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loween来袭,听听那些让万圣节“阴气森森”的音乐!

一年一度最疯狂
最“捣”鬼的万圣节
即将来临了!!!
Happy Halloween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蠢蠢欲动啦
可爱的南瓜、恐怖的蜘蛛
这些属于万圣节的东西又要来啦


交响诗《骷髅之舞》又名《死之舞》,作品完成于1874年,1875年在巴黎首次上演,是作者所作的四部交响诗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乐曲是根据法国诗人亨利· 扎里斯的一首奇怪的诗写成。乐曲旋律采用了中世纪末日审判的圣咏《愤怒的日子》的曲调,给人以阴阳怪气的感觉。起初音很弱,逐渐发展到全奏,好像聚集到墓场上的骷髅越来越多,舞跳得越来越热烈。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BWV 565),原为管风琴曲,是巴赫青年时代的代表作之一,后由波兰作曲家斯托考夫斯基改编为管弦乐曲,并由波兰钢琴家、作曲家陶西格改编为钢琴曲。

艺术歌曲《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由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根据歌德同名诗创作于1815年。当时作者只有18岁,这首叙事曲被编为作品第1号。全诗的故事情节:父亲怀抱发高烧的孩子在黑夜的森林里骑着马飞驰,森林中的魔王不断引诱孩子,孩子发出阵阵惊呼,最后终于在父亲怀抱中死去。
《荒山之夜》创作于1867年。毋庸置疑,穆索尔斯基是在长期的酝酿下怀着”激动不已”的心情、“一气呵成”地完成《荒山之夜》的创作。在写给好友的信中,他这样评价《荒山之夜》:”不啰嗦,联系紧凑,没有德国式的处理方法。”
《夜后的咏叹调》又名《复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烧》,是歌剧《魔笛》中的经典名曲。《魔笛》是莫扎特晚期创作的一部集古典歌剧之精华的精品。剧中各个角色的音乐生动优美并富有特色,各异的形象风格巧妙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充满神奇的光彩和圣洁的艺术感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