登(Chris J. Condon)和导演小阿尔·西利曼(Al Silliman Jr)。他们开发出简单实用的便携式单机3D摄影机,该系统可以将两个影像并排合成在一个正常的35毫米电影框架内,用变形镜头来放大图像的宝丽莱过滤装置中。让观众的两只眼睛获得的影像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差别,使之获得明显的深度感,建立特征间的对应关系,将同一空间物理点在不同图像中的映像点对应起来,这个差别,也被称作视差(Disparity)影像。之后经不断的改良,在80年代日臻成熟,最终被用来拍摄多部像《大白鲨3D》(1983)这样的3D电影,带来80年代一股新3D热潮。

《空中小姐》后来还以70毫米3D制式放映过。此后的25年间,大约有35部影片采用了“立体视觉3D”技术。2009年,《空中小姐》还在克里斯·康登和导演艾德·梅耶(Ed Meyer)的配合下,在XPAND 3D、RealD和杜比3D影厅中放映。

摇尾巴 Swingtail ?(1969年12月公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这是一家16毫米软色情公司投拍的3D电影,不过这部影片可以说是3D影史上一次糟糕的尝试,它专注于“进入式3D”镜头和极端的特写,如贴近乳房和挥舞鞭子的镜头。

《摇尾巴》采用色差式3D技术(color anaglyphic),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红-蓝(或者红-绿、红-青)滤色3D眼镜。这种技术历史最为悠久,成像原理简单,实现成本相当低廉,眼镜成本仅为几块钱,但是3D画面效果也是最差的。色差式3D先由旋转的滤光轮分出光谱信息,使用不同颜色的滤光片进行画面滤光,使得一个图片能产生出两幅图像,人的每只眼睛都看见不同的图像。这样的方法容易使画面边缘产生偏色。

奶昔船长 Captain Milkshake (1970年11月)?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导演理查德·克劳福德的创作理念是用彩色3D拍摄战争动作场面,以提高越南的现实感。而美国的“另一个世界”的现实则用黑白和2D拍摄。

本片的3D部分采用的是偏光式3D技术,也被译作偏振式3D技术(polarized segments),配合使用的是被动式偏光眼镜。偏振式3D不是60年代的新技术,它在1953-1954年3D热潮时,已非常吃香。偏光式3D技术的图像效果比色差式好。偏光式3D是利用光线有“振动方向”的原理来分解原始图像的,先通过把图像分为垂直向偏振光和水平向偏振光两组画面,然后3D眼镜左右分别采用不同偏振方向的偏光镜片,这样人的左右眼就能接收两组画面,再经过大脑合成立体影像。

骸骨面 The Mask (1961) (1971年2月重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这是一部加拿大在1961年拍摄的恐怖片《面具》(The Mask),故事讲述一名精神科医生被一个阿兹特克面具逼到要疯掉的地步。无法抗拒的声音一直在告诉他“戴上面具”,医生陷入了这可怕的深渊。拍摄时采用2D黑白,但要表现医生被面具所唤起的梦幻世界,这些场景就要用3D来表现。该场景由特艺彩色公司来负责红绿3D。

《面具》在英国上映时,片名被改为”Eyes of Hell”。美国1971年重映时也采用了这一片名,这是第一部广泛在美国上映的加拿大电影。2015年,经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与新泽西州3D电影资料馆的全新修复,新的3D数字格式于首次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亮相。

《面具》采用的是补色3D技术(anaglyphic segments),它是所有3D中最经济的。它利用颜色过滤镜片来分离左右视图。但是因为眼镜的滤光效果不完美,左右眼视图往往无法完全分离,进而导致“重影”。此外,对3D眼镜的依赖,也是限制补色立体技术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骸骨面》黑白2D版画面,可以想象彩色版该画面有多骇人

恐怖蜡像馆 House of Wax (1953) (1971年10月重映)

旧片重映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文森特·普莱斯和查理士·布朗逊主演的50年代经典3D电影在这一年重映,看得出3D重映可不只是咱们才有的哈~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恐怖蜡像馆》

疯狂的庇护 Asylum of the Insane (1971年11月公映)

采用的是补色3D技术(anaglyphic segments),只有部分片段是3D。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70年代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进入70年代,3D产量随之提升,不过3D并不赚钱。整个70年代的3D要么是软色情的成人电影,要么是B级恐怖片,要么就是两者的结合。比如安迪·沃霍尔的监制的《行尸走肉》(Flesh for Frankenstein)就是这样一种高级的结合范例。3D仅仅被用来作为一种噱头,让人们去看些低预算的电影。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狂喜的秘密 Secrets of Ecstasy ’72 (1971年11月公映)

《狂喜的秘密》采用的是双35毫米合成16毫米1.33:1画幅,但只有部分场面是3D。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科学怪人之血腥恐怖 La marca del Hombre Lobo (1968)?(1972年1月上映3D版)

西班牙和西德拍摄的恐怖片,是狼人+吸血鬼题材。它最初在美国上映的是2D版本,那个版本的上映成绩还算不错。但后来上映的3D版票房却以失败告终了。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卧室制造 The Chamber-Mades (1972年3月公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怪体 The Bubble (1966) (1972年10月重映)

《怪体》的第一次重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监狱女孩3D Prison Girls (1973年1月公映)

70年代初期,女子监狱类型的剥削电影蔚然成风,3D电影也加入了这股热潮。不过据说这部叫做《监狱女孩》的电影只有很少的场面是发生在监狱中……即便如此,这部电影拥有70年代软色情片的典型元素,它的出名主要原因是它被宣传为“第一部3D成人电影”。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但观众对它却很买账: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滴答山双星 Two Guys From Tick Ridge (1973年1月公映)

一部3D短片

我,怪兽 I, Monster (1970年拍摄,1973年4月公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这部影片很有意思,它利用的是“普尔弗里希效应”(Pulfrich effect)来提供一种特殊的3D体验的。在这里科普一下:1922年,德国物理学家卡尔·普尔弗里希(Carl Pulfrich)通过在滤光片中观察摇动的小球得出了普尔弗里效应理论。他通过滤镜观察左右摆动的小球,发现小球不止左右摆动,还能自由前后运动。普尔弗里效应说明人眼在暗光、暗镜头的作用下看到的物体影像会比通常情况下延长,这时候,暗光和暗镜头的摄影器材就相当于一个滤镜,人们通过他们拍出来的影像会让观众产生错觉。比如说,布拉德·皮特明明刚刚微笑完了,嘴角已经垂下,大家左眼看到的图像是垂下,但是右眼看到的仍然是上扬的嘴角。当然这个延时只有几毫秒,但是这样足以制造出3D的效果。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皮特测试图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普尔弗里希效应测试图

 

在《我,怪兽》这部电影中,观众佩戴的3D眼镜的右镜片要比左镜片暗许多。这是因为人类的大脑视觉系统在处理暗刺激的时候会比处理亮刺激多花一点时间。所以暗的那只眼睛看到的物体会比亮的那只慢一拍,属于一种视觉上的错觉。这种3D在电影拍摄上需要一些聪明的摄影技巧和编排,保持前景向右移动、背景向左移动,才能使这种3D体验成为可能。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我,怪兽》

葛丽泰3D Three Dimensions of Greta (1973年3月公映)

英国的第一部3D故事片,采用的是补色3D技术(anaglyphic segments),据说影片后来又推出过4D版。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葛丽泰3D》

兰姆洛 Ramrod (1973年5月公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感激不尽 Domo Arigato (1973年6月公映)

故事类似50年代马龙·白兰度主演的《樱花恋》(Sayonara,1957),他的3D也是依靠每隔几分钟就向观众投掷各种东西来实现。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玩伴 The Playmates in Deep Vision 3-D (1973年9月公映)

性研究者拍摄的纪录片,采用色差式3D技术(color anaglyphic)深层视觉3D,这是第一部全长伊斯曼(柯达)彩色3D故事片。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超音速少女 Supersonic Supergirls (1973年10月公映)

又名” International Stewardesses”,沿袭了1969年票房大作《空中小姐》的风格,也是一部伊斯曼(柯达)彩色3D故事片。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爱在3D LOVE IN 3-D (1973年12月公映)

1973年英国拍摄的成人喜剧,采用70毫米摄影机拍摄的极不寻常的低预算。根据《葛丽泰3D》灵感激发的又一部3D性喜剧,电影本身包含几个非常著名的立体场景:橘子、水和胸部都是推向观众。采用了大量比较奇特的镜头角度来强调3D效果,使得场景变得夸张离奇。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行尸走肉 Flesh for Frankenstein (1974年5月公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这是70年代3D电影中比较有名气的一部。因为它是由由安迪·沃霍尔监制,保罗·莫里西导演的。安迪·沃霍尔除了拍摄了实验电影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批纯粹实验影片以外,还长期作为监制出品小制作的B级剧情片。并且本片的制片人还是意大利最著名的制片巨头卡洛尔·庞蒂。这部影片上映时被列为X级,现在已经成为CULT电影的经典,但大部分观众看到的都是2D版。原片为空间视觉3D(Space-Vision),电影制作者是想让观众更加明确片中的性与暴力。同时,这还是为数不多的发行过3D录像带的影片。

影片的票房海报: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血肉秀 The Flesh and Blood Show (1974年8月公映)

导演彼得·沃克拍摄的这部影片大部分时间是2D彩色,只是高潮戏被处理成了黑白的补色3D技术(anaglyphic segments),但因为黑白和多夜景,画面偏暗。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片中的2D部分: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片中的3D部分: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黑色洛丽塔 Black Lolita (1974年12月公映)

又是一部午夜场的3D软色情电影,但色差式3D技术(color anaglyphic)的立体效果非常糟糕,票房也是一败涂地。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斯莱·斯通 Sly & the Family Stone (1975年)

未拍摄完成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宇宙访客 It Came From Outer Space (1953) ? (1975年5月重映)

50年代3D恐怖片的重映,采用的是色差式3D技术(color anaglyphic),新版重映海报率先于1972年推出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黑湖妖谭 Creature from the Black Lagoon (1954) (1975年5月重映)

同上,色差式3D技术(color anaglyphic)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以及上述两部旧片的打包上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新金刚 A*P*E (1976年10月公映)

当约翰·古勒米重拍《金刚》(1976)时,韩国电影公司也在重拍自己的版本,还采用的是空间视觉3D系统(Space-Vision 3D),但是与金刚引发的灾难相比,这个版本的故事拍出来才是一场灾难。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夜猫女 Wildcat Women (1975年10月公映)

色差式3D技术(color anaglyphic)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怪体 The Bubble (1966) (1976年9月公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前文提及过,1976年的重映版本将时长缩减为75分钟,而片名也被改为《怪诞入侵地球》(Fantastic Invasion of Planet Earth),海报的重新设计也比较符合70年代的风格。

水果硬糖女孩 The Lollipop Girls in Hard Candy (1976年10月公映)

色差式3D技术(color anaglyphic)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野性骑手 The Wild Ride (1976年10月) 短片

行尸走肉 Flesh for Frankenstein (1973) (1976年10月重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女星 The Starlets (1976年11月)

这部电影在影院放映的是3D制式,在家庭电视上是2D制式。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爱之体验 Experiments in Love (1976年11月) – 短片

惊恐3D FUNK IN 3-D (1976年11月)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爱在3D LOVE IN 3-D (1976年11月重映)

The Groove Room (1977年3月公映)

又名:What the Swedish Butler Saw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国会山女郎 The Capitol Hill Girls (1977年6月公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重型设备 Heavy Equipment (1977年7月)

色差式3D技术(color anaglyphic)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千刀万里追 Dynasty (1977年8月公映)

台湾、香港合拍武侠片《千刀万里追》,被认为是最早把3D运用到武侠片中的。1977年8月在北美公映,最初为3D拍摄,制作上有明显的为立体感而表现的手法,包括飞向银幕的弓箭、投掷的石子和血滴子,即便现在通过2D制式观看也很有意思。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南北双侠 The North And South Chivalry (1977年)

台湾拍摄的武侠片,不过美国没有证实有无上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MANHOLD (1978年1月公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冲浪女孩 The Surfer Girls (1978年2月公映)

讲两个女孩去海滩勾搭冲浪者的故事。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飞渡卷云山 The Magnificent Bodyguards (1978)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由罗维导演,成龙主演的3D武侠片,也是香港的首部3D电影。影片为了营造立体感,强调了一些视觉表现,如掌法、刀剑、石块和蛇飞出银幕等。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海之梦 Sea Dream (1978年6月) 短片

迪斯科娃娃 The Disco Dolls in Hot Skin (1978年9月)

这部电影采用了色差式3D技术(color anaglyphic),拍摄了四个不同章节下的金发女郎艾曼纽,原始版本时长80分钟,审查版删去了9分钟。虽然拍摄于1977年,但在1984年前并没有广泛上映。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威利尼尔森独立日庆祝 Willie Nelson’s 4th of July Celebration (1974年拍摄,1979年6月上映)

3D音乐电影

映画 | 好莱坞60-70年代3D电影知多少?-影音新生活

好了,这次的3D分享就先介绍到这,以后有时间再接着弄1980-1990年的3D电影。

喜欢 (1)
微博 微信 QQ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
影音买手 全景声家庭影院
影音买手
上一篇

让声音脱胎换骨?浅谈耳机的平衡输出

下一篇

【思逸言遒话环绕】第四季第三集:《放眼世界》篇之三

猜你喜欢

  • 影像香港:王家卫的八部电影与六个香港

    影像香港:王家卫的八部电影与六个香港

  • 电影 | 传安娜·德·阿玛斯将取代盖尔·加朵成为神奇女侠?粉丝:身材OK!

    电影 | 传安娜·德·阿玛斯将取代盖尔·加朵成为神奇女侠?粉丝:身材OK!

  • 漫威:最硬关系户,导演让她参演,没人敢不同意

    漫威:最硬关系户,导演让她参演,没人敢不同意

  • 推荐 | Galileo Kindan no Majutsu 神探伽利略 禁断的魔术 2022新作SP

    推荐 | Galileo Kindan no Majutsu 神探伽利略 禁断的魔术 2022新作SP

  • 《流浪地球2》预告公布,大年初一上映

    《流浪地球2》预告公布,大年初一上映

  • 推荐 |《奥本海默》不用CG特效,导演居然在电影中引爆真的原子弹?

    推荐 |《奥本海默》不用CG特效,导演居然在电影中引爆真的原子弹?

  • 分享 | “超高清镜头,超多电影周边” 壮志凌云2 Top Gun Maverick 2022

    分享 | “超高清镜头,超多电影周边” 壮志凌云2 Top Gun Maverick 2022

  • 豆瓣电影推荐丨Knives Out 利刃出鞘

    豆瓣电影推荐丨Knives Out 利刃出鞘

  • 豆瓣电影推荐丨心迷宫

    豆瓣电影推荐丨心迷宫

发表评论 点击这里取消回复。

推荐专题

  • 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的世界!

    查看专题
  • 每月最新影音产品试用与测评推荐!

    查看专题
  • 潮流回归,让黑胶唱片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为什么黑胶唱片这么好玩?

    查看专题
  • 影音世界已经踏入新的领域,您跟上吗? 了解全世界最新音响技术

    查看专题

读者统计

  • 1,026
  • 870
  • 7,977
  • 33,453
  • 674,038
  • 7,065,145
  • 2,184,023
  • 7,606

最热点击文章

  • 动态 | “近乎全能的媒体中心”R-N2000A流媒体高保真功放使用感受
    2025-02-18 3,144

    动态 | “近乎全能的媒体中心”R-N2000A流媒体高保真功放使用感受

  • 推荐 | “你看到的是外在,我欣赏的是内在!”Yamaha R-N2000A与NS-2000A Hi-Fi旗舰组合!
    2025-02-20 3,080

    推荐 | “你看到的是外在,我欣赏的是内在!”Yamaha R-N2000A与NS-2000A Hi-Fi旗舰组合!

  • 视频 | 爱普生QL3000:6000流明+7镜头组,亮度惊人的”单反级”投影机
    2025-03-29 2,771

    视频 | 爱普生QL3000:6000流明+7镜头组,亮度惊人的”单反级”投影机

  • 动态 | 雅马哈旗舰解码耳放一体机HA-L7A荣获2025年德国iF设计奖
    2025-04-15 2,384

    动态 | 雅马哈旗舰解码耳放一体机HA-L7A荣获2025年德国iF设计奖

  • 视频 | 爱普生CH-QB1000B投影机测评,这才是高端家庭影院该有的体验!
    2025-03-25 2,160

    视频 | 爱普生CH-QB1000B投影机测评,这才是高端家庭影院该有的体验!

  • 动态 | 雅马哈三套Hi-Fi组合一步到位!闭眼入不踩雷的高性价比搭档
    2025-04-28 1,893

    动态 | 雅马哈三套Hi-Fi组合一步到位!闭眼入不踩雷的高性价比搭档

  • 动态 | “静界有声,独幕观影”雅马哈YH-L500A头戴式蓝牙耳机
    2025-04-22 1,778

    动态 | “静界有声,独幕观影”雅马哈YH-L500A头戴式蓝牙耳机

  • 展会前瞻 | “品鉴旗舰西装套的沪上声宴”第九届上海国际耳机展
    2025-02-25 1,764

    展会前瞻 | “品鉴旗舰西装套的沪上声宴”第九届上海国际耳机展

  • 访谈 | “将理想化作现实”对话雅马哈旗舰耳机YH-5000SE设计师
    2025-03-18 1,745

    访谈 | “将理想化作现实”对话雅马哈旗舰耳机YH-5000SE设计师

  • 分享 | “音质出色、价格合理、功能丰富”雅马哈R-N1000A Hi-Fi功放使用感受
    2025-02-10 1,724

    分享 | “音质出色、价格合理、功能丰富”雅马哈R-N1000A Hi-Fi功放使用感受

  • 展会前瞻 | “打造沉浸式音乐体验”雅马哈旗舰西装套亮相广州
    2025-03-21 1,612

    展会前瞻 | “打造沉浸式音乐体验”雅马哈旗舰西装套亮相广州

  • 动态 | “春游季,悦耳春光”带上雅马哈,随行不凡
    2025-04-02 1,083

    动态 | “春游季,悦耳春光”带上雅马哈,随行不凡

  • 软件更新 | 雅马哈MusicCast功能产品2025年3月软件更新
    2025-03-18 1,053

    软件更新 | 雅马哈MusicCast功能产品2025年3月软件更新

  • 分享 | “代表建筑声学的最高水平” 介绍国内8个最知名的音乐厅!
    2025-02-10 633

    分享 | “代表建筑声学的最高水平” 介绍国内8个最知名的音乐厅!

  • 音乐 | “为爵士乐注入了更多放克元素”赋予爵士灵魂的颤音琴大师Roy Ayers逝世,享年84岁
    2025-03-06 525

    音乐 | “为爵士乐注入了更多放克元素”赋予爵士灵魂的颤音琴大师Roy Ayers逝世,享年84岁

  • 关于声学 | 要在Hi-Fi房间中获得理想的声学效果,房间的比例和面积是关键因素
    2025-02-12 500

    关于声学 | 要在Hi-Fi房间中获得理想的声学效果,房间的比例和面积是关键因素

  • 推荐 | “最新的Hi-Fi潮流,从MQA与数字播放说起” 山灵MCD1.3 MQA-CD机
    2025-02-19 459

    推荐 | “最新的Hi-Fi潮流,从MQA与数字播放说起” 山灵MCD1.3 MQA-CD机

  • 家访 | “难忘的佰俪声Perlisten梦幻家庭剧院”探访桃园高阶版WaveForming系统
    2025-02-11 362

    家访 | “难忘的佰俪声Perlisten梦幻家庭剧院”探访桃园高阶版WaveForming系统

  • 新品 | “附加无线欢唱功能”Elephant’s Gears Cube 携带式蓝牙音响
    2025-05-06 310

    新品 | “附加无线欢唱功能”Elephant’s Gears Cube 携带式蓝牙音响

  • 关于声学 | 建筑声学工程就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专业细分市场
    2025-02-25 283

    关于声学 | 建筑声学工程就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专业细分市场

关于影音新生活 商务合作

Copyright © 2025 影音新生活 粤ICP备14020517号-2 · Designed by nicetheme

如果本站有文章侵犯您的版权,请随时联系我们删除。

大家都在搜

  • 4K
  • UHD
  • Dolby Atmos
  • DTS:X
  • 发烧音响
  • 电影
  • 音响
  • 下载
  • 黑胶
  • 耳机
  • 杜比全景声
  • 家庭影院
  • 雅马哈
  • 天龙
  • 马兰士
  • 家庭影院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