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浪漫主义风景画” 门德尔松:管弦乐序曲《芬格尔岩洞》
德国作曲家瓦格纳用慷慨的言辞称颂门德尔松是“一流的风景画家”。这话当然不是用来褒扬门德尔松青年时期画的那些风景写生画,而是指交响序曲《芬格尔岩洞》而言。
门德尔松在20岁时离开柏林,游历欧洲,足迹远至那不勒斯、维也纳、巴黎、伦敦。沿途各国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滋养了他,归来之后,便写出了很多作品。也正由于此,他的不多的几部交响作品里最优秀的几部都与这次旅行有关。其中包括第三交响曲《苏格兰》、第四交响曲《意大利》和序曲《芬格尔岩洞》。
《芬格尔岩洞》这首序曲又称作《赫布里底群岛》,是门德尔松1829年夏季在苏格兰远游至赫布里底群岛时开始构思的。赫布里底群岛地处苏格兰北部北高地外的西北沿海,分内赫布里底和外赫布里底两个群岛,由四十多个主要岛屿和无数荒岛组成,分布着数万居民。这里地处高纬度地区,受北海寒流侵袭,气候寒冷。赫布里底群岛分布面积大,地形和航线复杂,早期海盗以这里为藏身的乐园。西欧和北欧航海民族早就对这片群岛有所认识。除苏格兰、爱尔兰、英格兰人以外,挪威人、荷兰人、高卢人都在这里有早期活动。赫布里底地貌奇特,有许多奇绝的景观,门德尔松的序曲《芬格尔岩洞》描写的芬格尔岩洞就是突出的一处。
芬格尔洞是斯塔法岛上一大排洞穴奇景之一。斯塔法是古挪威语,意思是石柱。斯塔法岛上的洞穴中有天然形成的巨型石柱,石柱规则整齐,有如鬼斧神工。芬格尔洞在这些洞穴里最为著名,它纵深69米,宽12米,海水直通洞内,洞口高出海平面20米,洞内水深7.6米。洞里的石柱由红色、紫色、棕色的玄武岩构成,上面披挂着绿色和黄色的海生植物和苔藓,岩溶产生的白色石灰质点缀其上;洞顶上垂下黄色、红色、白色的钟乳石,海涛冲击下,洞内产生一阵阵轰鸣;阳光映入,色彩斑驳陆离。与门德尔松同游的旅伴卡尔·克林格曼用文字记录过进洞的经历:“我们乘船驶去,紧贴着呼啸的大海攀登一个个石柱桩子进入芬格尔洞。其绿色无比的海水咆哮着涌入山洞,从没有见过比它更稀奇古怪的景象了。一根根石柱可以比作一架巨型管风琴,在黑暗中轰鸣,毫无意义地陈列在那里,孤零零地,里里外外都是灰蒙蒙的汪洋一片。”来自欧洲内陆的诗人克林格曼看来并不欣赏这荒凉的北方海洋,他写道:“巍峨的高地和无际的大海除了产生威士忌、雾和糟糕的天气外,别无他物。”而门德尔松却被苏格兰风光和芬格尔洞迷住了。他在这里盘桓很久,伫立在岩石上凝望大海,头脑中很快产生了一个音乐主题。这就是《芬格尔岩洞》序曲的前八个小节。
门德尔松出身于名门望族,自幼接受良好教育,生活优裕,结交的都是风流名士,出入的尽是豪门深宅,但这些都不能成为认定他柔弱不强的根据。门德尔松不是像某些批评家说的那样矫揉造作、平淡肤浅,专喜欢安宁静谧的田园牧歌。他所接受的严格教育使他首先继承的是欧洲古典主义的崇高精神。所以,他一踏上苏格兰的土地,便感动于北方海滨的粗犷蛮荒。在他给姐姐芳妮的信里写道:“为了让你理解赫布里底群岛给我的印象之不凡,我脑子里出现了这个音乐……”接着,他写了21个小节的乐谱,这就成了序曲《芬格尔岩洞》的第一主题。这个主题的音型模仿波浪起伏、潮进潮退,不加修饰,完全是对海的崇敬和仰慕。这个主题被后来的“大自然音乐”奉为圭臬。
门德尔松没有急于把他在赫布里底获得的灵感写成完整的作品,他带着粗犷浪漫的心情继续旅行。直到一年多以后,才在罗马完成了序曲的第一稿。门德尔松对完成的手稿很不满意,他认为传统规范的音乐手法的运用妨害了音乐粗犷质朴的原始本性,他要求在音乐里保留“鲸鱼油、海鸥和鱼肝油的腥味”。在此以后,他几易其稿,直到1832年,才由伦敦爱乐乐团在科文特花园剧场举行首演。门德尔松对首演的情况很满意,不过,在乐谱出版之前,他又三易其稿,直到1833年才出版发行。出版时总谱上的标题是《芬格尔岩洞》,而乐队分谱则印着《赫布里底群岛》,现在这两个名称同时通行,不会产生歧义。
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岩洞》序曲是一种单乐章交响作品,又称作音乐会序曲。序曲最早出现在意大利,经常用作歌剧、清唱剧、舞剧的开始曲,起初只起到预示演出即将开始,请观众注意的作用。到斯卡拉蒂的时代,序曲定型为快—慢—快的固定组成形式,称作意大利序曲,也叫做交响曲。事实上,交响曲在维也纳乐派的音乐实践下形成了完整的四个乐章形式后,还有人把这种交响曲称为“序曲”。海顿的12部“伦敦交响曲”在伦敦上演时就被称作序曲。18世纪中叶以后的古典序曲大多采用奏鸣曲式的戏剧性结构。歌剧序曲起着预示剧情和引导听众进入戏剧的作用。到了19世纪,序曲开始脱离歌剧,形成单独演奏的音乐会序曲,浪漫派音乐家后来把它发展成交响诗。门德尔松的音乐会序曲《芬格尔岩洞》是这类体裁中第一个出现的,这算是开了风气之先。
《芬格尔岩洞》序曲采用奏鸣曲式,全曲演奏下来约10分钟。音乐的第一主题就是前面提到过海浪拍击岩洞的固定音型,由大管、中提琴、大提琴奏出,反复出现。第二主题要平和自由得多,出现在大管和大提琴上。奏鸣曲的展开部是门德尔松反复修改的部分,大海在这里骚动不安;然后,发展成汹涌的浪涛,经过激烈的冲突;最后,又回到安宁的潮声中去。音乐自始至终在描摹北方的大海,所以,有人形容这首乐曲是一幅浪漫主义风景画。
近年来,有一些介绍《芬格尔岩洞》序曲的文章,把这首序曲与爱尔兰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芬格尔联系起来,进一步说明门德尔松的这段音乐具有英雄史诗的意味。但这是缺乏根据的,至少是牵强的。这种说法的逻辑过程如下:芬格尔是民间史诗中的英雄,他的儿子莪相(又译作奥西安)是吟唱诗人,他的诗歌记叙了芬格尔的英雄事迹。莪相诗歌在启蒙运动时期出版。歌德读过莪相诗集,他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人公就是莪相的崇拜者(歌德的小说中只写出维特读莪相,并未见得是崇拜者)。门德尔松是歌德家座上客,可能也受过歌德的启发,所以,当他游览芬格尔洞时,联想到战斗中牺牲的英雄和他们的英雄业绩,于是,推导出这首序曲中有英雄崇拜的内容。这个过程迂回得太遥远了,而且以主观测度作为导向,很难令人接受。门德尔松就是门德尔松,他无须用任何音乐以外的东西来装饰。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762年前后出版的由苏格兰诗人詹姆斯·麦克弗森“发现”的“莪相的史诗”,原来却是伪作。那里面把爱尔兰英雄都说成是苏格兰人,曾激怒了爱尔兰学者。
19世纪是浪漫主义时期,由于启蒙运动的推动,欧洲的文学、艺术、音乐全面进入浪漫主义运动。浪漫主义艺术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对大自然的迷恋。在浪漫主义音乐里,大自然景物不再是简单朴实地被描绘,而是音乐家获取灵感和力量的源泉。作曲家的内心世界与大自然之间形成一种亲缘关系,产生出无拘无束的艺术个性。门德尔松的交响序曲《芬格尔岩洞》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典型作品。音乐不仅描绘自然景物,更寄托着作曲家的主观抒情,而感情的抒发,又主要是个人化的。把握住这一特点,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情感内容。
柴科夫斯基:关于一个可爱地方的美好回忆(旋律)
小提琴曲集《一处可爱地方的怀念》共包含三首乐曲:《沉思》、《谐谑曲》、《旋律》。关于这“一处可爱的地方”,要从柴科夫斯基与他的保护人梅克夫人之间的友谊谈起了。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履历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音乐大师们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他没有自幼接受严格的音乐训练,没有从小表现出聪慧的音乐才能,更没有在青年时期便在音乐界一鸣惊人。直到22岁以前,他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柴科夫斯基生在一个采矿工程师家里,8岁开始学钢琴,在音乐方面没有表现出非常的才华。他14岁进法律专科学校,毕业后在司法部谋了个差事。在此期间,他一直没有放下热爱的钢琴,也学着作几首小曲。22岁时进了安东·鲁宾斯坦的彼得堡音乐学院,一边做着司法部的小官,一边学着作曲。一年后辞去官职,专心从事音乐。同时与贫困做着斗争。这对于柴科夫斯基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他的父亲已经80高龄,还经历过一次破产。他下面还有几个弟弟妹妹正在上学,家庭需要他。后来,他到莫斯科在尼古拉·鲁宾斯坦的音乐学院里任教。那个时候的音乐学院教授,绝不是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他连上课穿的体面衣服也没有,穿的是维尼亚夫斯基在莫斯科演出时丢下的礼服。由于贫困,他几乎要回去当一个肉类检察官,为弟弟妹妹们挣面包。
柴科夫斯基优美的音乐引起了热爱艺术的冯·梅克夫人的注意。经梅克夫人家的音乐教师小提琴家柯切克从中联络,梅克夫人开始以委托作曲的名义给柴科夫斯基优厚的酬金。后来,经尼古拉·鲁宾斯坦向梅克夫人详细介绍了柴科夫斯基的情况,引起梅克夫人对一个年轻音乐家的扶掖之心,允诺在经济上给予支持。她与柴科夫斯基建立了通信联系,并用这种方式结成了长达14年的友谊;而且,两人同居一城,竟彼此约定互不谋面,这种友谊也堪称世所罕见。
柴科夫斯基故居客厅
1877年,柴科夫斯基在事业、生活、精神三方面发生了危机。音乐学院教授的职务妨碍了他的创作,使他感到厌倦。他草率地与米留科娃结婚,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九个星期,在大吵大闹中结束。他的心理问题愈来愈严重,精神几近崩溃,两次企图自杀。这时的柴科夫斯基几乎要走到人生的尽头了,也就是在这时,梅克夫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替他清偿了债务,并在精神上安慰他,和他谈音乐、谈创作,使他得以恢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音乐创作上。
1878年春天,在瑞士养病的柴科夫斯基回到俄国,先在卡明卡他妹妹的庄园里小住一段儿。5月,应梅克夫人的邀请,住到了布莱罗夫梅克夫人的乡间别墅。梅克夫人这时正携家人住在莫斯科,柴科夫斯基是布莱罗夫别墅里唯一的居民。
布莱罗夫别墅坐落在乌克兰喀尔巴阡山脚下,有12000英亩森林土地,约合72800多中国市亩。这里气候宜人,草木繁盛。柴科夫斯基来这里时正值春天,鸟语花香,万物复苏,可以尽享大自然的抚慰。柴科夫斯基独自住在这里,躲开了许多他在城市里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一些给他心理和精神上带来强烈刺激的事情,有彼得堡和莫斯科的朋友们出面代他处理。在这里,他的身心健康得到很好的恢复,心情非常舒畅。除了休息和每天给梅克夫人写信之外,他完成了三首小提琴曲,编成一集,题名《一处可爱地方的怀念》献给梅克夫人。
这个曲集中的第一首《沉思》,原本是当作《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慢乐章写的。写成后发现与前后两个乐章的音乐风格不相搭配,于是,另写了一个慢板,这一首就标题为《沉思》,成了一首单曲。《沉思》比另两首小品写作时间略早,也许,那时柴科夫斯基还没有从精神逆境中完全摆脱出来,所以,这首曲子更能反映作者内心忧郁愀怆的一面。作者当初写这首曲子又弃而不用,是嫌其过分冗长,过于严肃深沉。然而,作为单曲拿出来,这方面的缺憾并没有因此而减轻,与曲集里另两首小品相比,仍显过于沉重,正因为如此,这首《沉思》的演出频率要远远低于另外两首。
曲集的第二首是《谐谑曲》,谐谑曲是管弦乐里一个乐章的名称,一般是交响曲或弦乐四重奏的第三乐章,也有的用于第二乐章。谐谑曲这个词在17世纪已经出现,它是指活泼轻松愉快的音乐。谐谑曲成为交响乐结构中的固定乐章以后,它的音乐特质也发生了变化,并不一定是轻松愉快的,有时甚至只用来提示演奏速度。作曲家也用谐谑曲这一形式为独奏乐器写音乐小品,柴科夫斯基在这里为小提琴写的就是一首典型的谐谑曲。音乐活泼愉快,情绪极为舒畅,很能表现作者经历过一场精神危机之后,投身于布莱罗夫美好的自然风光里,心情为之一振,豁然开朗。
曲集的第三首是《旋律》,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小提琴曲,在许多演奏家的小品集里都可以找到这首曲子。它也被改编成其他乐器的独奏曲。这首曲子旋律优美,非常抒情,富于浪漫色彩。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有一位享誉世界的芭蕾舞演员芭芙洛娃,最擅长表演芭蕾舞独舞小品。她喜欢从音乐里寻找舞蹈题材。圣桑的《动物狂欢节》里的《天鹅》,就是由她第一次搬上舞台的。芭芙洛娃对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曲《旋律》的浪漫抒情气息很感动,便请人把它改编成管弦乐曲,并编创了芭蕾小品。芭芙洛娃是一位巡游演员,她的演出足迹遍及世界,这首《旋律》也随之传播四海。
《一处可爱地方的怀念》里的三首乐曲情调各不相同,三首曲子依次听下去,可以体验到柴科夫斯基到布莱罗夫庄园前后的情绪变化,布莱罗夫是他命运旅途中的一次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