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里飘荡的无言歌,充满浪漫气息” 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
一提起肖邦这个名字,人们自然会同时想到女作家乔治·桑。在音乐家传记作家的笔下,乔治·桑是一个古怪的人,她吸烟、喝烈性酒、着男装;她风流任性,在与肖邦同居之前有过类似关系的有钢琴家李斯特、诗人缪塞、孩子的家庭教师;她自私乖戾,与肖邦交往只是用来装饰自己;她粗暴的举止使肖邦无法安心创作,并且在39岁时夭亡。然而,这只是一面之词,在文学家传记作者的笔下,肖邦则是一个女性化的男人,他多愁多病,靠着乔治·桑母亲般的呵护活着,这个在键盘上浅吟低唱的客厅钢琴家拖累着乔治·桑,使她在文学的道路上中途而止,没有攀上最高峰。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偏颇的结论,他们出于感情用事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肖邦与乔治·桑同居的8年里,肖邦处于一生中创作的旺盛期,他的著名作品几乎都在这个时期创作,而乔治·桑的几本重要的小说也都在这几年中写下,同肖邦分手以后她从事的主要是社会活动,已经与文学关系不大了。
肖邦1831年来到巴黎,当时的巴黎既是钢琴艺术的中心,又堪称是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中心,一大批艺术家云集在这里,巴黎正是肖邦施展才华的地方。
巴黎音乐界很快就开始赞美肖邦,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群艺术家,包括钢琴家李斯特。1835年肖邦遇见了他童年时的朋友沃津斯基伯爵一家,对伯爵小姐马丽亚·沃津斯卡亚的爱情完全占据了肖邦的心。不幸的是肖邦竟因为严重的肺病而错过了这次姻缘,而且,身体和精神都遭到严重的损伤,只留下一首使沃津斯卡亚伯爵小姐这个名字至今还有人知道的《告别圆舞曲》。
这次打击造成了肖邦与乔治·桑增加接触并能自由结合的契机。女作家乔治·桑是一位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不仅她的作品,连她的行为方式都有意识地向保守的社会意识示威。经李斯特介绍,她认识肖邦以后,乔治·桑从肖邦的钢琴里洞悉肖邦的内心世界。当她独自去拜访肖邦时,寡言少语的肖邦用钢琴与乔治·桑交流,他只要一触到琴键,就好像在滔滔不绝地诉尽生平不快意,乔治·桑从琴声里悟出肖邦的情愁与乡愁。
1838年秋天,肖邦的病情恶化,为了换一个环境为肖邦养病,乔治·桑带着肖邦和自己的两个孩子到西班牙的马约卡岛疗养。这是个地中海上的岛屿,气候很好,但是不幸,他们住了不久便赶上雨季,肖邦因感冒而病情进一步恶化。岛上的居民看到肖邦的样子,生怕传染病在岛上传播,便不准他们住在村镇里,他们只好住在山上一座古老的修道院里。
这所修道院是中世纪的建筑,已经很不适宜居住,既透风又漏雨,寒冷潮湿,肖邦住在这样的地方情况可想而知。在他写给友人的信中,称自己已经病入膏肓,甚至将不久于人世。但是从这个时期肖邦的创作来看,情况也许还不至恶化到这种地步。他的《降D大调前奏曲》就是在马约卡岛上写的。
肖邦与乔治·桑和两个孩子住到修道院以后,生活用品都由乔治·桑到六公里以外的市镇上去采购。有一天乔治·桑去买东西,恰逢天降大雨,阻隔在外不能回来。病中的肖邦独自躺在家里,听着风声雨声,又寂寞又担心,房子漏雨,滴滴答答的水声令人心烦。肖邦自从与乔治·桑同居以来,生活上事事都由人照料,事实上已离不开乔治·桑的关护,病中客居在海岛上古老的修道院里,风声雨声,催人愁肠百结,他索性起身,写他早在计划中的《前奏曲集》。屋檐滴落的雨滴声恰好提供给他一个单音节奏型,就着这个音型,肖邦一口气写完了这首著名的前奏曲。
模仿巴赫《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为钢琴写前奏曲,是肖邦早就构思过的计划。肖邦对巴赫、莫扎特等古典作曲家的音乐非常尊崇。作为钢琴家,他对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更是视为“钢琴圣经”。他按照《平均律钢琴曲集》调性研究的思路,一个调一个调排列着写下去,也写了24首。所不同的是肖邦只写了前奏曲而没有写赋格,而巴赫是在赋格前面前置了前奏曲。
前奏曲是一种自由结构的短曲,15、16世纪就已经有了,到了巴罗克时期发展成赋格、器乐组曲等结构严谨的乐曲的引子。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使前奏曲游离出来,成了独立的器乐形式,音乐也带有浪漫色彩。肖邦的24首前奏曲堪称是浪漫主义的前奏曲的典范,每一首都是形象鲜明的性格小品,乐思简练,形式完美,被人称之为浪漫主义的音乐格言。这些前奏曲后来都被后人加上标题,这些标题虽然不十分准确,有的甚至很牵强地联系作者的生活经历,但是,从作品的内容来看,也还颇有几分接近。肖邦在马约卡岛那个雨夜写的第15首降D大调前奏曲,始终贯穿着持续的同音反复,并伴随着单调的节奏,有如雨滴落地,被人加上《雨滴》的标题,就很形象。
《雨滴》是肖邦的前奏曲里流传甚广的一首。乐曲的音乐形象虽比较单一,但仍有许多细腻的变化,乐曲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随着清纯的雨滴声,仿佛是雨夜里飘荡的无言歌,充满浪漫气息。
乔治·桑曾给肖邦的前奏曲作了一些文字描写,这些文字也很美,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肖邦当时创作的背景,对理解音乐内容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