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诗,音乐进入浪漫时期
交响诗,英文为Symphonic Poem,德文为Symphonische Dichtung,法文为Poéme Symphonique,义大利文为Poema Sinfonia。音乐进入浪漫时期,其发展趋向于两种不同的派别,其中一派仍然依循古典乐派海顿、莫札特,及贝多芬,继续走“纯”音乐的路子,以舒伯特、舒曼、孟德尔颂,及布拉姆斯为主。另一派的人,以诗歌、绘画、文学、风景等素材来描写音乐,在音乐之外加上了标题,成为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早在海顿时期的“军队”、“惊愕”、“母鸡”交响曲,以及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虽然都有标题,可是都只是在音乐之上冠以某种名称,暗示音乐内容而已。
真正完全依照文学诗词的内容来作音乐的,开始于浪漫时期李斯特的交响诗。他以各种诗词为蓝本作的交响诗有“山中传道”(雨果)、“塔索”(拜伦)、“前奏曲”(拉玛亭纳)、“理想”(席勒),以及“哈姆雷特”等等。其后尚有李查史特劳斯的“替尔的恶作剧”、“唐˙吉哥德”、“英雄的一生”、“阿尔卑斯山”,以及“家庭”交响乐。而于此同期,正是欧洲民族音乐鼎盛时期,各国作曲家都以交响诗来描写本国风貌,如史梅塔纳“我的祖国”、西贝留斯“芬兰颂”、鲍罗定“中亚细亚大平原”、雷史碧基“罗马之泉”等等。交响诗并没有一定的形式及乐章,完全依照要描写的主题而作。
所谓“交响诗”(Symphonic poem),是十九世纪最具有原创性的一种大型管弦乐曲,由李斯特于1840-1850年间所创立。 “交响诗”是浪漫时期“标题音乐”的产物。所谓“标题音乐”,乃作曲家透过音乐诉说一个特定的主题,如:大自然、文学、艺术、戏剧甚至哲学等,作曲家为了让大家了解其作品的主题与意内涵,因而为作品冠上一个明确的标题或一段注解来说明。这和古典时期之前的“绝对音乐”(Absolute music)或“纯粹音乐”,以抽象概念创作音乐的理念大不相同。 在形式上,“交响诗”和交响曲同属编制较大的管弦乐作品,但交响诗的乐章结构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其乐章数目从单乐章交响诗到多乐章的“联篇交响诗”都有,而创作的方式亦无特定规则,作曲家可自由采用奏鸣曲式(Sonata form)、轮旋曲(Rondeau)或主题与变奏等来谱写,相当符合浪漫主义自由奔放的精神。 李斯特是古典音乐史上第一位运用“交响诗”这个名词的作曲家,他最着名的交响诗“前奏曲”,创作灵感是来自一位法国诗人拉马丁的诗篇,内容以“死亡”为主题,充满了冥想性与哲学性,认为“人生不过是进入死亡未知世界的前奏曲”,而李斯特也在总谱上写着这样的注解:“我们的生命,就是迈向死亡的前奏曲…。” 除了“前奏曲”,李斯特还留下“匈牙利”、“英雄輓歌”、“索塔”、“奥菲斯”等十二首交响诗,取材的范围相当宽广,包括雨果、席勒和莎士比亚等大文豪的文学作品,另外,也有从名画中获得灵感的作品,如“匈奴之战”就是这样的例子。 由于“交响诗”强调的是音乐和标题之间的关联,加上没有结构形式上的限制,很符合浪漫主义自由奔放的精神,因而成为十九世纪后期,作曲家乐于创作的一种乐曲形式。如俄国作曲家包罗定的“中亚草原”、穆索斯基的“荒山之夜”、法国作曲家圣桑的“骷髅之舞”、德布西的“海”及芬兰作曲家西贝流士的“芬兰颂”等,都是此类作品的代表作。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可说是交响诗发展鼎盛的时期,原本只有单乐章的交响诗,也逐渐发展出两个乐章以上的“联篇交响诗”,其中最着名的,就是捷克作曲家史麦塔纳的交响诗“我的祖国”,全曲共六个乐章,各自有一个明确的标题。如最着名的第二乐章为‘莫尔道河’,描写的是史麦塔纳的故乡捷克一条美丽的河流。 到了浪漫乐派晚期,交响诗的发展在作曲家理察.史特劳斯手中达到颠峰,他先后运用了小说、哲学、风景和人物描写等包罗万象的题材,完成了多部交响诗,乐曲规模的庞大,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如以人物与故事为主的“唐吉诃德”和“唐璜”,谈哲理玄思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描绘景物的“阿尔卑斯山”,以及自传性的“家庭交响曲”和“英雄的生涯”,都是此类作品的经典之作。 其中,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理察.史特劳斯从哲学家尼采的同名叙事诗所获得的灵感,在整部作品中,理察.史特劳斯并不想直接表达尼采的哲学思想,而是想藉由音乐将其中所隐含的诗境描绘出来。而“英雄的生涯”之所以被视为是理察.史特劳斯的“音乐自传”,乃因当中大量引用理察.史特劳斯过去许多作品的主题旋律,因此一般认为他所要描绘的就是自己,也是他心目中理想的英雄形象。 二十世纪以后,浪漫主义被许多新的音乐理念所取代,加上交响诗在理察.史特劳斯的手中已发挥到了极致,因此很少有作家再创作交响诗。不过,交响诗仍是浪漫主义最重要的音乐资产,透过丰富的交响诗作品,我们可以更清楚的认识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