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歌载舞的民间喜庆场面” 乔治·艾涅斯库:《罗马尼亚第一狂想曲》
乔治·艾涅斯库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音乐通才。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首先会说,这是一位小提琴家,在所有论述小提琴艺术沿革的读物里,都不可能不提到他的演奏风格和艺术成就。而且,总不会忘记补充强调,他还是一个小提琴教育家,他造就出的一大批小提琴演奏家里,有好几位声名显赫的大师级人物,其中包括梅纽因和格吕米奥,这是20世纪小提琴艺术史中名垂史册的两位显赫人物。艾涅斯库的钢琴演奏也堪称一流,钢琴大师阿图尔·鲁宾斯坦曾私下里向人表示,艾涅斯库的钢琴技术连他也值得羡慕。但是,艾涅斯库走到任何地方演出,哪怕是登台演奏钢琴,人们也不称他是“钢琴家”,这却是一桩怪事。艾涅斯库的指挥艺术是世人公认的,他是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继承人,指挥纽约爱乐乐团。只有回到罗马尼亚,人们才首先称他为“作曲家艾涅斯库”。因为,他的创作深深地植根于罗马尼亚民族文化土壤,是他第一个使罗马尼亚民族风格的音乐走向世界。他是罗马尼亚交响音乐的奠基者。从20世纪50年代起,罗马尼亚每隔三年举办一次“乔治·艾涅斯库国际音乐节”,这个荣誉他当之无愧。
艾涅斯库的交响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是两首《罗马尼亚狂想曲》,其中,《A大调罗马尼亚第一狂想曲》在音乐爱好者中更为上口。这首乐曲写于1901年,那时艾涅斯库20岁,刚从巴黎音乐学院毕业不到两年。他在音乐学院学作曲的老师是著名作曲家马斯涅和福莱,毕业时得过学院大奖,这是一个有很高荣誉的奖项。《罗马尼亚第一狂想曲》首演后,他的老师马涅斯赞叹道:“艾涅斯库是天生的一位交响作曲家,他才20岁,写的管弦乐已经像大师一样了。”
载歌载舞的民间喜庆场面
《罗马尼亚第一狂想曲》是一首绚丽多彩的管弦乐,民族气息浓郁而清新,乐曲以飞速旋转的舞蹈节奏,炽烈的民歌旋律交织成喷涌而出的欢乐热情,表现出无拘无束的开朗情绪,充满对淳朴的民间生活的热爱。音乐大量采用罗马尼亚民间艺人“莱乌塔尔”的歌曲和舞曲素材。“莱乌塔尔”是长年游走四方的流浪艺人,为农村庆典娱乐提供音乐服务,村镇里的婚嫁迎娶、丰收宴饮、节日欢庆,都要请“莱乌塔尔”到场助兴,没有“莱乌塔尔”的婚礼就像丰盛的宴席上缺了美酒一样失了体统。
“莱乌塔尔”表演的歌舞音乐构成很繁杂。罗马尼亚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巴尔干半岛东北部,这里最早的居民是色雷斯人和达契亚人,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人是这里的征服者。在中世纪的八个世纪里这片土地遭到来自所有邻国的入侵,西哥特人、匈奴人、阿瓦尔人、斯拉夫人、保加利亚人、马扎尔人,都曾征伐并统治过这个喀尔巴阡山怀抱的国度,异族的入侵给这里的语言和文化留下各种印记,保加利亚帝国的统治使这里的居民皈依了东正教。公元14世纪到16世纪,黑海对岸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频繁发动向欧洲扩张的战争,这里数次成为十字军与穆斯林角逐的战场,斯特凡大公曾大破土耳其苏丹。不同种族、宗教、文化轮番在这里繁衍,使这个地区的区域文化异常丰富多彩,语言和民间音乐里留下了各个历史时期和周边多民族的印记,音乐尤其富于色彩。从14世纪起,流浪的吉普赛人进入欧洲,在自东向西的迁徙路线上,罗马尼亚是重要的一站,吉普赛人的歌舞表演也给当地艺人带来值得吸取的欢乐与热情,“莱乌塔尔”的民间乐师表演的歌曲和舞曲既保留了罗马尼亚本民族固有的拉丁人的热情、山地达契亚人活跃的舞蹈节奏,又吸收斯拉夫人、匈牙利人舞曲的旋律,并借鉴吉普赛人的表演方式,形成一种绚丽多彩的民间歌曲艺术。乔治·艾涅斯库的《罗马尼亚第一狂想曲》里采用的音乐素材全部采自“莱乌塔尔”。
艾涅斯库使用民间音乐尽量保持乐曲原有的风貌,不使素材先遭到“驯化”,变成合乎交响乐规律的音乐主题,然后根据这个主题发展下去,做中规中矩的交响处理。他把民歌和舞曲直接用在音乐里,主题不发展扩张,只做曲调的变奏,通过速度、力度的变化和丰富多彩的配器渲染气氛,使音乐保持了绚丽的民间色彩。音乐一开始由单簧管奏出一个民歌旋律片断,这是一首在罗马尼亚广泛流行的民歌《我有一块钱,也要买酒喝》,双簧管随之呼应,这个导句高旷而有节制,似乎在抑制着即将迸发的热情。弦乐参加进来以后,奏出完整的民歌旋律,这时民间欢乐的场面开始形成,音乐活泼起来,几个民歌旋律相继出现,速度逐渐加快,力度逐渐增强,舞蹈节奏也愈发强烈,罗马尼亚民间音乐特有的切分节奏和符点节奏与阵风般的快速旋律交织,形成炽热的舞蹈场面。色彩鲜明的配器在旋律转换之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舞蹈的热烈情绪一步步推向高潮。在乐曲接近尾声时,炽烈快速的霍拉舞曲展现出狂欢的场面,人们熟悉的《云雀》旋律出现了,飞速旋动的曲调上下翻飞,整个乐队爆发出激动人心的狂热高潮。突然,辉煌的场面寂静下来,响起一个轻快却平静的旋律,但这只是片刻的宁静,乐队便全体加入,从弱奏骤然推向收束的强音。
《罗马尼亚第一狂想曲》自由而狂放,情绪变化无拘无束,大量使用民间和民族音乐,是典型的狂想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首乐曲在1903年首演时便获得很大成功,随后在欧洲各国和北美广泛流传,使艾涅斯库享有很高声誉。
乔治·艾涅斯库一生的作品数量不多,一共只有33部作品,但涉及的音乐体裁却很多:交响曲、歌剧、室内乐、交响诗、狂想曲,还有一些小型作品。他的音乐创作在多个方面都有值得称道的成就,但被人们广泛熟知的仅限于两首《罗马尼亚狂想曲》和一首弦乐队演奏的小型乐曲《春天》,这一直使艾涅斯库感到遗憾。他在回忆录里说自己主要是作曲家,其次才是小提琴家,因为只拉小提琴而不作曲,是不能使他获得音乐上的满足的。
艾涅斯库的作品植根于民族音乐的土壤,有浓厚的民族气息,他使罗马尼亚音乐走向世界,他理应属于民族乐派,但是许多种西方音乐史里论述民族乐派的章节里,都没有提到他的名字,也许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稍晚,那个时期民族乐派已经在衰落了。艾涅斯库的家乡对他是慷慨的,这个地处摩尔多瓦地区的小村镇,现在的名字就叫乔治·艾涅斯库,以纪念这位闻名于世的音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