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K 电视愈来愈普及,加上近年 HDR 技术的加持,令电视可以呈现的画质比起 Full HD 年代好上不止一个层次。不过好的硬件都要有适当的调校才可以获得最好的效果,我们这次就找来 AV Life 铜锣湾店的助理店长 Derek Yiu 跟大家分享一下 4K 电视的调校要点,究竟 4K TV 同 FHD 电视校画面的方法是否有不同?HDR 画面又要怎样处理?平时每日都要操作示范几十款不同牌子、型号的电视,经验丰富的 Derek 还会分享一下在店铺怎样选合适的电视,以及在家居如何 5 分钟快靓正地设定好画面。
4K 电视新机多、入手便宜,调校设定差别不算大
究竟现在 4K 电视有多普及?Derek 说现在客人已经多数是选购 4K TV。除了画面好之外,更大的原因是新机选择多,而且价钱跟早几年的全高清机款已经相差不远。“现在新型号除了部分小尺寸仍是 Full HD,中、大尺寸基本上已经是 4K 占大多数,而且入门机价钱都很大众化,所以买 4K 大家会觉得更划算。”不过解析度提升之外,画面调校方面又有没有什么不同?Derek 说如果单是 4K 其实调校方面大部分跟之前差不多,反而是 HDR 会比较难搞。“好多用户买回家都是选择 Standard Mode 就算了,其实这个『标准』画面模式虽然可以应付大部分看电视的需要,不过如果看电影、煲电视剧多的话,自然、电影或者剧院这类模式会更适合。”不过 Derek 也说,对画质有要求的用户,默认模式未必完全满足到,“可以用电影、剧院等模式的设定做参考,再调节出理想的画面。”
4K 电视主要调校项目:
1. 亮度(Brightness)
虽然叫“亮度”,实际上是调校画面黑位,数值太低暗位会黐地、变成一坨坨;数值太高画面黑位就会变灰,对比度很差。调校的时候可以用一些较暗的画面和场景去辅助设定,由低校起,到暗位有足够细节跟层次就刚刚好。
入门用户可以先选择一个默认的影院模式,作为参考然后再调节参数,会比较容易获得理想的画面。
亮度会影响画面的黑位,通常预设是 50 的中间数值,理想的设定大约在 40-60 之间,部分高端机甚至只需要微调一两格、或者 50 已是最佳数值。
亮度太低(左)、适中(中)、太高(右),太低的话黑位会失去细节,太高的话虽然暗位可以看清楚,但画面就会变灰。可以利用一些暗位较多的场面帮助调校。
2. 对比度(Contrast)
用来调节光位,新一代电视基本上默认对比度都蛮足够的了,可以用一些比较光的场景去辅助调校,一直调高到光位开始失去层次,再调回到低层次有出现层次就 OK。(部分机款校高到最高光位都未必会“爆”,这时调节到有适当的亮度就可以。)
对比度可以通过光位、白位较多的画面帮助调校,通常可以去到 80、90 甚至 100 的数值,调校到光位失去细节之前就停,近年的机款常见的对比度数值落在 85-100 之间。
对比度太低(左)、适中(中)、太高(右),对比度太低画面会较平淡、不吸引,太高的话光位的云层可以见到已经开始没有细节了。
3. 背光(Back-light)
电视面板的背光亮度,要视乎大家看电视现场环境有多光,再来调节。如果客厅接近阳台,或者现场光比较光的话,可以将背光相应调高;如果平时用电视可以拉窗帘,调低客厅、房间亮度的话,就可以相应调低背光。亮度看上去舒服,不要太刺眼,也不要太暗看得辛苦就可以。
近年的电视基本上很少有亮度不足的情况,更多是亮度太高,OLED 面板相比起 LED 背光的 LCD 面板通常会暗些少。常见的背光亮度数值由 50-80 不等,变化相对较大,要视乎使用环境的亮度而定。
背光太强的话画面会显得刺眼,尤其最近开始有 HDR 画面,一些背光场景会显得太过光而不舒服。
4. 色温 / 白平衡(White Balance)
设定电视画面的“白色”,通常看电视节目的话,标准/中性/中性偏暖的白平衡设定就适合。而看电影的话,通常暖色调会较适合。每间厂商提供可以选择的设定项目都不相同,不过放一套电影稍为试一试就可以选到。
不同的品牌,色温设定的“名称”都有一些不同,中性或者微暖的色暖较适合看电视节目;看电影的话暖色调校为适合,至于要选到哪一个“程度”就要自己试一下,不同厂有不同的设定。
色温太冷(左)、适中(中)、太暖(右),通常冷色温 / 白平衡会令到影片失去电影感,太暖的色温就会令画面太黄、色彩不鲜明,用户可以在几个暖色温设定里面来回选择,看下哪一个效果最适中。
较高阶的机款其实好多都有十分详尽的白平衡和颜色设定,不过普通用户缺少仪器帮助的话,建议独立调节每个色调,用整体色温选择会较容易有自然的画面。
5. 锐利度(Sharpness)
设定画面有多“锐利”,虽然调高数值貌似画面细节会多了,不过太高反而会影响了画面解析度,一些边位、线条会“起白边”。现阶段 4K 解析度已经好高,Sharpness 只需要稍稍调高效果就已经很好了。
普通电视通常只有一个锐利度选择,较高端机款有时有得独立调整水平和垂直锐利度。如果出现水平的白边,代表水平锐利度过高,反之则是垂直设定过高,可以将数值调低到出现白边之前,就是较为理想的设定。
锐利度过低(左)、适中(中)、太高(右),通常锐利度太低的情况比较少发生,尤其在 4K 电视上面,太高就会出白边。不过要以放 4K 片为准,如果以 4K TV 播全高清的话,都有机型会出现锐利度调到好高依然没有白边出现的情况。
画面增强功能要慎用
新一代电视都有不少画面增强的设定,Derek 就说要慎用:“有时自动背光、自动对比等设定由于会受现场光影响,令画面的效果会来回变化,未必人人适应。动态对比、黑位增强等设定可以试下由『低』设定试起,如果觉得效果太夸张、看着眼睛很累、或者光暗位细节失去了,就建议关闭。”不过都有一些设定,Derek 是建议要用的:“例如『Noise Reduction』降噪功能可以减少噪声,令画面更加通透立体;『Motionflow』等动态补偿功能都可以适当开一点,令画面更流畅。不过开太高会令电影画面变得不自然,这些要留意。”另外,Derek 都提醒大家:“画面比例有时设定做 16:9 都未必足够,如果有得选点对点 / 全像素的话,记得要选择。因为 16:9 都有一些机型会因为 Over Scan 而裁走了周围的一些画面。”
动态对比度、黑位增强、边缘增强等功能,可以用“低”的设定先试一下,看下是否合乎自己口味、或者画面变得太夸张,再决定是否采用。
降低噪声、24p 真实影院模式等功能,Derek 就建议可以开启,对画质有帮助,并且没有“副作用”。
画面动态补偿的功能会影响电影感,看电视节目的话开启都没问题,看电影的话,如果画面比较看,可以尝试手动由低设定校起,通常可以设置到一个画面比较流畅、同时也保持了大部分电影感的平衡位,通常一两格的设定就可以。
HDR 限制较多,较适合微调
至于 HDR 的调校,Derek 都说比较麻烦,“因为 HDR 的效果太强,但现时可以做参考调校的素材不多,标准也都有多少混乱。所以比较好的做法,是先选择一个较为适合的默认 HDR 模式,然后再微调效果,比较常见例如 HDR 的光位太刺眼,可以稍为将对比度调低。较大幅的调整很容易令 HDR 画面变得不自然,所以通常微调就好。”不过 Derek 都提到:“好多电视的 HDR 模式其实大部分设定都『锁死』了,用户可以调校的参数并不多,所以唯有选一个觉得效果最好的 HDR 模式就可以。”
部分机款的 HDR 设定比较少,用户可以选择适合的 HDR 模式(例如 HDR 电影、HDR 影院之类),再作微调。
现阶段 HDR 的播放源仍然较少,UHD Blu-ray 算是最主要的一个,而且画质也最好。Derek 说,配合 OPPO UDP-203、UDP-205 等专业播放器,可以较容易看出画质的细微差别,而且这两款新机的 HDR 设定也较为全面,对 HDR 画面的调校有一定帮助。
去商店选机的时候换个模式测试 尺寸才是考虑重点
至于去商店选电视,怎样才比较容易选到画质心水的机款?“不少朋友都知道,店铺的电视通常会用一个『店铺展示』的画面模式,亮度高、对比大、颜色鲜,务求吸引顾客视线。不过大家日常使用的话,这种画面看一下就会累。所以去店铺看中某个款,想看下画质是不是自己那杯茶,可以叫店员帮忙转下标准、电影、影院之类的画面模式,看一下大概效果。”除了画质之外,Derek 就说价钱、功能、甚至外形都系大家最常见买电视的考虑因素。“例如最近 LG 推出的『墙纸』电视 W7 系列,因为外形够吸引,所以都有不少客人有兴趣。”不过这么多个因素当中,最重要的还是尺寸,“最多客人首先考虑的是电视尺寸,毕竟要放得下、或者足够用,之后再考虑价钱、功能。”
Derek 说通常客人最优先考虑的是电视尺寸,因为香港居住空间有限,买电视难免有取舍。他也推荐 Sonos Playbase 这类 Soundbase 产品,接线简单但声音不错,加上网络听歌功能,听歌、看电视和看电影都能照顾到。
LG OLED 电视的超薄设计同样也省空间,挂墙摆放的话更加可以节省地方。Derek 说最新的 W7 系列“墙纸”OLED 电视的超薄设计加上外置的 Dolby Atmos Soundbar,够有型而且声画效果都好,所以推出以来都不乏用户查询。
转载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作者:,来源: